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路路
2018年春,一篇名為“科學至上”的萬字長文在中化集團內部掀起了一場風暴,其作者就是中化集團(以下簡稱“中化”)董事長寧高寧。在隨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中化的戰略目標、發展思路和管控模式迎來全面調整,中化原有的企業文化系統也在調整中開始了重新塑造。
在寧高寧提出中化集團愿景、使命、價值觀的基礎上,集團通過調查研究、群策群力,最終形成了涵蓋理念層、行為層和傳播層,既突出導向作用,又包含落地路徑,兼具引領性和操作性的全新中化企業文化體系。
中化集團企業文化歷史發展概況
總體來看,中化企業文化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愛國、奮斗、進取(1950-1998年)。中化集團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公司首任經理盧緒章長期從事地下經濟活動,為我黨提供了資金支持。新中國成立后,為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封鎖”“禁運”,公司承擔起向國內進口戰略物資的重任。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公司不斷擴大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逐漸發展成為專營石油化工商品的進出口企業,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領頭羊”。1987年,中化提出了“三轉三化”戰略轉型方案。在隨后的幾年間,中化大刀闊斧搞改革,基本建成了海外機構網絡。可以說,救亡圖存、忠于使命的愛國精神,自強不息、顧全大局的奮斗精神,敢為人先、勇于探索的進取精神,是這一時期中化企業文化的生動寫照。
第二階段:創造價值,追求卓越(1998-2016年)。隨著改革開放持續深入,中化版圖不斷擴張,甚至進入廣告、餐飲、娛樂、出版等與主業毫無關聯的行業。過快擴張和粗放經營帶來了龐雜的業務和大量不良資產,價值理念缺失和管理能力不足引起了企業風險的萌動與積聚。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國家對進出口經營權全面放開,致使集團失去了石油、化肥等商品的獨家進口經營權,在業務資源銳減的情況下,企業風雨飄搖、瀕臨倒閉。為應對挑戰,中化痛定思痛,重新思考集團的價值,確立了“創造價值、追求卓越”和“做人做事”的價值理念,逐漸打造出一支忠于中化事業、敢于承擔責任、勇于創業創新的隊伍。危機之后,中化不僅渡過了難關,推動業績實現突破性增長,而且實現了能源、化工、農業、地產、金融五大業務板塊的均衡發展。中化成為促進產業發展和服務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
第三階段:科學至上,知行合一(2016年至今)。2016年,寧高寧履新中化集團董事長。同年5月,集團高層戰略研討會開了3天。中化要往何處去?“創新”走入了集團戰略和文化的視野中心。2017年,寧高寧在集團經理人年會上提出“創新三角”;2018年,寧高寧的“科學至上”萬字長文發布后,吹響了中化戰略轉型的號角;同年7月,“科學至上”企業文化系統正式發布,成為中化企業文化變革的新里程碑。
“科學至上”企業文化系統主要內容
在“科學至上”萬字長文發布后不久,集團發布了《中化集團關于深化改革全面轉型為科技驅動的創新平臺公司的決定》,其中明確將“弘揚戰斗精神,塑造崇尚科學、勇于‘亮劍的創新文化”列為深化改革全面轉型的八大舉措之一。遵循集團領導班子對新企業文化建設的指示精神,集團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建立順應新時代中化轉型發展要求的企業文化系統。經過一輪接一輪地調研、討論、豐富、完善,全新的中化集團“科學至上”企業文化系統在2018年經理人年會上正式發布。其核心內容包括:
理念層——
價值理念:科學至上(求真、求是、求變、求進)
愿景:行業領先 受人尊敬
使命:創新成長、卓越管理,奉獻一流產品與服務;為客戶、股東、員工創造最大價值;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總體目標:科學技術驅動的創新型企業
行為層——
員工行為準則:誠信 專業 創新 合作
領導力素質模型:知行合一:家國情懷 戰略前瞻 專業洞察 擔當作為 變革創新 協同共贏 激發團隊
傳播層——
媒體宣傳、品牌傳播、企業歌曲、行為評價、內部培訓、評獎評優、會議活動、社會責任
