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婧奇 羅云和
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僑城集團”)多年來深耕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致力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深入推進落實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華僑城集團以改革發展為中心任務創新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路徑,分別從“學習、思想、價值、文化”四個維度,建立“四維融合”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力促思想政治工作服務集團改革發展。
“學習之維”:提升思想政治引領力
華僑城集團運用“理論-傳承-實踐-創新”四階式學習機制,推動思想教育工作與企業改革發展深度融合。
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引領,堅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集團黨委“第一議題”;定期匯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等學習材料,第一時間跟進學習;以宣講、研討、調研、輪訓等方式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二是強調對歷史的學習和傳承,建立“戰區+兵種”協同發展機制;針對重點區域和項目建立“大會戰”機制。
三是強化形勢任務教育,開展“科技興國、實業報國”“區域協同、特色創新”“數字化轉型”等主題形勢任務教育。
四是注重實踐,堅持從認識到實踐再到認識,讓行動成為學習的最好注腳。
“思想之維”:提升意識形態管控力
華僑城集團從意識形態責任、溝通、傳播等方面發力,充分發揮“互聯網+”作用,推動內部宣導與外部傳播深度融合。
一是強化責任、筑牢陣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強對集團思想文化陣地的意識形態管理;強化輿論處置體系頂層建設,主動設置核心議題,完善風險預案管理,依托“走進新國企”等活動,搭建華僑城特色媒體溝通體系。二是關注動態、提升覺悟。“多聽、多思、多做”,開展基層員工思想動態調研,推動意識形態工作的開展更加積極主動。三是主題傳播、弘揚主旋律。錨定重大議題,開展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政策宣傳、成就宣傳和典型宣傳,著力講好華僑城故事。
“價值之維”:提升精神文明感召力
華僑城集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制度建設,凝練目標、豐富內容、完善形式,促進文明理念與文明實踐深度融合。
一是放大群眾活動價值,以群眾性特色活動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二是放大榜樣典型價值,把選樹典型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使典型的示范、激勵、引導作用輻射到各級單位。三是放大道德建設價值,引導員工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四是放大文明風尚價值,全方位倡導與強化文明旅游,打造文明景區、公共開放空間,制定公共藝術計劃,努力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繁榮作出積極貢獻。五是放大黨建引領價值,建立健全“黨建+文明創建”機制,推動黨建與文明創建工作融合發展,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之維”:提升改革發展凝聚力
華僑城集團始終著力于聚合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戰略引領與文化塑造深度融合,服務國家文化戰略,彰顯文化自信。
一是堅持戰略引領,凝聚文化力量。形成“人本、創造、堅定、卓越”的創想企業文化基因,進而提煉出“品牌文化”“質量文化”等十項文化觀,打造企業文化軟實力。二是深化體系梳理,豐富文化內涵。進行企業文化體系梳理,形成系統化、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的閉環式文化建設體系。三是推動文化“走出去”,與東南亞國家開展文旅合作,做好《吳哥的微笑》等文化演藝項目,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
華僑城集團“四維融合”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集團的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科學發展優勢,全面提升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企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