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棟

曾思玉(1911—2012),原名曾世裕,江西信豐縣人,是一位功勛卓著的老將軍。1927年參加革命,經歷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他的前半生幾乎是在人不解甲、馬不卸鞍的戰場上度過的。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先后擔任過武漢軍區司令員、濟南軍區司令員等職。老將軍身經百戰,在長征途中曾冒著生命危險為毛澤東送過十萬火急的“雞毛信”。
1935年9月11日上午,毛澤東、周恩來及王稼祥、張聞天、博古、聶榮臻、葉劍英等領導騎著馬來到紅一軍團紅二師的駐地,師長陳光、政委蕭華出來迎接,眾人進屋后緊急召開了會議。對毛澤東的突然到來和召開緊急秘密會議,紅二師機關人員猜想可能有重要任務或重大行動。
會議剛結束,師長陳光和政委蕭華立即把時任紅二師司令部通信主任的曾思玉叫到另一個房間,陳光神情嚴肅地說:“曾主任,這是毛主席的一封親筆信,命你火速交給紅四方面軍徐向前總指揮,這是一個十萬火急的任務,必須堅決完成。你帶六團一營和師部備用電臺,用最快的速度趕到昨天咱們師路過的那個岔路口,徐總指揮今天下午必經此地,路上可能遭遇各種突發或危險情況,要果斷和靈活處理,務必把毛主席的親筆信當面交給徐總指揮?!?/p>
隨后,陳光和蕭華又領著曾思玉來到毛澤東等紅一軍團首長的面前,向毛澤東介紹說:“這是我們師司令部通信主任曾思玉,由他來執行給您送信的任務。”曾思玉趕緊向毛主席敬禮。毛澤東見曾思玉面熟,想了想說:“哦,你不是今年4月給我挑選擔架隊員的曾主任嗎?主任出馬,一個頂倆?!泵珴蓶|用手指著地圖向曾思玉交代說:“徐總指揮從東面來,一定會經過這個岔路口向毛兒蓋方向去,你要爭取時間,搶先趕到路口等候?!?/p>
曾思玉聽完后滿懷信心地說:“請主席放心,堅決完成任務!”
曾思玉領受任務后,立即帶著六團一營官兵和一部電臺,火速啟程。雖然不知道信的內容,但他意識到毛澤東寫的這封信一定非同小可,是一封十萬火急的“雞毛信”,“要不然還要動用一個營的兵力護送?還要我帶一部電臺?”在長征中,電臺是何等稀少珍貴的通信工具,曾思玉越想越感到責任重大。
當時在長征途中,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自1935年6月在懋功地區會師后,形勢發展很好,可是張國燾依仗紅四方面軍人多勢眾,對毛澤東率領的缺衣少槍的紅一方面軍很是瞧不起,大耍軍閥主義,不愿北上,不聽從黨中央的指揮,妄圖分裂紅軍另立中央,后經黨中央多次勸說和批評,張國燾才被迫同意北上。8月末,中央到達松潘草地的巴西和阿壩地區時,等待左路軍按原定計劃前來會合,可是張國燾不僅不來,反而于9月9日背著中央拍電報命令陳昌浩率右路軍南下,妄圖分裂和謀害黨中央。
這份電報發到了時在班佑寨的右路軍司令部,本來這份電報由陳昌浩本人收閱,因他主持一個會議正在講話,電報送交給了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葉劍英,葉劍英看完電報后十分震驚,立即將電報送給了毛澤東。面對突如其來的緊急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博古等立即召開會議磋商,為貫徹紅軍北上方針,避免紅軍內部可能發生的沖突,決定連夜率紅一方面軍一、三軍團和中央縱隊從巴西出發,脫離危險境地。
先行北上一天多后,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來到紅二師駐地緊急開會研究,決定由毛澤東寫一封信交給徐向前,避免紅軍相互戕害的悲劇發生,并揭露張國燾分裂紅軍另立中央的陰謀。于是,這才有了曾思玉給徐向前送“雞毛信”這一幕。
經過強行軍,下午2時左右,曾思玉和六團一營趕到了岔路口,立即進行東西道路的偵察。判斷徐向前總指揮尚未經過此地,曾思玉心情振奮,對完成送信任務有了把握。他與營長和教導員部署警戒,派出了觀察哨,規定了聯絡暗號。下午4時許,觀察哨用旗語報告,東面有大隊紅軍騎兵前來,曾思玉判斷是徐向前總指揮的馬隊,他站在高處高喊:“同志們停下,停下,徐總指揮來了嗎?”馬隊停下后,他又問:“哪位是徐總指揮?”這時,一位挎著駁殼槍的紅軍戰士跳下馬問:“同志你有什么事?”
曾思玉說:“我給徐總指揮送來一封信。”
這位戰士往后一指:“那位騎著棗紅馬的就是徐總指揮。”
曾思玉跑上前向徐總指揮敬禮,并急忙把信送上。徐向前接過信,看到信封是毛主席親筆所寫后迅速拆開,看著看著臉上嚴肅起來,氣憤地說:“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
等徐向前看完信后,曾思玉請示說:“報告總指揮,有回信嗎?”
“沒有回信,我寫個收條帶回去?!毙煜蚯罢f完又問曾思玉,“你做什么工作?”曾思玉回答:“我是紅二師司令部的通信主任。”曾思玉接過簽字的收條,立即帶領全營火速返回。由于曾思玉順利完成了送交“雞毛信”的任務,徐向前在歷史緊要關頭果斷采取措施,才使張國燾的陰謀未能得逞。
曾思玉回到師部后,將徐向前的簽字收條交給了陳光,并匯報了送“雞毛信”的經過。蕭華政委說:“你走后我們一直惦記著你,剛才還談到能否把毛主席的信交給徐總指揮,聽了你的匯報,我和師長放心了。在危急時刻,你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了一項光榮和重要的使命?!?/p>
(責任編輯: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