圍繞“科學至上”理念,中化集團從核心價值理念、行為規范、宣傳推廣等層面對中化企業文化進行了系統重塑,設計出一套凝聚共識、深入人心的文化體系,并以此為基礎開展廣泛、持續的傳播推廣,促使“科學至上”真正成為整個企業的信仰和追求,為集團深化改革全面轉型提供強大的精神驅動力。
“科學至上”企業文化系統落地策略
中化新企業文化系統發布之后,集團將2019年定位為新企業文化的宣傳貫徹元年,研究制定了企業文化宣傳貫徹工作方案,推進“科學至上”企業文化系統落地。
緊扣戰略轉型,堅持科學規劃。中化集團緊密圍繞“科學至上”核心價值理念,始終堅持科學規劃、相融共進的工作原則。科學規劃,即做好頂層設計,保證企業文化宣傳貫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進,減少盲目性、隨意性。相融共進,即實現企業文化宣傳貫徹與集團黨建思想政治工作、黨建活動密切結合、與集團員工培養及團隊建設密切結合、與集團品牌宣傳工作密切結合,并根據各單位實際情況,逐步融入各項經營管理活動之中。
建立工作機制,有效組織保障。中化集團各單位建立起密切配合的管理模式和分工負責、關系協調的責任體系。集團總部成立了企業文化宣傳貫徹工作組,重在頂層設計,指引文化建設方向,辦公室負責企業文化宣傳統籌,人力資源部負責文化培訓、評價機制設計和評獎評優、黨群部負責思想政治宣傳、企業文化儀式活動組織。事業部是文化宣傳貫徹責任主體,具體組織實施,并指導下屬經營單位開展文化宣傳貫徹工作,策劃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
完善文化體系,宣傳與貫徹整體發力。集團構建起行為規范體系,完善視覺識別體系。行為規范體系是文化理念的行動表現,集團以員工行為準則為基礎,調整、完善員工績效評分卡中“行為價值觀”的指標設置,使其更能體現企業所遵循、弘揚的價值導向;視覺識別體系是文化理念的“外化于形”,集團發布新版《視覺識別系統手冊》《企業文化手冊》,大力推進文化理念在廠區、車間、辦公室上墻,并在企業內外網、宣傳展板、辦公環境、辦公用品中體現企業文化視覺形象。
設計培訓課程,組建講師隊伍。在集團層面,圍繞中化新企業文化系統開發制作企業文化課程、課件。此外,集團在總部和各級企業精心選拔企業文化講師,組織講師團開展專題培訓。在事業部層面,各單位組建、擴充講師隊伍,以靈活有效的方式提升培訓效果。
結合黨建活動,助力文化落地。中化集團充分發揮黨群組織優勢,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重要文化活動,有效推動企業文化體系落地落實。近兩年來,集團組織開展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文藝匯演、慶祝中化集團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中化司歌合唱大賽等;積極開展“中化工匠”“巾幗建功標兵”“兩優一先”“中化勞模”等先進典型選樹表彰,營造了開放包容、激勵創新的文化氛圍,助力各項業務提質增效。
創新文化傳播,營造良好氛圍。中化集團各級宣傳部門全面推進企業文化傳播工作,通過建設文化傳播媒體平臺,制作文化傳播精品,創新開展對內對外宣傳及品牌建設。集團層面,制作發布《企業文化手冊》,開展企業文化故事征文、企業文化微視頻大賽,制作發布企業文化海報和微電影,組織中央媒體走進中化等。各單位積極舉辦各類文化傳播活動,如:化工事業部開展先進人物團隊系列報道,總結推廣“最佳實踐”,宣傳創新、安全、可持續發展等子文化;農業事業部制作MAP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特種作物VI形象落地手冊,建設企業文化展廳;中國金茂組織宣傳“舉手接單”等創新活動,增強創新文化氛圍;金融事業部開展青春建功新時代等活動,打造中化文化特色品牌。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未來一段時期,是中化集團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化集團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繼續深入建設與時代要求和企業發展相適應的企業文化,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在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能力、促進改革轉型中的積極作用,為把中化打造成世界一流綜合性化工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思想與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