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靜
建家就是建企業,建家就是建隊伍。我們是工程施工單位,對于四海為家的基層職工,可以說項目就是他們的家,而在這個“家”里生活得好不好直接影響著他們對企業的信心和干事創業的熱情,從而影響隊伍的穩定、企業的發展。所以說建好職工之家是職工的福音,更是企業的責任。
企業在滾動發展、內部承包和模擬股份制、隊伍管理變革的“三大改革”新形勢下,項目建家建線工作也面臨新的問題,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實現職工與企業共建、共贏、共享,又要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內部承包和模擬股份制模式下如何做好項目建家建線工作?二是在滿足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提高職工幸福指數的新時代要求下,怎樣做好項目建家建線工作? 三是在項目建家建線工作中怎樣處理好降本增效、企業形象、職工需求的關系?
這表面上看雖然是三個問題,但其核心要義卻只有一個。簡言之,就是在項目實行內部承包和模擬股份制模式等“三大改革”的新形勢下,項目資金“自負盈虧”,在降本(包括人力、物力等成本)增效的情況下,確保建家建線的投入和建設不打折扣,滿足企業“外樹形象”和職工“內聚人氣”的需要,這是項目建家建線面臨的新形勢,也是項目建家建線工作急需解決的新問題。
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除工程項目點多、面廣、時間短、人員分散、工期緊、任務重等共性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思想認識不夠。個別項目領導和職工群眾對企業改革和建家建線工作的關系存在認識上的不足,對建家建線工作對施工生產、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的認識還不夠全面。
認為建家建線工作只是項目“后勤”附屬工作,不但產生不了效益,而且還會“花錢”降低項目的收益,和企業降本增效的改革新形勢不符。所以在項目資金投入和時間安排上,一切均為“保生產、保工期”讓路,建家建線工作經常被“將就”著,從“起點”上不到位。這些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項目建家建線工作的開展。
一是以“與項目規模相匹配,與未來發展能接軌”的思路為建家建線工作定位。建家建線標準化、規范化,對于建家建線“外樹形象”的作用發揮相當重要。因企業滾動發展的需要,一個項目的形象是企業立足于一個市場的門面擔當,特別是許多重點項目的形象,不但要與我們央企的身份相適應,更要與未來發展相適應,要起到宣傳企業正能量的“廣告”作用,要能以干促攬,促長遠發展。但其實建家建線的具體標準和規范是無法統一的,最終能統一的只是效果。所以建家建線的投入即要符合項目的實際投入情況,也要充分考慮項目在未來市場的深遠影響。但企業的形象并不是只有高投入可以體現的,在實際建家建線工作中更要因地制宜、因勢制宜。比如“短、平、快”施工的工程項目,諸如鋪架項目、無砟軌道等項目,更適合低成本的建家模式,與項目的規模相匹配即可。投入后,還要把項目按經營自己小家的模式來經營,多使用可重復利用的集裝箱式板房,可拼接衣柜等設施、設備,儉樸中體現出規范,規范中體現出用心,功能齊全而經濟實用的“小家碧玉”式建家也不失為一特色,同樣得到認可,同樣代表著企業的形象,這也是建家建線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二是以職工的需求為建家建線工作導向。建家建線工作得好的單位,內部凝聚力都強,多個項目表明,二者成正比。我們的職工隨著項目施工四處流動,很辛苦,在項目的時間比在自己家呆的時間還要長,所以人性化建家就更重要。在建家前多征求職工的意見,職工需要什么樣的家我們就建什么樣的家,“按職工所需,建職工所要”,這樣的家才會讓職工真正滿意。
好的建家一定是能解決職工的吃、住、行、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的,能讓職工的存在感和歸屬感更強,這樣職工的干勁才會足。一是住。完善的住宿條件、規范的住宿標準,讓職工住得舒適、舒服;二是吃。落實到位的管理制度,良好的衛生環境,讓職工吃得可口、放心;三是行。按項目實際地域制定相應的出行制度,讓職工出行方便、快捷;四是醫。有針對性的醫務室建設,良好的醫療資源配置,讓職工無憂;五是娛。完善的活動場地和設配,豐富多樣的各類活動,讓職工工作之余開心、充實,真正實現建家建線工作服務職工的初心。而家如果建得不好,連這些職工最直接最關心的事情都保障不了,那么職工永遠都不會把項目當成家,又哪來的工作積極性?更別提什么幸福感了。

