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環境規制、地方財政壓力與企業實際稅負?

2021-06-20 10:35:54陶東杰
經濟科學 2021年3期
關鍵詞:環境企業

陶東杰 李 成

(湖北經濟學院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 湖北武漢 430205)

一、引 言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經濟經歷了持續的高速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以高污染、高能耗為典型特征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使生態環境付出了沉痛的代價。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十九大報告明確將污染防治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一。環境規制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路徑,能夠有效改善環境質量(Davis,2008;Auffhammer 和Kellogg,2011)、提升居民健康水平(Tanaka,2015;Greenstone 和Hanna,2014),以及倒逼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Porter 和Claas,1995;張成等,2011)。但是,環境規制帶來的成本也不容忽視,比如政府實施環境規制政策會導致環境污染的跨地區轉移從而形成“污染天堂”(Cai 等,2016;沈坤榮等,2017),短期內會抑制地區經濟增長(Gray,1987;祁毓等,2016)。

環境規制可能會對政府行為尤其是財政收支行為產生深刻影響,但鮮有文獻關注。在多層級政府背景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環境規制過程中的角色是不同的。在中國,提升環境規制力度的政策多來自中央政府,而在激烈的地區競爭之下,地方政府主動加強環境規制的動力不足,反而常常以放松環境規制作為吸引投資和拉動經濟增長的手段(盧洪友等,2019)。對于地方政府而言,來自中央政府的外生環境規制力度提升會對地方的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造成一定的沖擊。原因在于,更強的環境規制標準會造成部分不合規企業的消失或遷移以及潛在的投資流失,還會造成在位企業的成本上升、產出和盈利減少。更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為了應對財政壓力,會調整其財政收入和支出行為(Chen,2017;席鵬輝和黃曉紅,2020)。在我國的制度背景下,加強環境規制是否會影響地方政府稅收努力? 本文構建了一個政府—企業兩部門博弈模型,并基于我國低碳城市試點的準自然試驗,利用全國稅收調查數據,考察了環境規制力度提升對地方政府稅收努力的影響。研究發現,低碳城市試點對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的負向沖擊顯著加大了地方財政壓力,地方政府因此提高了稅收努力,平均而言,使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上升了0.5 個百分點。這一效應主要發生在環境治理壓力更大的地區和中西部地區。

本文的邊際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第一,本文從理論和經驗上證實了環境規制對地方政府稅收努力以及企業實際稅負的影響,為環境規制微觀經濟效應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本文相似的最新文獻利用20 世紀的“兩控區”政策研究了環境規制下地方政府收支行為的反應,但沒有提供微觀企業層面的證據(Ye 和Lin,2020)。第二,已有文獻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地方財政壓力的外生沖擊,研究財政壓力對地方政府稅收努力的影響,其中包括取消農業稅(陳曉光,2016;Chen,2017)、經濟周期(李明等,2016)、稅收任務和計劃(田彬彬等,2020)、自然災害(劉思義等,2018)等,本文則以環境規制所造成的異質性財政壓力為理論出發點,為地區間稅收努力差異以及稅負不平等提供了新的經驗證據。第三,低碳城市試點是我國自2010 年起推出的一項與生態文明、人民福祉密切相關的重要環保改革,已有文獻發現它對空氣污染治理效果(宋弘等,2019)、碳排放強度(張華,2020)、產業結構升級(逯進等,2020)和技術進步(逯進和王曉飛,2019)有積極影響。而本文關注于低碳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環境規制可能帶來的成本,包括稅負不平等以及可能衍生的經濟結構扭曲,拓展了低碳城市的政策評價視野。

二、制度背景與理論分析

(一)低碳城市試點

低碳城市建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也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大機遇。2010 年“兩會”期間,我國政府將低碳發展道路確定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具有中國特色的低碳發展道路被列入“十二五”規劃。2010 年7月19 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啟動了第一批低碳城市試點省市,包括廣東、遼寧、湖北、陜西、云南5 個省份和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等8 個城市(共包含82 個城市)。2012 年11 月26 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開展第二批國家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在北京、上海、海南3 個省(直轄市)和石家莊等26 個城市開展第二批國家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2017 年1 月7 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開展第三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在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等45 個城市(區、縣)開展第三批低碳城市試點。

