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廖維
摘 要:在當前新課改的教育大背景下,加強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則成為必然要求。如何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發現知識、探索知識、分析知識、獲得知識,是初中數學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命題。因此,教師要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主動踐行,采取一定策略,不斷激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主體性。
關鍵詞:激發;主體性;措施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理念成為課堂教學的重點,也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只有真正激發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的主人翁角色得以實現,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成為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具有自我教育、提升能力的主體。在當前新課改的教育大背景下,加強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成為必然要求。
一、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主體興趣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融情入境。通過已有的基礎、認知水平,根據情境中所展現的數學知識,學生不斷參與到探究、分析、推理、驗證等的整個過程中,使學生充分發揮學習主體性,從而取得有效的學習效果。對于情境創設,教師需要找準知識、情境與學生之間的有效結合點,讓學生在層層的問題創設下,形成解題思路與邏輯思維。比如,教學“變量”時,教師在導入環節創設了一個與生活相聯系的問題情境:一列火車以40千米/時的速度勻速行駛,如果行駛里程用s千米表示,行駛時間用t小時表示,請用含t的式子表示s。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讓學生自行思考并答題,學生得出s=40t。看到學生的答案,教師拋出“根據你的解題過程,你有什么發現?能不能歸納一下?”的追問,由此,教師摒棄了手把手的指導,而是讓學生自行對變量進行歸納。學生在思考中進行比較與歸納,從而自主發現這一變量公式的規律。對于層層遞進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融入情境思考數學知識以及解決問題,學生的主體性被充分激發,而教師扮演著引導者與設計者的角色。
二、搭建合作學習的平臺,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要為學生搭建合作學習的平臺,使各小組的成員都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同時根據學生之間的認知差異,進一步有效地設計教學,形成一個多邊、有效互動的良好交往格局,這樣的組織形式更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共促進步。“變量”學習中,教師進行問題設計的難度提升,借助實物演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不斷改變條件后彈簧長度的變化,并記錄每一次的重量。教師繼續進行追問:“大家還有新發現嗎?”讓學生從演示操作中體會因彈簧受力有限,重量m的質量受到限制。這一過程激勵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教師合理分配小組,給予他們更多的思考空間和動手操作時間,激發他們參與的自主度和能動性,親自動手體驗,獨立思考,與組員進行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操作,有的負責記錄,大家共同發現問題。作為主體的學生其態度不僅積極向上,而且也會主動生發出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投入具體實踐步驟的行動。這一積極的情緒體驗之下,再繼續不斷思考,情緒始終處于一種飽滿以及追求和解決問題之中,人人有發現,個個有話說,思維的火花在不斷碰撞,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
三、實施針對性的分層教學,尊重差異,共同進步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并不相同,有的學生對知識的領悟力強,而有的學生則處于學習困難的狀態。為此,作為數學教師,要調動每一名學生的主體性,打造主體性的課堂,就需要關愛每一名學生,既需要尊重他們的認知差異,又需要在各個教學環節,如預習備課、課堂教學過程、作業布置以及多元評價之中滲透具有差異性的分層教學思想,使每一名學生體驗到成功,都基于其原來的基礎獲得同步發展。教師通過圍繞數學公式以及推導進一步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來創建每名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練習、動手操作的條件。分層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以及創新能力,通過不斷的具有梯度的多樣性教學設計,以及教師的精準定位,整個教學過程以引導創新為主,開發學生潛能,拓展他們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靠近不同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都能找到樂趣,發現新思路。如此,學生才能以主人翁的意識不斷對出現的新問題、新任務進行思考與解答。
四、著重打造主體性課堂與教學注意點
教師要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擺脫長期傳統習慣與觀念的影響。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并沒有以激發學生的主體性為目的去設計教學,把自己當作課堂的主角。這也導致教師仍然保留傳統的學習觀與教育觀,教學方法機械、簡單,實際上已無法適應當前新課改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從而也無法適應打造主體性課堂教學這一需求。為此,教師要敢于推陳出新,敢于與時俱進,用實際行動踐行新課改理念,要深切認識到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關鍵在于教師的統籌駕馭,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落實、落地。
參考文獻:
[1]農忠評.以生為本,鑄就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基礎教育研究,2016(3).
[2]劉旭光.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J].赤子(上中旬),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