企業發展的新形勢下,建家建線工作“情感”投入更重要,項目不同、地域不同、資金投入不同、建家風格不同,但其建家的“情感投入”一樣,目的就會一致。具備條件的可以將家建得“高大上”,不具備條件的就“勤儉持家”,無論什么樣的條件,只要對職工投入真感情,想職工所想,站在職工的立場上談需求,秉承“以人為本、快樂工作、健康生活”的工作理念,都可以建出職工喜歡的家。建家建線工作不是因形象而形象,而應當是企業“內聚人氣”的升華,二者和諧統一,才是企業發展的最好形象。
三是以“五結合、一準、二高、九統一”為建家建線工作方法。“降本增效、企業形象、職工需求” 三者表面上看是對立的,但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看卻是一致的,這就對建家建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結合”,其一,要與企業文化相結合,讓家更有內涵,二者“似”而不同,“同”而有異,結合在一起更能相得益彰,互相促進,助力企業和諧發展;其二,是與創爭活動相結合,讓家更有力量。良好創爭活動的開展,讓企業得到更多榮譽的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為項目滾動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其三,與民主管理相結合,讓家更團結。職工在“家”里有話語權、參與權和建議權,“當家作主”的感覺能讓職工更好地團結起來,維護家的利益;其四,與維護權益相結合,讓家更和諧。一個好的職工之家,不只是吃好住好,“家人”的相互幫助、關愛讓家更和諧;其五,與勞動競賽相結合,讓家更有“戰斗力”,讓家的建設有力促進施工目標的順利實現,真正達到建家建線工作促進施工生產的效果。
條件成熟的單位,比如具備一定規模的、有一定發展區域的,可以成立專門的建家建線工作機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即利于物資、設備等的統一選擇、調配和維護,又有利于打造建家建線特色文化。也可結合項目實際采用“一準、二高、九統一”工作方法。一準,即以集團公司《項目建家建線規范手冊》為標準,這是建家建線工作開展的指導書,有助于標準化、規范化建家;二高,領導重視程度高、工作要求高,這是保證建家建線工作不打折扣完成的首要條件,只有領導重視了,建家標準才有可能提高,否則就是一句空話;九統一,分以下三個部分。
首先是領導策劃三個統一,即項目上場之初統一規劃、統一布置、統一建設,確保建家工作一步到位;其次是方案制定三個統一,即與業主要求相統一;與現場文明施工相統一,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統一,這些可以在同樣的投入下最大程度滿足企業形象需要。然后是實操建設三個統一,即營區內外與施工現場所有標志、標識、標牌統一,同一類型的場所布局、布置統一, 同一類型的物品內容、規格、材質統一。實際工作中表明,方案制定和實操建設中的幾個統一,對于在同等資金投入下做好建家建線工作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四是以建管結合為建家建線工作要求。管家和建家同等重要,要同等看待,同樣有專人負責,制定相應的制度并切實落實到位。項目主管要提高認識,把管家和建家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重視起來。家建得好管得好的項目,項目主管一定是重視、愛護職工的。實際工作中發現,如果后繼管家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彌補前期建家中某些不足的,比如一些空間小的問題,就可以通過后序的管理,將空間利用最大化。而如果不重視后期家的管理與使用,前期建得再好的家也只能是空有一個形象,發揮不出它應用的作用,并且慢慢不復存在,半年的時間甚至于二三個月的時間就看不出本來的樣子了,臟亂差的環境下職工根本不會有體面的感覺。管家方面,項目可以實行半軍事化管理,管理制度從進場第一天一直到最后一天完工常抓不懈,久而久之,讓職工對家的自覺維護成為習慣,切實把項目當做自己的家來愛護和維護,只有“內外兼修”,企業這個家才會越做越大,這對于穩定隊伍,激勵斗志,推進企業和諧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企業“三大改革”新形勢下項目建家建線工作更要充分體現企業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使項目建家建線工作做到服務生產經營與惠及職工利益相統一,成為內聚人氣、外樹形象的資源。真正實現職工體面勞動,快樂勞動,提升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激發基層的活力,從深層次上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鐵十八局集團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