王佳
摘 ? ?要:我國種子工作在不斷實施的過程中,一直將重點放在引進并進一步推廣新品種方面。我國于2007年開始改革種子體制,盡管如此,仍然面臨著一些較為現實的問題。例如:一些地方的種子管理部門相關經費沒有落實,經常面臨經費短缺的問題,這對于引進及推廣新品種工作非常不利。就引進以及推廣新品種進行了有效的分析,闡述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此項工作提出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新品種;引進;推廣;存在問題;措施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7-0026-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F324.6 ? ? ? 文獻標志碼: A
我國糧食生產之所以實現連年豐收,種子是其中的關鍵所在,具有多方面的積極影響,但最關鍵的是引進并且推廣優良新品種。從當下來看,我國糧食的總產量要想實現穩步、持續增長,必須將新品種的優勢發揮出來,從根本上提升糧食的產量,對此必須有效落實新品種的引進以及推廣工作。
1 ? 新品種引進及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 資金投入不足
以縣級作為示例進行了分析。縣級種子管理站在與種子公司完全分離前,一般都是由種子公司承擔試驗以及引進新品種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經費。但是當種子管理站完全脫離種子公司后,種子管理站作為縣級財政部門撥款的單位,因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存在差異,投入經費的多少有一定區別,甚至有地區根本不重視此項工作。引進新品種的程序十分復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在開展過程中有諸多問題,新品種的引進以及推廣受資金投入不足的影響很大[1]。
1.2 ? 市場導向作用不突出
前期引進以及推廣新品種的過程中過于追求高產,忽略了品種的優質,盡管產量呈現上升的趨勢,但是從效益方面來說卻沒有任何增長,這顯然不能完全適應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
除此之外,盡管市場有一批較為優質的品種,但仍然不能完全適應種植業的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需要。
1.3 ? 基層試驗示范跟不上
當下我國開始不斷完善國家級別的試驗站,以此來審定品種。但是服務于新品種的基層試驗示范顯然跟不上新形勢的發展。當下種子管理部門主要的工作是進行市場管理,地方財政較為困難,對此項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因此試驗所需要的經費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工作不能順利、有效地開展。種子企業注重自身的利益,導致不能有效保障試驗示范的客觀、公正性。為了獲取利益和夸大宣傳,不法分子欺騙農民,存在很大的隱患,這主要是因為基層試驗示范工作存在問題[2]。
1.4 ? 良種良法脫節
在推廣新品種的過程中,最嚴重的問題是良種良法脫節。種子部門在推廣時未完全遵循相應的程序,而在新品種推廣后也無法提供種植相關的配套技術。農民在種植以及管理時仍然沿襲以往種子種植和管理相關的技術等,直接影響了新品種優良性狀的發揮,也對新品種的進一步推廣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1.5 ? 推廣方式落后
推廣新產品的方式有多種,在進一步歸納后主要的類型如下:一是政府號召式,這一方式主要是政府部門為了提升品種的產量、品質及確保農民實現增產增收,對當地的農民發起號召進行新品種的統一種植。但是從實際來說,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無法保證種植結果。
二是自由散打式,這一方式主要是種子企業以及經營戶為了確保自身目的實現,對推廣的品種進行盲目選擇,并且有部分企業對具備知識產權的新品種花費大量的資金進行購買,選擇自身所“信任”的企業達成合作,封鎖其他企業,這樣的情況會導致新品種推廣受限制。
1.6 ? 亂引亂推的情況嚴重
我國《種子法》中明確規定,只有通過了國家或者是省級對于種子的審定之后才能推廣并且進一步應用農作物品種,如果未通過審定則不得進行宣傳、經營以及推廣。
除此之外,各個地方的種子部門也有相關的規定,在引進已審定新品種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試驗、示范等,表現優異才能進行示范和后續的推廣工作。但是從實際來看,由于利益驅使,一些不法企業將一些未通過審定也未進行試驗的新品種引進,甚至使用外省已經淘汰的品種,這些都是存在的問題[3]。
2 ? 新品種引進及推廣的相關措施
2007年我國在改革種子體制后,種子管理部門負責引進并且推廣新品種。由此可見,種子管理部門在新品種的推廣以及引進方面起主導作用。這項工作是種子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也是其應盡的義務。種子管理部門應當將引進和推廣的品種放在優勢明顯以及具備實力和潛力的品種上。如何有效引進和推廣,以下進行一一闡述。
2.1 ? 多渠道籌集經費,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
