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晶
信息技術的應用對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運用信息技術,可實現管理的自主化、數字化、信息化。應用信息技術對管理革新、管理持續改革等進行綜合控制,有利于提高小學班級的管理水平。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包含了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等的管理,通過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過程、組織活動等方面進行綜合優化,能夠實現小學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
開展小學信息化班級管理工作,可以在日常管理、溝通管理、活動管理的基礎上,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協調機制,實現班級管理水平的綜合提升。通過數字化管理、自主化管理等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在強化信息管理與控制的前提下,將課堂教學與信息化管理結合在一起,實現小學班級管理水平的綜合提升。
一、日常管理的信息化
班級日常管理的信息化、數字化、自主化,需要班級文化信息化建設,以此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班級文化建設的快速發展,能使學生在溝通、學習等方面更加方便快捷,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和作風習慣。
信息化平臺的建設與應用,還可以提高班級的整體凝聚力。班主任可以通過平臺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狀態以及存在的困難等進行綜合引導,這對實現師生互動交流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等方面有積極作用。例如,可建立“班級榮譽”活動平臺,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此外,還可以建立“班級資源”窗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資料查詢、課件復習及資料共享等功能。“班級相冊”則是以照片的形式進行展示,這對進一步提高班級的日常凝聚力有積極作用。
二、思想教育的信息化
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豐富小學班級管理的思想教育內容。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影音技術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與此同時,可以對教學模式進行革新,通過情景再現、場景模擬等方式,實現思想教育的目的。通過情感交互,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等得到綜合提升。例如,班主任在晨讀等活動時,可以利用多媒體以動畫片、幻燈片等方式進行教學資源的展示,從聽覺、視覺等多重角度幫助學生對信息進行雙向接收,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三、組織活動的信息化
班級的組織管理可以通過舉辦網上主題班會,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將網絡文化與班隊活動融合在一起,這對提高學生的創造性以及實踐能力等有積極作用。在運用多樣化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可逐步培養并提升學生對班級活動的主動參與意識,通過互聯網對活動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將資料進行歸類后,在班會活動中以幻燈片的形式進行展示,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依托網絡獲取相關信息,并發揮互聯網的功能,提高學生辨別知識真偽的能力。在組織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及能力等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溝通交流的信息化
班級管理與教育管理工作的融合發展,需要建立在家長、教師緊密合作的基礎上,比如,可以通過了解學生的各類情況,從學習、紀律等角度,分析影響教師教學的相關因素;通過企業微信構建家校交流平臺,在信息反饋與互動學習的基礎上,強化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在利用網絡工具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電子郵件、QQ、微信等不同的方式對班級問題、學生學習問題等進行交流與討論,家長與教師可以同步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以便于對學生的個性化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這對提高班級管理的實際應用效果有積極作用。
在網絡交流學習中,需要對日常通報、學校通知等相關信息進行交流,但是,要注意對學生的隱私問題進行保護,避免出現學生隱私被泄露的情況。例如,學生與同桌出現矛盾想要更換位置、學生父母出現婚姻狀況、學生遇到不公正待遇等問題,則需要在針對性管理的前提下,實現小學班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在信息化視角下,可通過網絡溝通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對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研究與分析的過程中,教師們要明確班級管理價值的基礎,堅持以人為本,以信息化為手段綜合提升學生的主體創造性、主觀能動性。在主動管理中,則需要在信息化的環境下,拓展班級管理內容,在增加師生、家校互動性的基礎上,實現小學班級管理水平的綜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