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旺 廖乃天 唐海濱 黃河 黃祿盛


摘要 目的:比較通透小夾板與傳統小夾板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差異。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到我院就診且有完整隨訪資料的62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按次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1例。兩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法復位,觀察組予通透小夾板固定、對照組予傳統小夾板固定,兩組均予相同活血接骨中藥熏洗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手腕腫痛消退時間、夾板松移調整次數、骨折愈合時間及小夾板固定并發癥情況;比較兩組治療6個月后腕關節Green和O,Brien功能評分及療效優良率。結果:兩組在手腕腫痛緩解時間、夾板調整次數、骨折愈合時間、治療6個月后腕關節Green和O,Brien功能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在臨床療效優良率及并發癥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透小夾板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療效優于傳統小夾板,具有良好的實用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通透性;小夾板固定;橈骨遠端骨折;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8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5-010-02
橈骨遠端骨折是發生在橈骨遠側端距離關節面3cm以內的骨折,在兒童和老年人中有較高的發病率[1]。傷后患者痛苦不堪,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故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極為重要[2]。目前其治療方法有石膏固定、小夾板固定、支架外固定、手術內固定,但臨床最常用的方法仍是手法整復小夾板固定。然而,傳統小夾板固定仍有許多缺陷:傳統小夾板通透性較差,長時間固定易使皮膚過敏、受壓潰爛或潰損感染,不利于斷端皮膚保護;且無滲透功能,外用中藥無法從小夾板上滲透到骨折端處皮膚,不能“藥到病處”。本研究通過新設計并使用“通透小夾板”治療橈骨遠端骨折,并與傳統小夾板治療做對照,通過兩組療效觀察,論證“通透小夾板”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治療優勢,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20年1月~2020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62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按次序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1例。觀察組男16例,女15 例;年齡4~82 歲,平均(41.6±5.8)歲;對照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5~81歲,平均(42.3±4.9)歲。兩組病例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
1.2.1觀察組 采用骨折手法整復、通透小夾板固定、活血接骨中藥熏洗治療。
1.2.1.1骨折手法復位術+通透小夾板固定:按橈骨遠端骨折類型施行相對應的手法復位,骨折復位后使用院內自制通透小夾板固定治療,固定時間為:成人共固定8周,兒童共固定4周。骨折復位后,固定期間密切觀察,適時進行通透小夾板松緊度、角度和位置調整。每兩周拍X線片復查。骨折愈合后拆除夾板固定。
1.2.1.2活血接骨中藥熏洗治療:將用紗布包好的中藥(伸筋草30g 透骨草30g 獨活20g 桂枝20g赤芍20g 兩面針20g 紅花20g 乳香10g 花椒10g 急性子10g)加白酒1兩放入鍋中混勻,加水200ml文火煮開10分鐘,大布巾保溫(用時約50℃)。將藥袋放到患側腕關節及夾板上方輕柔來回推熨熏洗20分鐘,藥袋溫度過低時,及時更換藥袋。每日兩次,每兩周為一療程,成人做四個療程,兒童做兩個療程。
1.2.2對照組 采用骨折手法整復、傳統透小夾板固定、活血接骨中藥熏洗治療。
1.2.2.1常規進行骨折手法復位(復位方法與觀察組相同)和傳統小夾板固定治療,夾板固定方式、固定時間與觀察組相同。固定期間密切觀察病情并適時調整夾板。回院復診時間及內容與觀察組相同。
1.2.2.2活血接骨中藥熏洗治療:與觀察組使用相同的活血接骨中藥方治療,相同用法,相同療程。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腕腫痛緩解時間、夾板松動調整次數、骨折臨床愈合時間及小夾板固定并發癥情況;觀察兩組治療6個月后腕關節Green和O,Brien腕關節功能評分及治療后臨床療效優良率。
1.4 療效評定標準 兩組治療6個月后根據Green和OBrien腕關節評分法[3]評定療效。Green和OBrien腕關節評分:包括疼痛(0-25分)、功能狀態(0-25分)、活動范圍(與健側對比,0-25分)、握力(與健側對比,0-25分)4個維度,總分100分,優:90-100分;良:80-90分;可:60-80分;差:小于60分[3]。
