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任
古人用字寫文章,字乃運文章之車具,裝文章之表皮,字賴文章而存在,凡大文人大名人字跡留傳乃仰文章之名政績之名,自古那有無三立之名的人的字跡流傳?王羲之、顏真卿、蘇軾所謂的書法作品乃是他們自己的詩文草稿,他們是在寫文章寫詩,而與書法之緣乃是用字傳文章。文名高,政聲高,字乃因文名、政聲而流傳,今天這些寫字匠只會抄書,他們的字分文不值。
寫字究竟是不是藝術?寫過《落花生》的作家許地山先生說:“我不承認寫字有真正的藝術價值,若說有的話,記賬、掘土、種菜等事工,也可以算作藝術看了。為什么哪?文字的根本作用是表達意思,形相上的布置不過是書寫材料為紙、帛、刀筆、墨汁等等關系,只要技術純熟,寫出來,教人認得它是什么,它的目的就是達到了。凡是藝術,必至有創造性,文字自古有定型,原不能說是創作。所變的是一代所用的材料規定了一代的字體,漆筆時代,絕不能寫出隸草真書,只能寫篆文,毫筆時代也不能寫出現代的‘美術字。”字寫得很好的沈從文先生說:“社會上許多人都喜歡附庸風雅,從事藝術。唯其傾心藝術,影響所及,恰好作成藝術進步的障礙,這個人若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勢力,且會招致藝術的墮落。最顯著的一例就是寫字……寫字的藝術價值動搖浮泛而無固定性,令人懷疑寫字是否是藝術。一部分人把它和圖畫、音樂、雕刻比較,便見得一切藝術都有所謂創造性,唯獨寫字拘束性大,無創造性可言,并且單獨無道德或情感教化啟示力量,故輕視它。”大畫家徐悲鴻先生說:“書法乃簡單事,愚人制成復雜,越遠越失去越遠者,中國書法即其一端也!”鄭振鐸1937年就不承認書法是什么藝術,1949年后也不同意建什么書法家協會,他們也是反對青少年傾心研習書法的。許多外國藝術評論家認為中國書法頂多算工藝品,因為它與我國的陶瓷、鐘鼎、盤壺都是有實際用處的工具,不同于純為觀賞用的繪畫。而我們某些中國的書法理論家則認為書法比文章、繪畫高上許多,這是迷戀于某行者都把自己所迷戀者說得玄虛莫測,其中既有愚昧之見,也有自私之心。但是藝術是有自己的標準的,書法應反省思索自己的斤兩價值。
揭開所謂書法的虛假與簡單的迷霧,其實寫字就是只動小腦的體力運動的雕蟲小技而已,與動大腦的真正文化藝術活動有天淵之別。給現在迷戀書法的至少有六七千萬人解壓釋負,讓他們的可貴生命開出燦爛輝煌的花朵,是多么偉大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