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常州)建設推進會在常州市新北區龍虎塘第二實驗小學舉行,會議旨在全面推進實驗區建設工作,提升全市信息化教學應用研究水平,加快推進常州教育現代化進程。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紀忠、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潘小福以及常州市省級智慧校園的首席信息官(CIO)、百個教育信息化建設項目的負責人等約400人出席了推進會,其他學校的首席信息官(CIO)通過觀看網絡直播的方式參會。
推進會上,潘小福首先作題為《為未來而學,智慧教育視域下的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的講座。講座從四個層面展開,深刻理解“為什么是基于教學改革”的內涵意蘊,深度把握“實驗區工作應在何處發力”的實施重點,深思熟慮規劃“結合實際如何做”的實施方案,深入籌劃“如何開展數字化學習的研究”的創新實施。他指出,提高教學質量正是實驗區建設的目的之一,通過實驗區建設從微觀層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師生減負,必定能在宏觀上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華南師范大學胡小勇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沈書生教授通過視頻指導了實驗區建設。胡小勇認為,實驗區方案“概念界定明確、目標定位清晰,內容研究詳細、策略推進落地”。同時他指出,實驗區建設推進要找特點,即明確區域特色;要找亮點,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做好布局;要找切入點,從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切入;要找輸出,提煉策略、凝聚成果,為基礎教育成果獎申報做準備。沈書生指出,應該讓學生、教師、學校管理者在實驗區建設中獲益;應該努力構建新型學習空間;應借助信息技術發現學生差異,根據差異提供學習材料,從而改變、優化學習過程;應借助信息技術幫助學習者理解所學內容的價值;應借助信息技術幫助學習者理解學習內容之間的關系。
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教授為大家闡釋了極簡教育技術的行動羅盤模型,他指出,教師發展也應從極簡主義角度出發,實驗區建設、學校主動發展都應從解決一個最實際的問題出發,在解決當下教育教學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中創新推進、創新發展。黎加厚身體力行帶領大家學習了搜索技巧、PPT設計制作技術、AI作詩等教師們極感興趣的信息技術。
在會議間隙,參會代表們饒有興趣地體驗了由信息化行業知名企業提供的最新教育產品。推進會后段,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專家、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教師陳國祥從信息化建設的課程視野角度分享了學校信息化建設經驗;常州市教育局、教科院領導為轄市區教育局教育信息化負責人頒發了重點項目培育基地銅牌。
(常州市電化教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