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
新常態下中國的對外貿易轉型、升級刻不容緩,目前中國對外貿易已經發展到新常態階段,整體的發展增速變緩,產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但國際貿易之間的貿易摩擦一直存在。面對這種情況,應當積極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針,推動服務貿易的發展,并且對產品進行創新,采用產品進口策略來優化對外貿易市場的競爭環境,從而確保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對外貿易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近些年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國際環境、社會發展條件等方面的變化,我國的對外貿易已經進入新常態。并且根據對外貿易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對外貿易目前仍然面臨許多機遇和挑戰。為了適應新常態發展方式,必須轉變對外貿易發展策略,對其進行升級轉型,積極主動適應新常態環境,為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現狀
目前中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增速呈現出了緩慢上升的模式,逐漸進入新常態階段。也就是對外貿易發展現象與往日不相同,經濟增長逐漸進入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并且會在這一階段維持一段時間。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的發展速度十分迅速,但是在大規模經濟增長的同時,對我國的自然資源也造成了極為粗放的利用,長時間對環境的破壞,對自然資源的高消耗、污染等問題突顯出來,為了確保我國各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調整對外貿易的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
對外貿易發展增速放緩
根據目前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情況來看,自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中國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模式便停止了,增速出現了明顯放緩的情況。一方面是由于世界經濟發展出現疲軟態勢,整體的經濟動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國在對外貿易發展期間的優勢不明顯,其綜合競爭能力持續下降,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進入低速發展的階段。針對這種情況,只有積極尋求轉型升級方式,才能推動中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產業結構的優化
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方向的轉變下,中國的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轉變,從初級產品轉變為了半成品,對于對外貿易的規模和結構也逐漸發展合理。雖然目前對外貿易發展增速還呈現緩慢、下滑的趨勢,但與以往相比,中國的對外貿易行業、產品的綜合質量和效益得到了有效提升,技術類產品將逐漸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產品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只有中國進口產品的結構得到優化,產品的層次得到了提升,才能提高中國對外貿易的經濟效益。
國際貿易之間的摩擦持續出現
隨著全球貿易保護理念的出現,部分國家為了盡可能多出口本國產品,增加本國的經濟收益,采用了限制他國產品進口的措施。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中國對外貿易過程中所受到的貿易摩擦情況也逐漸增多,甚至制約了中國對外貿易的正常發展。再加上中國經濟長勢進入了緩慢發展階段,所出口的低端產品開始慢慢被其他發展中國家所替代,導致中國對外貿易進入了艱難發展的時期。
中西部地區對于對外貿易發展的作用逐漸突顯
在以往的對外貿易發展過程中,東部地區憑借著地區優勢,在改革開放初期加快了自身對外貿易的發展速度,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中的“佼佼者”。但是隨著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增勢變緩,以及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平穩,中西部地區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中的優勢逐漸突顯出來。部分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對外貿易發展趨勢甚至有趕超東部地區的趨勢。若是想加快中國對外貿易的升級和轉型,應當加強對中西部地區在對外貿易中所發揮的作用和價值,從而推動中國對外貿易的產業結構優化和調整,為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對外貿易的競爭力不強
我國對外貿易的出口產品質量并不高,其中出口的半成品占據多數,由于產品的技術水平較低,因此無法獲取較高的利益。我國在對外貿易長期發展中,將低廉的勞動力作為競爭優勢,出口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其他發達國家所缺的初級產品或是工業類產品。但隨著近些年我國勞動成本的上升,導致我國在對外貿易中的這一優勢越發不明顯,對外貿易中所能獲取的經濟利益也越來越少。
另外,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更注重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的發展,對服務貿易的發展情況較為忽視。服務貿易的范圍也主要是基礎服務,所帶來的附加利益較低。雖然近些年我國逐漸提高了服務貿易的整體水平,但沒有先進技術的支撐,限制了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對外貿易發展不平衡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趨勢趨于不平衡,近些年各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也越來越多。首先,對外貿易的出口額遠遠高于進口額,出口額正處于快速上升的階段;其次,我國東部地區的對外貿易發展速度遠遠超過西部地區,不同地區之間的對外貿易發展速度差距拉大。再加上貿易保護主義的出現,我國只有通過不斷調整對外貿易發展結構,在新常態下對我國對外貿易進行升級轉型,才能確保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方向
首先,提高對外貿易的利潤空間。中國的對外貿易應當轉變身份,從生產商轉變為經營商,而對外貿易企業,則需要通過創立品牌等方式加快產業鏈的構建速度,從而提高自身經濟效益。與此同時,還要提高對外貿易產品所蘊含的價值。可以運用先進的技術來提高對外貿易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對外貿易產品的整體質量。
其次,利用多元化的方式讓中國消費者朝著主動消費的方向發展,在此期間利用好國際平臺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費渠道。并不斷探索自身對外貿易的競爭優勢,提高中國對外貿易的整體實力,完善市場環境,加強對產品質量的把控和創新能力,從而確保中國對外貿易的穩定發展。
最后,要充分發揮貿易協會的作用和價值,推動對外貿易活動的正常開展,并加強對自主品牌的研發程度,提高對外貿易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式
在新常態下,我國對外貿易需要改變發展方式,促進服務貿易的持續發展,積極探索服務貿易的發展路徑,并且對服務貿易進行創新和改善,積極引進先進技術,提高服務貿易的整體層次。另外,要不斷完善、優化服務貿易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這樣才能改善服務貿易發展市場的環境,從而讓對外貿易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增加對產品的創新力度
目前,中國對外貿易中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創新力度水平是較低的,若想推動對外貿易的升級和轉型,必須讓對外貿易產品由傳統的初級產品轉變為具有高技術水平的創新型產品。可以通過優惠政策來鼓勵企業積極創新,加大企業科研投入力度,提高中國對外貿易的整體優勢。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速度,東部地區應當與中西部地區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合作關系,互相交流對外貿易發展經驗,從而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另外,積極實施進口策略,引進國外的先進科學技術、產品和創新管理理念,推動中國對外貿易產品的創新,從而促進新常態背景下中國對外貿易的轉型和升級,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經濟效益。
優化對外貿易競爭環境
在新常態背景下對中國對外貿易進行升級轉型,需要從整合、協調區域貿易和國際貿易開始,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可以通過優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加快與國際法律的對接速度。并在此基礎上落實自貿區發展策略,加強與國際自貿區之間的合作,從而拓寬中國對外貿易的業務范圍。并和其他國家建立共同的對外貿易發展理念,從而構建互利互贏的局面。
綜上所述,在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政府、企業等組織都應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以新常態下我國對外貿易中所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積極制定改善方針以及改善對策來提高我國對外貿易的競爭力,從而推動我國對外貿易在新常態下的升級和轉型。
(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申茜. 新常態下中國對外貿易轉型升級模式及策略分析[J]. 價格月刊, 2020(10):36-39.
[2]盧雨. 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 港口經濟, 2019, 000(005):82-83.
[3]王元穎. 世界經濟新常態下中國貨物貿易國際競爭力提升研究[J]. 復旦國際關系評論, 2019(1):95-111.
[4]蘇振東,董家佳,尚瑜. 傳遞貿易:"新常態"背景下中國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新模式[J]. 國際貿易問題, 2017(09):3-13.
[5]蔡明明. 新常態下我國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路徑分析[J]. 消費導刊, 2018, 000(01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