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也帶動了文化及教育的進步,如今,人們對于教育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其中語文教學也受到了廣泛關注。語文學習是學生開始表達、理解的敲門磚,而目前很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面臨著諸多問題,如讀不懂文章、理解不了文章的內容等,這也是如今語文教學面臨的一大挑戰。本文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主要闡述科學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的融合策略,以期為初中語文教學發展助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信息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5-0113-02
Chinese Information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based on Core Accomplishment
(Muhuqiao Middle School, Zhang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QU Weihong
【Abstract】The ever-chan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rought a lot of convenience to our lives, and also promoted the progress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Nowadays,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ducation, and Chinese teaching has also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Chinese learning is a stepping stone for students to express and understand. At present, many students are facing many problems in Chinese learning, such as not being able to read articles, not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 of articles, etc. This is also a major challenge facing Chinese teaching toda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re literacy,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s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information teaching, with a view to assi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formation teaching
閱讀理解是語文中的重中之重,學生只有在學習閱讀之后才能夠流暢表達,提高寫作技巧。教師在初中語文教育中引入信息化技術,可以使教學的內容更加直觀,方便學生掌握知識點。信息技術中包含很多有趣的東西,可以是動畫、視頻,這些東西都可以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在目前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學生缺乏合理的閱讀方法,逐漸排斥閱讀,理解不了文章,不會回答問題,語文成績也因此一落千丈。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應用而得以改善,信息技術將有效促進語文教學的常態化發展。
一、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術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專注性
如今,語文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對于學生學習能力,語言表達組織能力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若教師在課件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東西,學生也會對新知識愈發感興趣,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語文學習中,最終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和語文成績。如:在教學《陳太期與友期行》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導入一段古文對話的視頻,通過視頻的形式介紹作者,幫助學生了解古文中的一些小知識,這樣課堂也會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學習興趣也會相繼提高,減少對文言文的排斥情緒。
(二)活躍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初中語文知識相對比較枯燥乏味,教學氛圍較沉悶,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難免會感到困乏,沒有聽課的興趣。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煩悶的氣氛活躍起來,促使學生專注課堂學習,直觀地了解知識點,透徹地分析和理解人物形象。在此情景中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課堂教學效果也比較顯著。
綜合分析,信息技術是比較新穎的事物,包含視頻、圖片和動畫,這些事物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信息技術對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利用一切信息技術資源來提升自身教學質量。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課前進行導入,活躍課堂氛圍
課本中的課文都來源于生活,但在教學中,教育工作者都習慣于將課文與生活分割開來,導致學生聯想理解能力越來越差,也無法和作者感同身受。教師在講課文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入可以根據課文內容來設置,以圖片、音樂以及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
(二)平時多利用信息技術展開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學生大多喜歡有趣熱鬧的氛圍,這種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在每一個階段也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術將閱讀和作文相互融合
閱讀和作文是一體的,我們學的每一篇課文都是一篇優秀的作文,里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寫作方法。教師在講課文的時候,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展示其中的寫作技巧,向學生傳授高效的寫作方法,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也有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例如在講到朱自清的《春》時,教師可以通過課文中的選段引出寫作方法,引導學生在寫景物的時候多動用自己的感官,去聽、去聞、去摸。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關于景物的視頻,盡量準備多一些細微的動圖。首先引導學生通過朱自清的角度去觀察,感受他筆下事物活靈活現的樣子和狀態。其實出示我們生活中的視頻和圖片,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描述,也可以運用從文中學到的好詞好句,把學過的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信息技術在作文中的應用打破了以往死板的教學方法,使作文教學變得有趣,真正與生活有效結合,增加學生對生活的感知能力。教師可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將在課文中學到的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把所有感知到的東西都通過筆生動地展現出來。綜上,通過信息技術將課文和作文進行融合,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并將學到的知識點進行應用。
(四)通過信息技術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進行融合
知識在于應用,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將從課文中學到的東西應用到課外閱讀中。在如今的考試試題中,課外閱讀的占比量愈來愈大,教育者也應當注重教學的拓展性,將課內課外進行融合。信息技術的出現方便了教師也方便了學生,教師可以便捷地將兩篇文章進行對比整合,從而讓學生更透徹地理解文章的思路。例如在講到八年級課文《藤野先生》時,教師可先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藤野先生的圖片,以及魯迅當時的社會背景,透過視頻、圖片,加深學生對于舊社會大環境的了解。接著引導學生了解藤野先生,讓他們從文中找出關于藤野先生的幾件事情并將其概括,劃出刻畫藤野先生人物描寫的句子。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大屏幕上投影課外閱讀《老人翁》的片段,由于這篇文章的思路與《藤野先生》有相似點,教師可以將兩者放在一起,幫助學生了解作者寫文章時的社會背景,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作者的寫作技巧,更好地理解作者是如何刻畫人物形象的。教師在引入課外內容時也可以適當出示圖片,讓學生找文章中的重點句子,理解文章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課內外閱讀的融合,學生對于知識點理解將變得更加清晰,也具備了舉一反三的能力。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的出現給教學帶來了很多便捷,也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今社會浪潮中,語文教育越來越重要,對于學生思辨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目前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教師在教學中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導致學生逐漸對閱讀產生畏難情緒。因此,語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正確、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朱亞麗.信息技術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
[2]曹麗鵬.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入信息技術[J].北方文學,2016(08).
[3]王妃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12(32).
作者簡介:曲維紅(1983.02-),男,漢族,甘肅漳縣人,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