低碳城市建設的核心內容是通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能源結構優化以及發展低碳金融、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途徑,實現降低能源強度、發展低碳產業、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的目標。由于節能減排與低碳經濟活動存在市場失靈,為了實現低碳城市建設目標,政府通常采用多種政策工具組合進行干預,包括強制性和誘致性政策。一方面,政府通過直接加強環境規制力度,對影響生態環境的項目和企業進行強制性的干預和約束;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引導企業增加環保投資,或者直接加大環境治理的財政投入力度。不論采用哪種類型的政策工具,落實低碳城市建設短期內必然會對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造成一定的沖擊(盧洪友,2014)。

從組織層面來看,低碳城市試點設立了強有力的組織激勵機制,能夠有效保障政策落實。低碳城市試點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由地方政府“一把手”作為責任人。試點城市的地方政府根據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碳排放目標和低碳工作實施方案,但具體的方案落地過程,通常是將碳排放目標層層分解到各轄區及其所轄的重點企業。試點城市的地方政府必須將工作實施方案上報國家發改委。在政策執行實行過程中,國家發改委與省發改委建立聯系機制,定期監督試點城市地方政府的計劃實行情況。地方政府“一把手”負責制加“自上而下”的監管機制,能夠保障試點地區減排目標的達成,也使地方政府傾向于采取能夠快速成效的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直接加強環境規制力度,增加環境治理財政投入。

(二)理論分析

在“財權上移、事權下移”的財政體制背景下,地方政府始終面臨較大的財政壓力,地方政府間競爭和預算軟約束導致的支出擴張行為進一步加劇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剛性和收支缺口(李永友和張帆,2019)。中國式分權體制使得地方政府有充足的激勵優先推動經濟增長,對于環境保護則在一定程度上選擇忽視,甚至犧牲環境質量換取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彭飛和董穎(2019)發現,取消農業稅之后,地方財政壓力顯著上升,導致地方政府為吸引投資而降低環境規制標準,最終惡化了空氣質量。席鵬輝等(2017)利用省級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實踐,發現省以下稅收分成比例向上調整后,財政壓力增加使地方政府通過放松環境規制吸引了較多的污染密集型工業企業,顯著地提高了工業污染水平。盧洪友等(2019)使用城市層面數據研究發現,“營改增”改革引起了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加劇,伴隨著工業活動增加、國有建設用地出讓面積擴張、工業用地價格下降以及環境規制強度下降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地區的環境污染水平顯著提高。

地方政府策略性地放松環境規制力度以換取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這種機會主義行為的一個嚴重后果是,當中央政府提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時,地方政府將面臨增強環境規制力度的外生沖擊。地方政府越是依賴于以犧牲環境換增長,那么外生的環境規制力度增強對其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造成的沖擊越大。進一步,地方政府應對財政沖擊是否會提高稅收努力,則取決于地方政府所面臨的財政收支約束是否剛性。如果地方政府決定實施一定程度的稅收努力,企業就會基于政府的稅收努力做出相應的最優投資決策,而政府在決策應實施多大程度的稅收努力時,也會考慮到企業投資決策的稅收反應。為了實現稅收收入最大化,地方政府會根據企業的投資決策做出一個最優的稅收努力決策。地方政府稅收努力決策與企業投資決策之間的互動可視為斯塔克伯格博弈(Stackelberg Game)(Chamley,1986)。

假設企業生產函數為:Y=AKαL1-α,其中,K和L分別表示企業投入的資本與勞動數量。企業的生產活動會產生危害環境的廢棄物,按照政府環保部門的環境規制要求,企業要么將這些廢棄物進行無公害處理以達到排放標準,要么使用更清潔的生產工藝來減少廢棄物排放。假設企業每單位產量所產生的廢棄物通過治理而達到零排放標準的成本為a,并將政府環保部門制定的環境規制標準表示為η,0≤η≤1,η越大,意味著環境規制力度越高。因此,根據環境規制標準,企業的廢棄物治理成本可以表示為CE=ηaY。假設政府對企業的產出Y征稅,名義稅率為t,將稅收征管部門的稅收努力程度表示為θ。因此,企業的應納稅額可以表示為T=θtY。將企業生產的產品價格標準化為1,并將勞動的工資率表示為w,資本的利率表示為r,那么企業的稅后利潤可以表示為:

