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蕊 付麗娜 呂健
[摘 要] 實驗室安全準入是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架構的前端,以實驗人員教育培訓為核心的安全準入機制趨于成熟,但僅考核人員安全意識與安全知識的準入機制不足以支撐實驗室安全體系有效運行和科學發展。借鑒歐美高校實驗室EH&S體系理念,在實驗室安全準入機制中補充構建實驗室環境與實驗活動的安全風險評估與準入審核機制,提升實驗人員的環境保護與職業健康意識,進而精準預判與管控實驗室安全風險,科學提升實驗室安全管理與隱患治理水平。
[關鍵詞] EH&S體系;實驗室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安全準入
[基金項目] 2019年度西南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西南大學本科實驗室安全教育與演練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2019JY088)
[作者簡介] 楊 蕊(1982—),女,云南昆明人,理學碩士,西南大學實驗室建設與設備管理處實驗室技術安全管理科科長,講師,主要從事高校實驗室技術安全管理與教育研究;付麗娜(1979—),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理學碩士,西南大學實驗室建設與設備管理處實驗室技術安全管理科科員,實驗師,主要從事高校實驗室危險源技術安全管理研究;呂 健(1977—),女,重慶北碚人,工學學士,西南大學實驗室建設與設備管理處實驗室技術安全管理科科員,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高校實驗室技術安全檢查與準入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 X9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16-0017-04? ? [收稿日期] 2021-01-12
高校實驗室是進行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因其數量大、學科多、分布廣、專業性強、人員更替頻繁等特點,呈現出環境復雜、危險源眾多、安全意識不足、個人安全防護不夠的局面,極易發生安全事故[1]。當前,國內外高校越來越重視實驗室安全,大力建設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管理架構、安全教育與準入機制、安全檢查與獎懲機制等,同時對化學、生物、輻射、機械等危險源開展專業化安全治理與管控,實驗室安全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實驗室安全事故風險有效遏制。但就實驗室安全風險管控對象而言,實驗室基礎設施、進入實驗室的人員、實驗活動與物品(試劑、耗材、設備等)的安全準入因直接影響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效能而越來越被重視,管理端口前移與安全準入先行已成為進一步改進實驗室安全工作和根源性治理實驗室安全隱患的重要研究課題。
一、實驗室安全管理中的EH&S理念
實驗室安全管理看似是高校安全穩定工作與后勤保障業務的一個小模塊,但因其涉及化學、生物、輻射、機械等危險源和實驗室廢棄物的專業化與規范化管理、使用和處置,而直接關系到師生安全與健康、校園穩定與環保。歐美高校主要采用EH&S體系來實施安全管理,EH&S是環境健康與安全Environmental Health & Safety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是環境管理體系(EMS)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AS)兩個體系的整合。EH&S目前應用較多的是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及OHSAS18001(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體系),目的就是保護環境,改進工作場所的健康性和安全性,改善勞動條件,維護員工的合法利益[1-3]。高校運用EH&S體系服務教學與科研工作,倡導安全、健康、環保的理念,減少風險及危害,并通過制度、職責和教育培訓落實到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各級人員與各個環節,建立符合學校學科特點的專業保障體系,完善實驗室安全準入設計,既抓實了實驗室安全管理,又積極促進了高校安全隱患與環境的綜合治理、實驗室安全工作的科學發展、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無縫對接。
二、實驗室安全準入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實驗室安全準入管理架構與工作機制
實驗室安全準入作為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普遍以管理制度形式納入實驗室安全工作體系,形成以實驗人員安全準入為核心內容的教育培訓與考核準入工作機制,并依托實驗室安全教育課程和實驗室安全教育與考試信息化系統建設達成實驗室安全準入工作目標[4-11 ]。伴隨實驗室安全工作受重視程度的提升,各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經驗交流、成果借鑒和項目合作不斷深化,以實驗人員安全準入為核心的實驗室安全準入管理架構和工作機制(見圖1)已趨于成熟,實驗室安全教育與培訓體系越來越健全和完善[ 12-14 ]。
以實驗室安全教育課程建設為例,清華大學現有通識課程6門、專業課程18門,四川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昌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高校依托MOOC、智慧樹和超星等平臺建設實驗室安全教育在線課程。此外,諸如塞弗、聯盈、埃德伯格、國藥等社會企業針對高校實驗室危險源管控需求,向高校輸送實驗室安全培訓與應急演練活動并提供專業技術安全咨詢與服務,為高校實驗室人員安全準入注入活力并拓寬教育培訓渠道。
(二)實驗室安全準入存在問題
