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持之以恒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就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部署,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聚焦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個根本,堅決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毫不動搖,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
全面從嚴治黨的科學內涵
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在“全面”。全面從嚴治黨中的“全面”,包含兩方面內容:其一是內容實現全覆蓋。具體來說,囊括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包括思想層面、組織層面、作風層面、反腐倡廉層面和制度層面等領域的建設。其二是主體實現全覆蓋。也就是說,在涉及管黨治黨的主體界定上,除了各級黨組織之外,還包括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黨組織的負責人。因此,“全面”凸顯了從嚴治黨全覆蓋特點,體現了治黨內容的完整性、治黨本領的全面性。總的來說,全面從嚴治黨需要體現全面性,換言之,“全面”是基礎,只有體現全面性,從嚴治黨的意義與價值才能獲得真正體現。
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在“嚴”。“嚴”的核心思想就是真管、敢管、長管。國家治理有賴于對黨的治理,治黨一定要嚴格。黨的十八大明確強調,管黨治黨必須嚴格。這也賦予了“嚴”字新的含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嚴治黨,一是要嚴格思想教育;二是要嚴格紀律規矩;三是要嚴格管理監督。
全面從嚴治黨的要害在“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從嚴治黨要害在“治”。只有關鍵主體的責任落實了,才能實現嚴格之“治”、認真之“治”、及時之“治”,才能使管黨治黨真正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一是要明確并逐漸完善“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二是要設立并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三是要加強完善“不想腐”的自律機制。
全面從嚴治黨對國有企業的實踐價值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有利于國有企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新修訂的黨章明確了國有企業黨委(黨組)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依照規定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能夠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領導作用,保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準確實施。而發揮黨組織的作用,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是國有企業發展、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保證。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有利于國有企業營造良好的企業環境。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就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把黨的領導融入到企業管治的各個環節,落實黨組織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的地位。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有利于積淀國有企業健康發展的不竭動力。通過從嚴治黨,有利于從思想認識統一、規章制度完善、生產經營守規、人才隊伍活力等方面積淀國有企業健康發展的不竭動力。
全面從嚴治黨“112”模式
“112”模式是新時代中國一重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總體實踐規劃。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重”)黨委創造性地提出“一個思路、一個規劃、兩個體系”的黨建工作總框架,開創了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新局面,有效筑牢了“根”和“魂”,推動各項事業實現新發展、新突破。
“一個思路”是指著力創建符合企業實際的、能更好“發揮兩個作用、堅持三個保證、開展五創工程、建立五大體系、實現一個目標”的“23551”黨建工作總體思路。其中“2”是指不斷堅持和更好發揮黨委的領導作用和各級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其中“3”是指堅持黨建工作為企業全面振興發展提供制度保證、組織保證和監督保證。其中前一個“5”是指,在各級組織中扎實開展創新、創業、創造、創優、創效工程;后一個“5”是指建立完善黨建工作指標、責任、跟蹤、評價、考核五大體系。其中“1”是指通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為做強做優做大中國一重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一個規劃”是指全面立體化制定覆蓋政治、思想、干部、組織、作風、紀律、制度七大建設的黨建工作總體規劃。
“兩個體系”是指構建“三基石、四支柱、一橫梁、一頂層”的黨建保障體系和“指標、責任、跟蹤、評價、考核”黨建閉環管理體系。所謂黨建保障體系是指著力構建以制度為橫梁,以政治為頂層,以紐帶、創新、干部、人才為立柱,以組織、廉潔、思想為基石的綜合性保障體系。所謂黨建閉環管理體系是指由指標體系、責任體系、跟蹤體系、評價體系、考核體系而組成的立體管理體系。中國一重嚴格按照黨委制定的黨建工作總體框架,全力推進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向縱深發展。