1.5 統計學方法 兩組數據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和構成比進行統計描述,卡方檢驗進行統計推斷;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進行統計描述,T檢驗進行統計推斷,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手腕腫痛緩解時間、夾板調整次數、骨折愈合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腕關節Green和OBrien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療效優良率(90.3%)高于對照組(80.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6.4%)低于對照組(1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橈骨遠端骨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骨折疾病,具有很高的發病率[4-6]。當發生骨折,腕關節解剖關系破壞,造成腕與手指的功能障礙,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需及時恢復橈骨遠端解剖關系,以恢復尺橈關節的內在穩定性[7-10]。目前在臨床上使用的復位手法大體相同,不同之處體現在外固定方法中,臨床上常用的固定方法有超腕小夾板、管型石膏、石膏托、外固定支架等[11-12],但最常用的固定方法仍屬超腕小夾板固定。傳統小夾板具有外固定功能,但在設計及應用方面仍有許多缺陷:①通透性較差,長時間固定易使皮膚過敏或起水泡、皮膚潰爛,不利于斷端皮膚保護;②無滲透功能,外用中藥無法從小夾板上滲透到骨折端處皮膚,不利于骨痂生長;③在反復拆除夾板局部用藥時常常容易引起骨折端再度移位,導致骨折端的延遲愈合或骨不連,嚴重影響手腕關節功能的恢復;④銳利邊緣嵌壓皮膚容易出現起水皰、壓瘡等并發癥。
為彌補傳統小夾板在設計及應用上的缺陷,本研究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通透小夾板并應用于臨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本研究設計的通透小夾板為傳統小夾板改良加工后的新產品,是將普通杉樹木板先按傳統規格過渡制作成普通小夾板,然后再將普通夾板進行通透孔加工(均勻規則、多排鉆孔,通透孔的直徑為4.0—5.0mm)及邊緣打磨拋光加工(去除夾板銳利的邊緣,打磨拋光使夾板邊緣圓弧光滑),使普通小夾板更換制作成前后有孔狀結構相貫通的通透小夾板,這樣就方便在骨折處小夾板上方直接進行中藥熏洗或燙熨治療,達到不用拆除夾板直接外用中藥治療從而加速骨折愈合的目的,也避免了因過多拆板用藥致骨折端重復移位等并發癥的發生。另外,通透小夾板因其有良好的通透性,用藥后局部皮膚自行快速恢復干爽,不易產生潰爛、壓瘡等皮損。此外,通透小夾板去除了傳統小夾板的銳利邊緣,避免了固定期間夾板邊緣皮膚起水皰、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顯示通透小夾板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及藥物滲透性能,具有快速減輕疼痛、快速消腫、減少固定期間夾板調整次數、加速骨折臨床愈合、減少并發癥、臨床療效優越及治療后腕關節功能恢復更好等優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候極光,張勝華,汪琦,等.早期康復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7,32(1):98-99.
[2]金劍飛,金威宏.小夾板固定治療骨質疏松型橈骨遠端骨折效果[J].光明中醫,2020,35(8):1159-1161.
[3]郭瑞,楊生旺.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效果評價[J].系統醫學,2020,5(3):66-68.
[4]邢明祥.化瘀接骨散外敷聯合手法復位后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0,20(1):25-26.
[5]康坤麗,邱麗,王曉燕,等.拔伸端提折頂手法整復小夾板外固定治療伸直型橈骨遠端骨折臨床觀察[J].上海醫藥,2017,38(10):27-29.
[6]陳乃慶.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對骨質疏松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恢復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2):191-192.
[7]龔國星,易荷花,劉能昕,等.改良小夾板固定治療橈骨遠端伸直型骨折療效觀察[J].宜春學院學報,2020,42(3):92-95.
[8]李衛國.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對比[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0,20(6):121-122.
[9]張建豐.手法復位小夾板聯合石膏外固定與傳統石膏外固定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臨床對比研究[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0,26(6):37-40.
[10]何福友,王雪竹.手法整復聯合小夾板外固定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RUSS評分、Cooney評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20,26(4):549-551.
[11]劉名.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聯合骨傷藥酒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J].吉林醫學,2020,41(11):2739-2741.
[12]黎土明.手法復位聯合塑形小夾板外固定治療小兒橈骨遠端骨骺骨折[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9,19(7):91-93.
課題名稱: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自籌經費科研課題,合同編號:GZZC2020473
南寧市邕寧區中醫醫院 廣西南寧 5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