為了實現稅后利潤最大化,根據政府的稅收努力程度,企業最優的投資決策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根據企業最優的投資決策條件,推導得到企業投資關于政府稅收努力的反應函數:

式(3)顯示,?K/?θ<0,即政府的稅收努力程度越高,企業的投資水平就會越低。另外,?K/?η<0,說明環境規制標準越嚴格,企業的投資水平也會越低。

假設地方政府的目標是稅收收入的最大化。地方政府意識到企業的投資水平取決于其稅收努力程度,為了稅收收入的最大化,地方政府會選擇一個最優的稅收努力程度。然而,地方政府為了籌集一定的稅收收入以滿足財政支出,其最優稅收努力就存在一個最低水平。將這一最低征稅努力程度記為θ0,地方政府的目標函數可以表示為:

將企業投資關于政府稅收努力程度的反應函數式(3)代入企業生產函數,繼而代入式(4),并根據求解不等式約束最優化問題的Kuhn-Tucker 定理,將地方政府稅收收入最大化問題的拉格朗日函數寫為:

其中拉格朗日乘子λ為非負實數。對于這一不等式約束的最優化問題,根據Kuhn-Tucker 定理,λ的不同取值取決于地方政府的最優稅收努力是否受到財政壓力的約束。如果λ=0,那么θ>θ0,這意味著政府的最優稅收努力選擇不受財政壓力的約束,因而可以自由地做出最優稅收努力選擇。據此可以求解出最優稅收努力θ?的表達式:

式(6)顯示,政府的最優稅收努力θ?受環境規制標準η的影響。對政府的最優稅收努力θ?進行比較靜態分析發現,?θ?/?η<0,這意味著如果提高環境規制標準,那么政府的最優稅收努力就會有所下降。這是因為,環境規制標準的提高增加了企業的環境治理成本,從而降低了資本收益率,使得企業減少投資。企業投資的下降將引發稅源衰退,為了鼓勵企業投資,地方政府會相應地降低稅收努力程度。

如果λ>0,那么θ?=θ0,這意味著地方政府的最優稅收努力會受到財政壓力的約束。地方政府不得不選擇一個最低水平的稅收努力θ0以確保政府能夠獲得某一既定的稅收收入。模型將這一既定的稅收收入記為δ。結合企業投資關于政府稅收努力程度的反應函數式(3),可以得到:

盡管難以從式(7)求解出最低稅收努力θ0的顯式解,但是對式(7)采用隱函數求導法可以得到:

分析式(8)發現,面對財政壓力約束,地方政府的最低稅收努力θ0受環境規制標準η的影響。如果因最低稅收努力θ0比較低而導致實際稅率θ0t比較低,那么?θ0/?η>0,這意味著,如果地方政府面臨財政壓力約束,隨著環境規制標準的提高,政府不僅無法降低稅收努力水平以鼓勵企業投資,相反,還會提高稅收努力程度。基于我國的制度背景特征,地方政府通常面臨較大的財政壓力,因此,結合理論模型,我們可以提出一個有待檢驗的理論假說:低碳城市試點帶來的環境規制力度提升會導致地方政府加強稅收努力。

三、實證研究設計

(一)數據說明

企業層面的微觀數據來源于2008—2015 年全國稅收調查數據10%的隨機再抽樣。相比于其他微觀數據,全國稅收調查數據具有以下優點。第一,由于數據集是由國稅總局和財政部聯合收集的,所獲取的企業稅收、財務以及業績等基本信息非常詳盡且準確度高,尤其是其中的稅收信息,基本涵蓋了企業在生產運營中所涉及的所有稅種。第二,該數量集的樣本容量大,覆蓋面廣,不僅包括了規模以上的大型企業,還覆蓋了大量中小型企業和初創企業,能夠反映政策效應在不同規模和年齡的企業之間存在的異質性。該數據集的行業覆蓋了制造業、農業、采礦業、建筑業以及服務業,比目前主流的微觀企業數據集更加全面。另外,該數據集年份跨度較長,能夠評估不同階段政策的效應。