參考歐美高校EH&S體系,從實施實驗室安全風險管理角度出發,目前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工作體系缺乏對實驗室基礎設施、實驗活動、人員職業健康等內容的關注與準入構建,僅抓住了實驗人員在安全教育培訓后,具備一定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而準許進入實驗室開展實驗活動。根據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的不安全條件這三大實驗室安全要素(見圖2)進一步剖析實驗室安全準入存在的問題,可歸納總結為以下三點。
其一,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未執行安全準入審核。當前高校新建與改擴建的實驗室或實驗樓宇普遍存在無規劃、無監督、無據可依[ 15 ]現象,在建筑結構方面欠缺設計規范與節能材料,在功能配套方面通風系統、氣體管路、監控門禁、緊急噴淋等設施配備不足或缺失,致使新實驗室或實驗大樓依然無法滿足實驗功能需求,也不能支撐實驗室可持續發展。此外,此類“先天不足”的實驗室與實驗樓宇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無法消除或需耗費巨資整改的基建類安全隱患,將間接污染環境[ 16 ]。
其二,實驗活動未執行安全準入審核。各類實驗活動在進入實驗室前,未開展實驗工藝(方案)、實驗對象與試劑耗材、實驗用儀器設備、實驗廢棄物等安全風險評估和準入審核工作,致使實驗室安全管理與隱患整治呈現經驗性和片面性,無法準確評估與預防安全風險,只能依靠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而被動采取措施治理,實驗室安全的過程管理工作壓力加大。
其三,實驗人員環境保護與職業健康教育不足。盡管以實驗人員教育培訓為核心的實驗室安全準入體系趨于成熟,但就具體教育培訓內容而言,多以實驗室水電、消防、化學、生物、輻射和機械等安全使用知識為主,極少涉及實驗室危險源對人體及環境的危害屬性、個人安全防護、健康監管和營養保健等內容。由于實驗人員缺乏環境保護、職業健康和生命倫理方面的教育培訓和準入考核,致使實驗室安全管理疲于管人,師生置身于危險和不健康的實驗環境而不自知。
由此可見,由于涉及實驗室基礎設施、實驗活動和實驗人員三大安全風險因素的實驗室安全準入審核體系尚有缺失,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尚處于被動的后端安全檢查與隱患整治工作局面,只有大力推動實驗室安全準入體系健全發展,才能通過實驗室安全的前端管理有效預判與管控實驗室安全風險,科學提升實驗室安全管理與隱患治理水平。
三、基于EH&S理念的實驗室安全準入對策
(一)革新實驗室安全準入工作理念并建立協同工作機制
高校實驗室安全的核心是保護師生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保障校園綠色和諧,其本義依然是以人為本,其價值依然是培養人才和促進學校綜合發展,所以必須轉變工作理念,積極健全和完善實驗室安全準入體系,充分借鑒歐美高校EH&S體系的寶貴經驗,以實驗室安全歸口管理職能部門為工作主體,頂層設計覆蓋實驗室安全風險全要素的安全準入評估與審核工作機制,并協同教務、科技、人事、保衛、基建等相關職能部門有效組織院系開展實驗室安全準入審核工作,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有步驟地針對實驗室環境設施、實驗活動所涉及的人與物預判和治理安全風險隱患,并在實驗室安全準入評估與審核過程中,在學校、院系和實驗室三個層面上,理清安全風險管理的工作職責并逐級落實安全責任,同時加強師生環境保護與職業健康意識,教育引導師生從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擔當與職業健康的自身訴求角度自覺自愿開展實驗室安全管理與隱患整治工作,扭轉當前實驗室安全管理普遍存在的被動難管和久管不治工作局面,最終依托實驗室安全準入科學提升實驗室安全水平。
(二)依托實驗室安全風險評估實施全方位安全準入管控
以院系為主體對實驗室全部安全風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牢固把握實驗人員、實驗活動和實驗環境三大安全風險因子,根據各因素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和應該具備的安全條件進行評估,并依據評估結果開展風險防護、規范和治理工作。當人、物和環境達到安全準入目標時(見表1),準予合格人員在合規場所開展風險可控的實驗活動。此外,院系開展實驗室安全風險評估時,實驗室安全歸口管理職能部門需進行工作指導與協調,同時對院系發現的重大安全風險要再次組織專家評估并制定和實施治理與管控方案。
(三)建設實驗室安全風險評估工作隊伍
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隊伍普遍存在人員數量不足、專業性不強的問題,尤其針對實驗室安全風險因素進行危險性評估能力有限,難以全覆蓋、全過程、全方位支撐實驗室安全準入的實施。因此,建成一定規模的穩定、專業的實驗室安全風險評估工作隊伍是保障實驗室安全準入審核工作落地的必要前提和工作基礎。但礙于當前高校人事體制的限制,實驗室安全風險評估工作隊伍建設舉步維艱,目前清華大學通過人員無編聘用方式建成16人的校級工作隊伍為各高校提供了有益借鑒,同時西南大學實驗技術人員建設方案中嘗試設立管理型實驗技術崗,激勵實驗室安全工作人員在管理型崗位專業化發展。此外,基于實驗室安全管理專業性強的特點,工作隊伍建設還可嘗試通過服務招標或項目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質單位共享技術人員。
四、結語
實驗室安全準入是科學提升實驗室安全水平的關鍵要素,是優化實驗室安全體系架構的重要環節,通過在實驗室安全準入機制中補充構建實驗室環境與實驗活動的安全風險評估與準入審核機制,在實驗人員的安全教育與培訓中補充環境保護與職業健康內容,建構起覆蓋實驗室安全風險全要素的安全準入體系,達到精準預判與管控實驗室安全風險,科學提升實驗室安全管理與隱患治理水平的目的,積極促進國內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開勝,艾德生.高校實驗室安全體系架構研究[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8,35(9):11-15.
