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勛祥

彭真(1902—1997)是新中國民主和法制建設的奠基人之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為消除“文革”中“砸爛公、檢、法”所造成的嚴重惡果,恢復、健全、加強政法工作和政法隊伍,殫精竭慮,以法治筑起保護人權的銅墻鐵壁。鮮為人知的是,彭真的人權保護理念誕生于國民黨監獄。
1929年五、六月,彭真等一大批共產黨人因叛徒出賣被捕入獄。1930年春,國民黨河北省高等法院判處彭真9年有期徒刑。作為政治犯,彭真在獄中受盡了迫害。
1930年春夏之交,彭真服刑的第三監獄相繼發生幾件惡劣事件:政治犯程秉義、魏振華患病后因獄方不肯醫治致死,左鎮南被獄方安排在牢房當“鋪頭”的刑事犯折磨致死。針對這些罪惡事實,彭真提出開展“反迫害要人權”斗爭。
經上級批準,6月,他代表獄中黨支部向監獄當局書面提出8項要求:根本改善伙食;開放監房門及號筒門;“政治犯”不戴腳鐐;增加接見次數;改良病人生活待遇;延長運動時間;閱報自由;發給貧困病人衣被鞋襪及日常必需品。然而這些要求卻遭獄方無端拒絕。
幾度交涉無果后,1930年7月2日, 彭真領導第三監獄的120余名政治犯高呼“爭取生存的權利”“改善生活待遇”“反對虐待和壓迫”“我們沒有罪,有生活的權利”等口號,開始絕食斗爭。
監獄當局為了控制局勢,當天下午即把彭真及20多名策劃者轉押至天津陸軍監獄,但彭真等人仍以絕食聲援第三監獄獄友。很快,在中共順直省委(中共中央在北方建立的第一個省級機構)的秘密協助下,《大公報》《庸報》《益世報》等紛紛刊出第三監獄政治犯絕食的消息。一些新聞單位、社會名流、學生團體先后到獄中采訪、探視、慰問,對獄方形成了巨大的輿論壓力。絕食第5天,獄方被迫答應所有要求。
但新任第三監獄典獄長馬裕德上任后,卻報復性地取消了已開始實施的各項待遇。第三監獄黨支部經研究決定,于9月17日再次發起絕食斗爭。彭真因前一次絕食后身體虛弱,患上了肺結核和痢疾,但他還是咬牙堅持絕食。9月20日,斗爭獲得勝利,但彭真病情惡化,還曾寫下遺囑。中共順直省委得知后,及時派人秘密給彭真送來了魚肝油,并與獄方交涉為他治療,彭真的身體才逐漸得以康復。1931年1月,彭真的刑期被減為6年。2月至5月,他從陸軍監獄被送回第三監獄,不久又被押往河北省第二監獄。
1932年4月2日,在中共北平地下黨組織的安排下,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等進步學生團體到第二監獄參觀,彭真當眾發表演講,揭露獄方對“政治犯”的迫害事實,并提出5項要求:改善伙食,吃大米、白面;給“政治犯”下掉腳鐐;要求看書學習的自由;冬季一個監室生一個火爐;有買東西的自由。
但這個演講惹怒了監獄當局,彭真被強行拖回牢房加鎖看押。面對獄方的蠻橫和強權,彭真帶領第二監獄“政治犯”開始絕食(其間只喝水),鄭重宣布:“不獲勝利,決不復食!”這是彭真在獄中第3次絕食。
絕食第10天,獄方同意了改善“政治犯”伙食的要求,但不久卻無端變卦。4月21日,彭真領導獄友開始新一輪絕食斗爭。這次絕食持續21天,異常艱苦、漫長。第15天時,部分難友因難以支撐被迫恢復飲食。而在這場意志力的較量中,堅持絕食的彭真等6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因堅持不吃東西,他們被獄方抬到一間牢房內撬開牙齒強行灌食,但這并沒有使他們屈服。5月12日,獄方答應了“政治犯”提出的全部條件,絕食斗爭終獲勝利。
1929年7月,彭真又被轉回第三監獄。為更好地維護自己的人權,彭真提議大家要學習法律。在國民黨監獄里,可以看國民黨的《六法全書》,他便徹底研究了《六法全書》,運用民國的法律開展捍衛人權斗爭。他還設法找到國民黨當局制定的《反革命治罪暫行條例》《中華民國刑法》《防止共產黨辦法》等法律條例,研究其內容,幫助文化程度低的政治犯寫申辯書。彭真組織政治犯在法院候審和庭審時,還利用有記者旁聽的機會,揭露敵人濫用肉刑、監獄條件惡劣等諸多事實,爭取社會聲援和支持。經過斗爭,1930年春,第三監獄21名政治犯中有11人以“輕微罪”被判11個月監禁,包括盧福坦、王奇岳、詹大權3位中共順直省委領導,以及司呈祥、左振玉等天津黨組織的領導。而彭真自己,則于1935年刑滿出獄。
(責任編輯: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