我們對原始數據做了以下清理工作:第一,我們統一了2011 年之前和之后的行業分類代碼,將2011 年之后的新行業分類代碼轉換為上一年的代碼;第二,將那些零雇員、負資產、負固定資產和負產出的企業作為異常值剔除;第三,剔除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和控制變量缺損或異常的觀測值;第四,我們對回歸中包含的變量在前后各1%的水平上進行了Winsor 處理,減少可能由誤報的離群值造成的影響;第五,我們從稅調數據的納稅人識別號的前4 位提取了企業所在地級市的編碼,并統一修訂為2016 年民政部公布的標準編碼,確保與地級市層面數據的準確匹配。此外,本文使用的地級市層面面板數據集來源于EPS 數據庫。為了排除特殊觀測的干擾,本文剔除了四個直轄市和西藏自治區的觀測值。

(二)計量模型與變量

本文構造如式(9)所示的企業層面面板數據雙向固定效應模型來研究低碳城市試點對企業實際稅負的影響。

其中,i表示企業,c表示企業所在的地級市,t表示觀測年份。ETR表示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按照文獻的一般做法,我們采用企業實際繳納所得稅額與營業利潤的比值來衡量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DTCS是虛擬變量,如果i企業所在地級市c在t年份已經成為低碳城市試點城市①第一批低碳城市試點開始時間是2010 年7 月,我們將2010 年定義為政策起始年;第二批低碳城市試點開始時間是2012 年11 月,我們將2013 年定義為第二批的政策起始年份。,則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連續型雙重差分法里的DTCS等同于基礎雙重差分法中的政策處理變量與處理前后變量的交互項。

X是控制變量集合,包括企業層面和地級市層面的控制變量。其中,企業層面的控制變量包括了企業規模、盈利指標、資產負債比、資產存貨比等文獻中認為影響企業實際稅率的指標(田彬彬等,2020),地區層面的控制變量則包括了經濟增長率、產業結構、人口密度以及外資使用等變量。δi為企業層面固定效應,τt為年份固定效應,εict為隨機擾動項。系數β反映了低碳城市試點對企業實際稅率的凈效應。表1 展示了基準回歸分析所使用的主要變量的定義及其描述性統計結果。②因篇幅所限,本文省略了其他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所有回歸的控制變量估計結果和穩健性檢驗的結果,感興趣的讀者可在《經濟科學》 官網論文頁面“附錄與擴展”欄目下載。

表1 主要變量的定義與描述性統計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基準回歸結果

由OLS 估計得到的基準回歸結果報告于表2。第(1)列僅加入了低碳城市試點這一政策虛擬變量,估計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這與理論預期一致,即低碳城市試點政策的實施顯著提高了當地企業的所得稅實際稅率。第(2)列加入了企業層面的控制變量,第(3)列進一步加入了地級市層面的控制變量,此時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系數依然在1%水平顯著為正。考慮到樣本期間行業層面的稅收政策較多,城市之間的發展趨勢差異也比較明顯,在第(4)列中加入了兩位數的國民經濟行業代碼與年份虛擬變量的交互項和城市代碼與年份水平量的交互項,用以控制行業和城市層面的時間趨勢,結果依然十分穩健。我國的稅收立法權是高度集中和統一的,對稅收努力的控制是我國地方政府影響企業實際稅率的主要手段(陳曉光,2016)。基于此制度背景,基本結果從微觀企業層面提供了低碳城市試點促使地方政府提高了稅收努力的證據。

表2 低碳城市試點對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的影響:基準回歸結果

本文進一步通過以下三個策略開展穩健性檢驗:一是構建低碳城市試點前后各三年的虛擬變量替代DTCS進行平行趨勢檢驗;二是通過縮小樣本年份區間、控制金稅三期工程政策的干擾、控制省份與行業的交互項等三種策略排除其他潛在干擾因素;三是安慰劑檢驗,隨機地安排低碳城市試點的年份和地區并重復500 次回歸,分析估計系數的核密度圖。穩健性檢驗結果一致地支持低碳城市試點提高地方政府稅收努力的基本結論。