在當前所需經費無法保障的情況下,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首先,各級種子管理部門應當對新品種引進的重要程度進行宣傳,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獲得地方財政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其次,要爭取項目。近些年,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愈發重視糧食的生產并開始追加經費,種子管理部門應盡可能爭取一些項目,以項目推動經費的籌集。
同時要和經營戶之間構建合作機制,讓經營戶出資,管理站辦事,將種子管理站多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2.2 ? 因地制宜,準確掌握新品種引進方向
新品種的引進及篩選工作能否達到理想的效果,直接影響著新品種的推廣及引進的進度。從發展前景來看,品種優質、適應范圍廣的品種更受市場的歡迎,而此項工作的有效落實必須遵循以下幾點。
首先,必須對市場的需求有所了解,以此來制定引種目標。
其次,在引進新品種的過程中要以當地產業的實際需求作為基礎,結合當地氣候、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
再次,要不斷加深和科研單位及高等院校之間的交流,與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深入掌握品種信息、種源,以此進行目標品種的篩選,對引進的地點及單位進行最終的確定[4]。
2.3 ? 科學規劃,做好新品種的試驗示范
盡管新引進的品種已參加了區試,有關部門也通過了對其的審定,但是由于區域試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充分顯示品種的各方面性狀。這時對于新品種的認識就必須組織一定的試驗示范,各級種子管理部門要結合當地的特點以及品種特征特性進行新品種的選擇,并且比較試驗示范。
2.4 ? 良種良法配套,挖掘增產潛力
近些年來業界人士達成共識,將優良品種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實現大幅度的生產。如果僅依靠種子本身自然是達不到的,在推廣時必須配合良種良法。無數的生產和實踐也進一步表明,良種增產潛力的有效發揮得益于配套的良法。對此種子管理部門在試驗示范新品種時要結合當地的各方面條件,對新品種的增產潛力進行充分挖掘。
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建立試驗示范點,將試驗示范集成效應發揮到最大,這樣做還有利于新品種增產潛力的挖掘,真正實現良種良法的配套,為新品種的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5-7]。
2.5 ? 強化品種展示,擴大推廣效應
針對試驗示范過程中表現優異的品種可以建立展示田,在種子的生產期內讓種植大戶、種子企業等進行觀摩,更為直觀地展示品種的特征特性、抗病性和產量,而通過觀摩,有利于品種推廣并使農戶堅定新品種種植的信心及決心。讓觀摩人員對周邊的農民進行引導,這樣做的優勢是農民在選擇優良品種時會更加便捷,有利于新品種的進一步推廣。種子管理部門應當加快建設縣鄉展示田的步伐,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這樣宣傳效果會不斷增強。此外,應加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新品種引進進行大范圍的推廣,對優質品種進行展示,農民在了解新品種的優勢后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選擇。
3 ? 結束語
針對我國目前新品種的實際狀況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充分研究了新品種在推廣以及引進方面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舉措,從根本上說,有效提升糧食產量必須貫徹落實新品種的引進工作,只有這樣,新品種的各種優質特征才能真正被人們熟知、選擇,糧食的產量才能不斷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 1 ] 趙玉娟.淺談種子管理部門對新品種引進和推廣工作開展策略[J].農家參謀,2020(17):43.
[ 2 ] 安俊青,趙慶紅.對開展新品種引進和推廣工作的策略探討[J].種子科技,2019,37(3):38.
[ 3 ] 王朝春.種子管理部門對新品種引進和推廣工作開展策略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6(4):85.
[ 4 ] 秦穎.淺談種子管理部門如何搞好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工作[J].種子科技,2013,31(8):64-66.
[ 5 ] 林茂年.淺談種子管理部門對新品種引進和推廣工作開展策略[J].農家參謀,2021(2):94-95.
[ 6 ] 陳軍勝,徐全明.農作物品種引進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種子世界,2010(6):2.
[ 7 ] 蔡家軍.淺談種子管理部門在新品種引進推廣中的作用和地位[J].農家之友,2010(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