全面從嚴治黨“112”模式的實踐路徑
始終堅持思想從嚴
一是高度重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貫徹工作。中國一重不斷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實現對集團255個黨組織、424個班組、3 883名黨員、8 010名職工無死角、全覆蓋,有效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支部、進班組、進頭腦,確保了集中宣講、專題研討、集中輪訓、領導干部講黨課、學習宣傳“五個全覆蓋”,并在直屬黨組織中組建了15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課題組,總結提煉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的十二個工作方法論”。
二是堅持不懈推動思想大解放,以思想之“變”引領行為之“變”、以行為之“變”撬動發展之“變”。中國一重堅持問題導向,在集團職能部門、各分子公司、事業部、中心及制造廠和班組等各個層級,累計開展180余場次、近9 000人次參與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查找出11個方面226個問題,不斷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
三是扎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東北三省重要講話及視察中國一重時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一重,中國一重第一時間召開黨委常委會、黨委常委擴大會議暨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議,專題學習研討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一重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并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東北三省重要講話及視察中國一重重要指示精神 加快推進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明確了10個方面、80條具體措施,制定了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進一步壓實了責任,并就重點任務進行“掛表督戰”,把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始終堅持作風從嚴
一是堅持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中國一重在黨委統一領導下,抓苗頭、抓小微、抓經常、抓始終,從領導干部和黨員嚴格抓起,要求他們既保持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激情,又牢記謹慎用權、嚴守底線的要求,當好改變作風的先行者。
二是立行立改、快速轉“變”。中國一重打破了沿用幾十年的“工廠制”管理模式,確立了以營銷為龍頭的經營新機制,實行每天7:30早間運營調度會制度,把市場的信息反饋到生產系統中,做到“小事不過班,大事不過天”,第一時間解決產品質量和交貨期問題,由“坐商”向“行商”轉變。
三是“變”不可能為可能,“變”可能為現實。中國一重徹底改變“一重就是重、誰也拱不動”的傳統觀念,在干部職工中灌輸“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和“努力到無能為力、奮斗到感動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風,教育干部職工堅持從不會干中找出路、從不能干中找對策、從不想干中找擔當。
始終堅持基礎從嚴
一是建好基本組織,筑牢堡壘厚壁。中國一重堅決貫徹落實“四同步”“四對接”原則,不僅在集團層面保留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黨委辦公室等黨務機構,還在二級單位全部設立黨群工作部;不斷強化黨組織在企業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堅持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在獨立法人單位、職能中心全面推行黨組織書記、行政負責人“一肩挑”,在黨員數較多的單位配備專職副書記,并全面推進企業黨建工作要求進入集團章程工作;探索將精細化管理引入基層黨建,開展“1+6”基層黨支部建設工程;廣泛創建“黨員活動室”,設立黨員創新工作室,并與勞模創新工作室緊密聯合。截至目前已完成基層創新課題210項,累計創效4.54億元。
二是建強基本隊伍,凝聚先鋒力量。中國一重壓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定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從“細”界定責任主體、從“全”明確責任內容、從“實”確立責任清單、從“嚴”兌現責任結果,切實解決好黨建責任傳遞“最后一公里”問題,有效構建黨組織負責人抓黨建工作明責、述責、評責、考責、問責工作體系;全面推進黨務人員全員系統培訓;實施黨員“滴灌式”跟蹤培養,建立黨員積分制量化管理;發揮優秀共產黨員、黨員先鋒崗“2個平臺”創優作用,建立壓擔子、掛職、輪崗“3種類別”鍛煉方式,創建營銷、技術、管理、技能“4條通道”發展路徑,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
三是健全基本制度,扎密規矩“籬笆”。中國一重堅持以制度抓黨建、以制度促黨建,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突出問題導向推進黨建制度建設,打出了一套制度建設“組合拳”,并構建了中國一重黨建“1+N”制度體系,為提高企業黨建科學化水平、形成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撐。
始終堅持治干從嚴
一是堅持政治要求上從嚴。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按照國有企業領導人員20字標準嚴格要求黨員干部,使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當好表率,帶領全體干部職工推動企業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