(二)企業層面異質性分析

進一步地,我們基于企業所有權性質、企業隸屬的所得稅征管機構以及企業規模三個維度進行分樣本回歸,考察低碳城市試點對企業實際稅率的企業層面異質性影響,進一步驗證低碳城市試點增強地方政府稅收努力的邏輯。

通常而言,相比于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擁有更強的逃稅動機,也更有意愿通過各種手段隱匿涉稅信息、規避納稅義務。因此,有理由認為,稅收努力的提高會對民營企業的逃稅行為帶來更大影響,進而對其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提升作用更為明顯。表3 的第(1)—(2)列是將樣本劃分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后的子樣本回歸結果。與前述分析一致,在逃稅動機更強、涉稅信息更難監管的民營企業中,稅收努力的提高對企業實際稅率的作用十分顯著,而在國有企業子樣本中,這一效應并不顯著。

2018 年國地稅合并以前,企業所隸屬的所得稅征管機構可能是國稅局或者地稅局。①詳見《關于所得稅收入分享體制改革后稅收征管范圍的通知》 (國稅發〔2002〕 8 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新增企業所得稅征管范圍問題的通知》 (國稅發〔2008〕 120 號)。理論上,通過影響稅務機關的征管力度,低碳城市試點會對轄區內所有企業的實際稅率產生影響。不過,對于歸屬于不同征管機構的企業來說,上述影響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其原因主要在于地方政府對不同征管機構管轄能力的差異,相比于屬地化管理的地稅系統,國稅系統由于實行垂直管理模式,地方政府對其稅收征管的影響力相對較弱。因此,可以預期,低碳城市試點所帶來的財政壓力,向地方政府的稅收努力提升的傳導效應更多地體現在地稅局管轄企業的實際稅負上。我們按照企業隸屬的征管機構將樣本分為地稅征管和國稅征管,從表3 第(3)—(4)列報告的結果可以明顯看到,低碳城市試點顯著提高了地稅局管轄的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而對國稅局管轄的企業而言,該效應并不顯著。

中國的稅收征管制度針對大企業建立了嚴密的稅收監控體系,在征管組織機制上特別設置所謂的“重點稅源企業”。企業在生產經營達到一定規模之后就會進入重點稅源企業的名單,然后會面臨更為嚴格的稅收監管,企業逃避稅的空間會得到較大的壓縮。而相反,中小企業由于信息不對稱程度較高,征管成本較大,在常規的稅收征管中受到較小的關注。基于上述事實,一個合理的推測是,當面臨財政收入壓力增大時,由于中小規模企業具備更大的征管空間,因而會成為強化征管的主要對象。我們按照國家統計局文件《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 (國統字〔2011〕 75 號)所規定的標準,將樣本企業劃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四種規模,考察稅收任務對企業實際稅負的影響在不同規模企業中的異質性,回歸結果如表3 第(5)—(8)列所示。可以看到,低碳城市試點對于實際稅率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而對大中型企業實際稅負的影響不顯著,證實了前面的邏輯推測。

表3 企業層面分樣本回歸結果

(三)地區層面異質性分析

第一,基于前文的理論分析框架,在環境治理壓力相對較大的地區,環境規制對稅收征管的正向激勵效應會更加明顯。本文選取了兩個維度來區分地區間環境治理壓力的高低。一是考慮到城市的環境質量越差,環境污染治理的壓力越大。我們選擇以PM 2.5濃度作為依據,構建虛擬變量CLEAN表示空氣質量(見表1)。表4 的前兩列分樣本回歸結果顯示,在歷史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地區,低碳城市試點對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的影響不顯著,而在歷史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地區,低碳城市試點對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的影響在1%水平顯著為正。第(3)列加入CLEAN與DTCS的交互項,其估計系數顯著為負,進一步證實了上述推斷。二是考慮到經濟發展方式越粗放、自然資源依賴度越高、產業結構越落后,則環境治理的壓力越高。表4 的第(4)—(5)列符合我們的預期,環境規制對中西部地區稅收征管的影響顯著為正,而對東部地區則不顯著。

