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佳琪,李學榮
(新疆阿克蘇地區水資源總站,新疆 阿克蘇 843000)
某大型灌區位于四川省境內,設計灌溉面積35.77萬畝,現狀灌溉面積33.32萬畝。灌區始建于1958年,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已形成灌排系統完整的多水源捆綁式引水灌區。由于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滯后、年久失修,毀壞嚴重,加之配套不足,灌區內部分灌排干、支渠存在堵塞、滲漏、淤積、渠坡垮塌問題,難以維持正常運行。此外,灌區的部分渠、堰雖有充足的水量保證,但由于大多為土渠,加之年久失修,其過水能力都達不到設計要求,或無法適時灌溉,水量損失大,無法保證灌區綜合用水的需要。為此,急需對灌區開展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不斷補齊灌區工程短板,提高灌區灌溉保證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水利支撐。
該灌區的工程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水源工程、泵站工程、輸配水工程、排水工程、田間工程、灌溉試驗站和信息化建設。其中規劃整治渠道42條,長155.14公里,改造排洪溝16條,45.7公里,整治滾水壩2座,拆除重建泵站2座,提升改造配套渠系建筑物1431座(處),新建信息化工程131項,智能化監控工程739項。
根據四川省水利廳現行有關編制規定、辦法、定額、費率標準,以2019年12月作為價格水平進行編制,估算得出該水利工程投資項目的靜態總投資為42972.96萬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資38329.21萬元,占總投資的89.19%;基本預備費3832.92萬元,占總投資的8.92%;移民環境部分投資810.83萬元,占總投資的1.89%。
經濟評價是在合理配置社會資源的前提下,從國家經濟的整體利益出發,采用影子價格,計算項目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分析項目的經濟效率、效果和對社會的影響,評價項目在宏觀經濟上的合理性。本文采用經濟內部收益率法、經濟凈現值法、經濟效益費用比法、有無對比法等對此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可行性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其中,經濟內部收益率是項目計算期內經濟凈現值累計等于零時的折現率。經濟凈現值是反映項目對國民經濟所作貢獻的絕對指標,它是用社會折現率將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凈收益折算到建設起點(建設初期)的現值之和。經濟效益費用比是以項目計算期內效益現值與費用現值之比來表示。
3.2.1 基準年和基準點
以工程建設第一年為折算基準年,并以該年年初作為折算基準點。
3.2.2 計算期
參照《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SL72-2013),防洪、治澇、灌溉等工程正常運行期可取30~50年,本項目取30年,工程建設期為5年,故本項目的經濟計算期為35年。
3.2.3 社會折現率
該工程的社會折現率is取值為6%。
3.3.1 固定資產投資
本工程估算的靜態總投資42972.96萬元,按國民經濟評價規范要求,把工程規劃投資估算中的稅金、計劃利潤、價差預備費等扣除,得出調整后的投資為38329.21萬元。工程建設期5年,從2021年起至2025年建成,工程部分投資總額為34664.76萬元,信息化部分投資總額為3664.45萬元。
3.3.2 年運行費
根據四川省內已建成水利工程運行情況,信息化工程按投資額的1.5%收取年運行費,其他工程按調整后投資的2.0%收取年運行費,本項目不考慮大修理費。
3.3.3 流動資金
參照已建成且正常運行的水利工程,結合本工程情況,確定本工程流動資金取工程正常生產年運行費的10%。流動資金從工程運行期第一年開始計算,在項目計算期末一次性收回,計入項目的現金流入。
3.3.4 項目費用估算結果
信息化工程建成后年運行費共計26.39萬元,其他工程建成后共計412.45萬元,據此得出工程建成后正常生產年運行費為438.84萬元,工程所需流動資金為43.89萬元。
3.4.1 農業灌溉效益
灌區農業灌溉效益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因灌區灌溉條件改善而產生的增產效益;二是因新增灌溉面積使種植面積增加而產生的新增種植效益。到2025年末灌區凈增加有效灌溉面積0.06萬畝。據此計算,農業灌溉效益1380.8萬元。
3.4.2 節水效益
現狀年灌溉用水量為1.78億立方米。2025年全灌區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550,據此可得到2025年灌溉節水量可達0.246億立方米。
另外,灌區現代化改造完成后,灌溉管理將采用信息化手段,灌溉管理水平將顯著提升,可做到灌區水量科學高效的實時調度,計算出灌區2025年的節水效益為480.48萬元。
3.4.3 省工效益
據調查及有關資料分析,2025年本項目中采用渠道防滲和信息化、智能化等工程及技術措施后,灌區管理人員可減少臨時聘用人員的工日數。若灌區每畝每年可節省0.6個工日,則2025年全灌區每年可節約工日20.03萬個工日,2025年農民工時費按120元/工日計算,得到2025年的省工效益為2403.36萬元。
3.4.4 項目效益估算結果
項目實施后,將產生農業灌溉效益、節水效益和省工效益,其中,農業灌溉效益1380.8萬元,節水效益400.4萬元,省工效益801.12萬元。2026年起,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完成后產生的總效益為2582.32萬元。
本項目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為7.93%,大于6%;經濟凈現值(ENPV)為8033.96萬元,大于0;經濟效益費用比(RBC)為1.12,大于1。國民經濟評價指標表如表1所示。
表1 國民經濟評價指標表
從以上評價結果可知,本項目的國民經濟評價指標均大于所要求的最小值,說明本項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在經濟上是合理的。
根據國民經濟評價相關規范,通過對該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的效益分析,計算得出該項目的經濟內部收益率為7.93%,大于社會折現率6%,經濟凈現值為8033.96萬元,經濟效益費用比為1.12,說明該項目經濟上合理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