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橋 譚啟秀 章治平
1.青島市即墨區人民醫院,山東 青島 266200;2.青島市即墨區中醫醫院,山東 青島 266200 3.云南大學附屬醫院(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結直腸癌屬臨床發病率較高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臨床多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老年結直腸癌患者術前合并多種基礎疾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為此需強化圍術期干預,以提高手術療效與安全性[1]。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以縮短術后康復時間為主要目標,通過系統性干預措施可調降低圍術期應激性反應,預防各類并發癥。為深入研究快速康復外科的應用價值,本研究總結分析我院患者各項基礎性臨床資料,分析評估快速康復外科的相關問題。
1.1一般資料 擇取研究評估樣本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間收治72例老年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模式為分組依據,均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全部患者經常規檢查確診為結直腸癌且符合腹腔鏡手術指征。總結兩組基礎性資料,研究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范圍值65-72歲,平均(68.52±3.44)歲,對照組男18例,女18例,年齡范圍值65-74歲,平均(68.59±3.41)歲,基線資料未見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干預措施,術前常規清潔灌腸,醫護人員告知患者術前12h禁食、術前4h禁水。術中補液量約為2500ml,未采取保溫措施,常規留置腹腔引流管。術后常規禁食,給予腸外營養支持,待患者肛門排氣后進食流食,排便正常后過渡至半流食。如疼痛嚴重采用止痛藥物干預,術后5-7d拔除尿管及腹腔引流管,術后3-5d拔除胃管,拔管前限制患者運動。
研究組患者行快速康復外科干預,術前無需行腸道準備,指導患者術前1d食用少渣飲食,術前2h及10h指導患者服用1500ml葡萄糖水,術前6h禁食,術前2h禁水。術中采用毛毯等實施保溫,預先加熱腹腔沖洗液及靜脈輸液,維持患者體溫在正常范圍內,術中補液量約為1000ml,如患者手術時間超3h需留置尿管。術后禁食時間為12h,指導患者進行起座及翻身床上運動,術后1d指導患者完成下床運動。術后1d持續補液,并指導患者口服營養物,如患者服用后無惡心嘔吐等癥狀,可適當增加營養物質攝入量。術后需縮短留置引流管及鼻胃減壓管時間,術后24h可拔除胃管,術后1-2d拔除尿管,定期檢查傷口敷料情況,及時拔除腹腔引流管。
1.3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術后恢復相關指標及并發癥發生率。

2.1對比兩組術后恢復相關指標 對比兩組術后恢復相關指標,研究組更具優勢(P<0.05)。

表1 對比兩組術后恢復相關指標
2.2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術后研究組研究組患者惡心嘔吐及切口感染各1例,并發癥發生率5.6%,對照組肺部感染4例,腹脹3例,惡心嘔吐及切口感染各1例,并發癥發生率25.0%,研究組更具優勢(P<0.05)。
腹腔鏡手術是現階段臨床治療結直腸癌的主要手術方案,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可降低手術創傷,減輕應激反應,提高手術療效與治療安全性。老年結直腸癌患者體質偏弱,術后恢復速度緩慢,極易合并各類并發癥,為此需強化圍術期干預。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術前腸道準備、禁食禁水時間進行調整,并優化術中操作流程,適當縮短術后拔管時間,配合早期運動及進食等干預措施,有助于縮短術后恢復時間,提高預后效果。常規干預模式下術前12h禁食、術前4h禁水,并需要進行腸道準備,禁食禁水時間過長可導致患者產生低血糖、饑餓、口渴等癥狀,機體組織消耗加劇,不利于術后恢復。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無需進行腸道準備,術前6h禁食,術前2h禁水,并指導患者應用葡萄糖,可有效避免低血糖,維持術中血壓穩定,預防術后胰島素抵抗及營養不良。同時,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限制術中補液量,強化患者機體保溫,可有效減輕手術所致應激反應。術后干預中,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縮短拔管與禁食時間,指導患者早期運動,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2]。總結本研究數據,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術后恢復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可認為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效果顯著。
綜上分析可知,老年人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患者圍術期行快速康復外科干預臨床效果顯著,可全面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