第二,理論模型分析表明,環境規制對稅收征管的影響還會受到地方本身財政收入壓力的進一步約束。如果財政收入壓力較大,環境規制帶來的負向財力沖擊必然會提高稅收努力;反之,如果地方的財源充沛,財政收入壓力較小,那么環境規制所提升的財政壓力可能并不會突破臨界點。我們使用地級市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目標增長率”GBIPLAN①財政收入目標的原始數據來源于作者手工整理的各城市歷年《政府工作報告》,部分《政府工作報告》 缺失相關數據,我們從各城市的財政廳網站查詢后進行補充。作為財政收入約束的代理變量,回歸中依然控制了實際經濟增長率,并加入了GBIPLAN與DTCS的交互項。表4 的第(6)列展示的回歸結果中,交互項的估計系數顯著為正,說明在稅源一定的情況下,財政收入目標越高,對稅收征管的約束越強,稅收努力對于環境規制所導致的財政壓力升高表現得更加敏感。

表4 地區層面異質性分析結果

五、機制檢驗

進一步驗證影響機制,有必要檢驗三個邏輯環節:一是低碳城市試點是否增強了地方政府的環境規制力度;二是低碳城市試點帶來的環境規制力度提升是否加劇了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三是低碳城市試點帶來的財政壓力是否影響了地方政府的稅收努力。本文在地級市層面上依次對三個邏輯環節進行實證檢驗。①機制檢驗的回歸結果請見《經濟科學》 官網“附錄與擴展”。

(一)低碳城市試點與環境規制力度

正如制度背景部分所述,低碳城市試點面臨強有力的政策落實機制,提高環境規制力度以實現低碳化和環境質量提升的目標是地方政府的必然選擇。有經驗證據表明,低碳城市試點有效降低了工業污染物的排放量(宋弘等,2019),而污染物排放強度通常被認為是環境規制力度的代理變量(張成等,2011)。我們利用樣本期間地級市層面的面板數據,針對低碳城市試點對環境規制力度的影響進行再檢驗。

沿用已有文獻選擇環境規制代理變量的方法,我們使用城市的工業廢水、二氧化硫、工業煙塵等三種污染物排放量的自然對數作為被解釋變量,對DTCS進行回歸。在計量模型中我們控制了地級市的地區生產總值的對數、工業占比、人口密度、財政科技支出的對數和教育支出的對數等變量。回歸結果顯示,在經濟總量和工業占比一定的情況下,低碳城市試點對工業廢水、二氧化硫和工業煙塵的排放量都產生了顯著的負向影響,這說明低碳城市試點的確降低了試點地區的污染物排放強度,從側面佐證了低碳城市試點與環境規制力度之間的正向關聯。

(二)低碳城市試點、環境規制與財政壓力

環境規制力度增強所帶來的財政壓力主要源于對稅基的影響。環境規制會降低企業產出(Becker,2011)和企業向外遷移(沈坤榮等,2017),在宏觀層面體現為對經濟增長的短期抑制作用(Gray,1987)。我們使用城市的經濟增長相關指標對低碳城市試點回歸,檢驗以上假說。我們首先以人均GDP 的對數以及三個產業的人均增加值對數作為被解釋變量,控制了人口規模、人口密度、固定資產投資、開放度、財政支出、技術水平等影響經濟增長的變量,回歸結果表明,在影響經濟增長率的基本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低碳城市試點仍然顯著地抑制了經濟增長水平,主要體現在受環境規制影響更大的第二產業增長率上。我們進一步聚焦低碳城市試點對第二產業增長的影響,選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對數、工業總產值的對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的對數、工業企業個數的對數等四個被解釋變量分別對DTCS做回歸。結果顯示,DTCS的估計系數都在1%的水平顯著為負,從產業層面進一步證實了低碳城市試點對第二產業增長的負面影響,支持了低碳城市試點加劇地方政府財政壓力的邏輯。

