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燕,陳 敏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430205)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培養的人才能夠在電氣工程技術、自動控制工程技術、自動化設備操作、自動生產線技術操作等崗位,從事電氣自動化系統的運行、安裝、調試、維護與銷售,電氣設備產品測試、客戶服務等工作。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想畢業后能夠勝任以上相關工作,那么,在高職三年的學習中就需要掌握相關技能,技能的最直接反映就是該專業的課程體系。所以課程體系設計的核心就是崗位能力。課程體系設計的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課程體系設計流程圖
以本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為例,課程體系按照上述流程確定,畢業生主要就業面向為電氣工程技術人員、自動控制工程技術人員、自動化設備操作人員、自動生產線技術操作人員,這些就業面向所對應的主要支撐課程如表1所示。

表1 現有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主要課程體系
電氣自動化的就業面向所屬大類為裝備制造大類,能滿足傳統裝備制造業的需求,滿足傳統電氣設備生產、安裝、調試與維護需求,滿足傳統自動控制系統生產、安裝和技術改造需求,滿足傳統電氣設備、自動化產品營銷及技術服務需求。通過表1發現,這些課程還停留在較為傳統的崗位需求上面,隨著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工廠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工廠的生產線幾乎都是全自動化設備,很多生產線都是由工業機器人來完成。在相關的崗位需求中,就要求畢業生具備對工業機器人進行安裝、調試、操作、編程、排故、維護等的能力,但是在以上的課程體系中,卻沒有相關的課程支撐。同時,近幾年隨著人工智能在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電氣自動化領域更加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成本,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應該具備產業智能意識、智能技術與工具應用能力以及智能科技素養等能力。但是,在以上課程體系中,這一方面也無法體現。另一方面,作為電氣自動化行業,有很多專業圖紙需要讀,需要繪制,在以上課程體系中有相關課程“工程制圖與CAD”支撐,但這個課程相對于電氣自動化這個專業來說,其專業性不強,所以這方面還有待加強。
綜上所述,當前的電氣自動化專業的課程體系能基本滿足傳統電氣相關專業的需求,但是,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要緊跟時代的進步、行業的發展,現在的電氣自動化專業的課程體系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和薄弱性,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
課程體系的建立,與專業的核心崗位能力要求密切相關,目前本院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合作企業有武漢格力電器、武漢六九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路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等,通過和以上企業的長期合作、長期學習、長期交流,結合目前本院電氣自動化專業的現狀分析,對原有課程體系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補充。改革后的課程體系總體分為基礎學習領域和專業學習領域兩大領域,基礎學習領域主要包含一些基礎課程,比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概”“職業指導”“心理健康”等,專業領域主要為一些專業課程的學習,如圖2所示。

圖2 改革后電氣自動化技術課程體系
改革后的課程體系,新增“工業機器人技術”和“工業機器人編程”兩門課程,培養學生具備對工業機器人進行安裝、調試、操作、編程、排故、維護等能力;新增“人工智能基礎”課程,培養學生產業智能化意識,提高學生智能化科技素養;對單片機課程進行了整合,將“單片機原理”和“單片機接口技術”整合成了“單片機應用技術”,培養學生對單片機的應用技能;將“組態軟件開發”課程由理實一體課程整合為實訓課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設置應該依據就業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制定,隨著工業的發展,產線自動化和智能化趨勢已經形成,對就業者的能力也有了新的需求,電氣自動化專業的課程體系也要隨之改變,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培養符合崗位核心能力要求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