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山東省北大醫療魯中醫院,山東 淄博 255400
腎結石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會妨礙患者的排尿功能,損害腎臟組織器官,引起腹部疼痛,嚴重者還會導致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近年來,腎結石患者的人數呈上升趨勢,這與人們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系。為了提高患者對腎結石的認識,本文將具體研究綜合護理在腎結石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間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損患者176例納入臨床研究,分為觀察組88例、對照組88例。對照組患者,男46例,女42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4.23±3.78)歲,觀察組患者,男45例,女43例,年齡23~70歲,平均年齡(44.39±5.18)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保持病房干凈整潔,調節適宜的溫濕度,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指導科學用藥等。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綜合護理:(1)術前護理。由于對手術環境陌生,患者術前容易產生緊張恐懼情緒,應幫助患者辦理住院手續,了解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條件,結寫合病情發展情況給予有效的溝通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疏導其不良情緒。給予患者健康宣教,給患者發放宣傳手冊,介紹腎結石手術相關過程及注意事項,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詳細介紹手術環境,包括藥物使用、器械設備的使用方法、麻醉注意事項等。術前幾天做好局部衛生和消毒,避免皮膚破損造成手術感染。(2)術中護理。做好手術相關準備和靜脈通路的建立,幫助患者采取正確體位,協助麻醉師進行麻醉,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部位,術中可以給予患者鼓勵,降低患者的應激性反應,注意給患者保暖措施,調節適宜的溫’度,x可以使用液體加溫方式降低患者寒顫的發生。(3)術后護理。嚴密觀察患者麻醉蘇醒期的狂躁反應,避免發生躁動,做好引流管護理,保證引流管的暢通,定期清理分泌物,避免發生感染;指導患者采用健側臥和仰側臥方式,防止患者翻動造成造瘺管脫落和曲折;注意觀察患者的傷口,如發生出血及時告知醫師,并及時止血重新包扎;對于疼痛較輕的患者給予抱枕緩解,疼痛較重的患者按照醫囑給予止痛藥,并指導患者正確服用藥物和健康飲食,多攝入容易消化的食物,加快腸胃蠕動[2]。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從感染、出血和造瘺管移位三方面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從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三方面觀察。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均采用雙側檢驗,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進行統計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
2.1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通過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對比情況[n(%)]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通過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情況[n(%)]
腎結石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尿中晶體物質濃度過高,多見于代謝功能發生障礙和尿路發生感染的人群,會使患者產生血尿,出現腰腹部絞痛。目前,腎結石患者可通過手術進行采石治療,常見的手術方法主要有體外沖擊波碎石、經皮腎鏡碎石術和經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但手術方法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疼痛,對患者的心理產生創傷,為此需要尋求一種有效的護理手段[3]。傳統護理方法只重視患者的手術結果,而忽略患者的心理過程,而綜合護理能做到以服務患者為理念,全方面考慮患者的病情需求,結合心理輔導和健康宣教等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感染、出血和造瘺管移位方面上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41%,遠低于對照組的20.4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5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36%,這表明綜合護理比常規護理方法更適用于腎結石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減少不良情緒的發生,避免感染的發生,提高護理依從性。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腎結石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加快患者康復,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