[2]張小崗,吳照亮,馬彥琪.借鑒EHS理念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探索和實踐——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5):26-27+31.
[3]魏桃員,尤朝陽,霍開富.美國高校實驗室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的啟示[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2,29(5):201-205.
[4]黃炳輝,李勇,卜建.安全準入制度是提高高校實驗室安全的重要舉措[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09,26(4):150-152.
[5]王國強,吳敏,斯舒平,等.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1,28(1):180-185.
[6]郭萬喜,高惠玲,唐嵐,等.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3,30(3):198-200.
[7]李秀珍,李勤,王征,等.落實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保障實驗室安全[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3,30(3):201-203.
[8]李丁,曹沛,王萍,等.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4,31(7):156-158.
[9]關旸,王林燕,陳亮,等.實驗室危險因素評估及安全準入管理探索[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7,34(5):263-265.
[10]柯紅巖,金仁東.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建立與實施[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9):261-264.
[11]申小玲,張燁,何文娟.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與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9(3):8-9.
[12]熊順子,彭華松,劉金生.高校院系實驗室安全教育與演練體系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12):296-299.
[13]李冰洋,黃開勝,艾德生.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要素與體系構建探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11):248-253.
[14]金仁東,馬慶,柯紅巖.分級分層實驗室安全教育體系建設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12):4-8.
[15]杜奕,馮建躍,張新祥.高校實驗室安全三年督查總結(Ⅱ):從安全督查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7):5-11.
[16]滕吟.實驗室通風工程節能設計對環境保護的意義分析[J].環境與發展,2020,32(5):246+248.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Access Based on the Idea of EH&S
YANG Rui, FU Li-na, L?譈 Jia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Divis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Laboratory safety access is the front-part of laboratory safety system framework. The safety access mechanism, which centers o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laboratory personnel, is becoming mature. However, the safety access mechanism, which only examines personnel's safety consciousness and safety knowledge, is not enough to support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laboratory safety system. Basing on the concept of EH&S system of laboratories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supplement and establish safety risk assessment and access audit mechanism of laboratory environment and activities in the safety access mechanism, educate and promot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consciousness of laboratory personnel, so as to accurately predict and control laboratory safety risks, and scientifically improve the level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and hidden danger management.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system; laboratory safety risk assessment; laboratory safety 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