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強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要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通過圍繞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精準掌握學情,創設科學、適宜、合理的教學情境,讓中學生能融情入境,深刻體會文本的精神內涵,同時也能與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由此推動學生發揮自我的學習能力,不斷深入探究這些文本的主旨與內核,真正通過文本的學習來熏陶情操、滋養心靈,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從而不斷培養其語文素養。
關鍵詞:融情入境;主體性;有效性
初中語文教學要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發展學生為本。圍繞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精準掌握學情,創設科學、適宜、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融情入境。在一種與文本基調相契合的情景氛圍中深刻體會文本的精神內涵,同時也能與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
一、以情激情,導入環節吸引人
良好的開端成為教師順利實施整個教學的基礎。因此在上課伊始,教師結合文本內容通過一定情境的創設,使學生的興趣被點燃,而且注意力也能迅速集中起來投入學習中。關于導入環節情境的創設,一方面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另一方面要能夠切合學生的心理需求,讓他們由此情境的撥動與激發,生出持續探究的欲望與熱情。在學習著名作家史鐵生的作品《秋天的思念》這一課時,導入環節則是以舊喚新,也就是利用朱自清的《背影》,讓學生不斷地進行回憶以及回味,進而從父親背影帶來的深刻記憶以及表達父愛無言、父愛如山這一方式來探尋同類型的文章。通過調動學生的已有認知經驗,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使他們充滿閱讀期待。也有教師結合這篇課文,播放深情款款的歌頌母親的流行歌曲,讓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下,蕩漾起情感漣漪,進一步體會父母的深情。而這一情感的激發,實際上也與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融為一體。在情境創設下,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情感被激活,很快就與文本講解融為一體,更好地推動了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以情生情,問題情境激發人
讓中學生成為發現者、探究者,由此也能讓他們生出無限的熱情和興趣,持續深入文本中,掌握其中的一些規律以及聯系。那么,為了讓學生深入體會文本,探究文本的內核,體會文本的韻味,則需要引領其進入情境中,以情生情,進一步深刻體悟內涵,使學生在不斷的內化中出乎其外,進行理智的分析和欣賞,汲取寶貴的精神養分,建構自我的知識體系。在教學環節中進行情境的創設,能夠進一步營造濃厚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情感被激活,思維也被激活。針對文本中的一些質疑,生生之間進行討論與交流,從而深層次進行思考和問題探討。由于融入情境之中,自然也會拉近與文本的距離,同時在交流中不斷拓展思維,讓學生具有明確而正確的判斷力,了解、掌握文本的脈絡,形成系統化的思路。例如,在教學《孔乙己》一文中,教師圍繞孔乙己的“死”來創設開放性的問題——“孔乙己究竟死了沒有,那他會不會死?”以這一問題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在與文本的深度接觸之后,從自己的思維角度去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從而對整個文本做到通透的解讀,把握全文脈絡。生生之間陷入問題討論之中,大家充分發揮想象,發散思維,得出的答案也是多姿多彩的。緊接著,教師繼續提問:“文本中,作者為何要說孔乙己是必死無疑的,這一說法有什么樣的根據?”“對于孔乙己這一主人公的悲劇,為什么要架設在別人的笑聲之中,作者的創作意圖又是什么?”……通過不同角度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以個人的視角不斷地去解讀文本,努力靠近作者所創作這一人物的意圖,試圖去揭示文本背后所蘊含的深意,從而使其情感與文本的情感深層次地融合,學生體驗和感悟在步步遞進中有所不同。在這樣一個充滿活躍思維以及聲音交匯、思想碰撞的情境中,充滿了無限活力,也使師生之間建立了更為良好的互動關系。
三、用情述情,語言情境感染人
語文作為一門工具學科,更講究語言的藝術運用。通過教師優美語言的運用,能夠帶給學生情感上、精神上的美妙,同時還能引發他們進入思考的境界。通過教師把握文本語言的基調,從而讓學生感受美、領略美,真正從教師的范讀、講解中獲得一種藝術的享受。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創設語言情境也是必不可少的,滿懷深情、惟妙惟肖、生動有趣的語言能夠引人入勝。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范讀能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感染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建立初步的印象,把握準確的情感基調。當教師運用其語言對文本進行一番描述之際,也讓學生迅速地在腦海中進行想象,同時勾勒出一幅畫面,通過欣賞與想象進入情境中。比如,描寫江南水鄉生活的《社戲》一文,教師通過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江南的美好夜景,使學生聽之激情沸騰,體會到情趣和樂趣,同時也更加理解和認識了魯迅的童年生活。在相互交流探討中,更加深了他們的興趣,不僅受到優美語言的感染,還得到了情感滿足,甚至有的還被帶入鄉愁之中,產生無限遐思。
除此之外,還有表演情境、動作情境等的創設,都是為了能與文本貼合,與學生的認知需求契合,從而喚醒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自由發揮,充分想象,深刻把握文章主旨,形成更強的語文學習
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金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巧創情境的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9).
[2]修磊.構建教學情境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J].神州,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