(三)低碳城市試點、財政壓力與稅收努力

機制檢驗的最后一環在于,低碳城市試點對稅基的負面沖擊是否會激勵地方政府提高稅收努力。假如地方政府沒有面臨財政壓力,那么稅基的減少會帶來一定的財政收入下降,但并不一定會導致地方政府提高稅收努力。我們使用兩種策略對此加以檢驗。一是使用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率(FIGR)作為被解釋變量對DTCS進行回歸,比較在控制稅基(經濟增長率)和不控制稅基的情況下,回歸結果的差異;二是考察低碳城市試點對城市層面宏觀稅負率的影響是否與微觀證據一致。其合理性在于,在不控制稅基的情況下,低碳城市試點對稅基造成的負向影響,可直接表現為低碳城市試點對財政收入的負向沖擊;如果地方政府提高了稅收努力,則在控制稅基的情況下,低碳城市試點對財政收入會產生正向影響,進而表現為宏觀稅負率的上升。

結果顯示,在沒有控制經濟增長率的情況下,低碳城市試點顯著降低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率;在控制了經濟增長率之后,低碳城市試點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影響不顯著,且符號變為正。可以推斷,低碳城市試點對財政收入的負向沖擊來源于對稅基的負向影響。在經濟增長率一定的情況下,低碳城市試點對財政收入反而有正的影響,間接證實了地方政府在財政支出約束下,為了應對環境規制的經濟增長沖擊而加強稅收努力的邏輯。接著我們使用一般預算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MFIR)和稅收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MTAXR)作為被解釋變量,對DTCS進行回歸的估計系數都顯著為正,說明低碳城市試點顯著推高了城市宏觀稅負率。至此三個邏輯環節均得到實證結果的支持。

六、結論與政策啟示

外生的環境規制力度提升會對地區的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帶來不可忽視的異質性沖擊,由此帶來的財政壓力提升會影響地方政府的稅收努力以及企業實際稅負。本文的研究結論表明:低碳城市試點帶來的外生環境規制力度提高,對經濟增長尤其是工業增長、財政收入造成了一定的負向沖擊,地方政府因此加強了稅收努力,表現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地稅局管轄企業的所得稅實際稅率以及宏觀稅負率的上升。在環境治理壓力更大的地區、中西部地區、財政收入目標更高的地區,上述效應更為明顯。

本文的研究結論對于如何應對經濟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成本和挑戰具有一定的政策啟示。伴隨著經濟增長方式向綠色化、低碳化轉型,新的環境不平等問題已經成為人們的重大現實關切。從廣義上講,環境規制可能引致的新型環境不平等表現為,環境規制所導致的不同經濟主體間的收入分配格局發生的變化。我國幅員遼闊,地區之間由于資源稟賦、發展水平各異,經濟發展方式綠色低碳化轉型所承擔的成本存在巨大差距,從地區不平等的角度來看,加強環境規制在保護環境、治理污染的同時,可能拉大地區間的差距。如果環境規制力度上升對落后地區的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的沖擊更大,那么,地方財政壓力的上升,會導致稅收努力加強,進而造成企業有效稅負的不同以及稅基的轉移,在擴大地區差距的同時進一步加大財政壓力,該“乘數效應”最終會加劇地區不平等(陳曉光,2016)。因此,在經濟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應該正視環境規制對不同地區的差異化影響,建立適當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縱向和橫向政府間的財力協調機制,推動地區間綠色協調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環境規制政策短期內對經濟增長與平衡發展帶來了挑戰,但從長期來看,以低碳城市建設為代表的環境規制是建設生態文明這一千年大計的必經之路。科學系統地評估環境規制的長期福利效應,必須在全面考慮其對居民福利提升、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等方面帶來的長期收益的情況下進行成本收益分析,這是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猜你喜歡
環境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a级在线|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片|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亚洲最新在线| 偷拍久久网|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aaa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三级|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色悠久久综合|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1024精品| 国产成人盗摄精品| 福利一区在线| 人妻免费无码不卡视频|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婷婷| 欧美午夜视频|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久久综合激情网| 国产三级毛片|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www视频|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国产精品第一区|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国产靠逼视频| 国内毛片视频|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日韩黄色精品|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日韩|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91 九色视频丝袜|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三级色|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免费毛片|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国产激情影院|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 日韩欧美国产区|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欧美区一区|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成年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