二是堅持干部管理上從嚴。以從嚴治干引領三項制度改革,通過堅持黨委對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大膽引進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的方式,率先在市場化程度高、競爭激烈的領域,放手讓企業董事會打開、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在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基礎上,大力開展市場化選聘,推行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明確責任與權利,建立了自律、他律相結合的常態化管理機制和強激勵、硬約束相結合的動態化激勵機制。不拘一格選人才、用人才,用市場化方式建立起企業與各類職工的契約化關系,用科學理念為優秀企業職工搭建起更高更好的發展平臺與人生舞臺。
三是在干部治理上從嚴。中國一重從各級班子和干部入手,加大了治理干部“庸懶散漫”“亂作為、慢作為、不作為”力度,暢通干部“下”的渠道,干得好就獎勵、干不好就調整,倒逼各級干部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履職盡責。另外,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構建容錯糾錯機制,不僅使干部做到干凈用權,而且又增添了大家敢闖敢試、敢作敢為的信心,使干部“甩開膀子”投入企業全面振興發展之中。
始終堅持監督從嚴
一方面,全力加強黨內監督。中國一重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層層推進簽約背書,由黨委書記分別與領導班子其他成員、黨委書記和紀委書記共同與直屬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簽訂《黨風廉政建設承諾責任書》,并督促直屬黨組織逐級簽約背書,推動壓力責任層層傳導。同時,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堅持持之以恒糾正“四風”,認真開展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四不”作風問題。
另一方面,創新拓寬黨外監督渠道。以黨內監督帶動其他監督,堅持把黨內監督、內外部審計監督、法律監督、職工代表監督、輿論監督等相結合,實現監察、紀檢、審計、財務等部門聯動,達到全方位、全過程監控,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防患于未然,不斷鞏固黨在中國一重改革發展事業中的核心領導地位。
全面從嚴治黨“112”模式取得的成效
黨興則企業興、黨強則企業強。中國一重通過“112”黨建工作總框架的實施,有力推動了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從經濟指標看, 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39.3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利潤總額3.08億元,同比增長184.1%。2019年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全面超越歷史最好發展水平。從黨建成效看,企業黨的建設質量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通過全面從嚴治黨,實施目標化黨建,實現“軟”指標變“硬”杠杠。把“嚴”的要求貫徹到黨建責任中,進一步細化黨建責任,把目標分解為共性目標、個性目標、創新目標3類,并建立剛性管用的黨建考核機制,確保各級黨組織既重“經濟賬”,又重“黨建賬”,其考核指標既保證實現黨建的規定動作,又與完成的經濟指標密不可分。
通過全面從嚴治黨,實施標準化黨建,實現“粗”功“細”做。把“嚴”的要求貫徹到黨建考核中,對黨建的每一項重點工作的目標、任務、進度等要素盡可能做到量化、數據化和標準化,督促下級黨組織工作標準看齊上級黨組織工作標準,使黨建工作層層細化、硬化,可追溯、可考核,做到“評有標準、干有目標”,以“標準化”夯實黨建根基。
通過全面從嚴治黨,實施項目化黨建,實現“虛”功“實”做。把“嚴”的要求貫徹到黨建過程中,借鑒生產管理理念,遵循“重點工作項目化、項目任務責任化、責任目標具體化”原則,細化創建目標、具體措施、活動載體、時間步驟、預期目標等,以項目化方式全程管控黨建任務,使黨建工作從“活動化”向“項目化”轉變。
通過全面從嚴治黨,實施效益化黨建,實現“隱”績“顯”化。把“嚴”的要求貫徹到黨建效果中,以提高企業效益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推動生產經營任務完成為目標,利用“黨建+”模式,將黨建工作融入市場開拓、技術研發、預算編制等工作,堅持做到關鍵崗位有黨員、困難面前有黨員、重點攻關有黨員,堅持保證生產經營任務組織到哪里,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使黨的政治優勢和企業的市場化優勢有機結合起來,保證黨建工作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確保黨建成果看得見、摸得著,有抓手、見效益,使黨建工作融入中心更緊密、推動工作更有效,服務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本文系中央企業黨建政研會2019年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主要執筆人:高文超)
編者心語
中國一重的研究成果緊緊圍繞新時代國有企業全面從嚴治黨及其治理模式這一重大課題,從科學內涵到國企實踐再到實踐模式三個層面展開研究。第一層面為全面從嚴治黨的科學內涵: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第二層面為全面從嚴治黨對國有企業的實踐價值:全面從嚴治黨有利于國有企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有利于國有企業營造良好的企業環境,有利于積淀國有企業健康發展的不竭動力。第三層面為新時代中國一重全面從嚴治黨“112”模式及實踐:中國一重黨委創造性地提出“一個思路、一個規劃、兩個體系”的全面從嚴治黨總框架,在實踐路徑上始終堅持思想從嚴、基礎從嚴、治干從嚴、監督從嚴。從黨建和經營成效看,通過全面從嚴治黨,中國一重目標化黨建實現“軟”指標變“硬”杠杠,標準化黨建實現“粗”功“細”做,項目化黨建實現“虛”功“實”做,效益化黨建實現“隱”績“顯”化,全面從嚴治黨“112”模式有力引領和推動了企業生產經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