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銘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給世界帶來極大影響的同時,也悄然改變著社會的經濟走勢。在國民經濟的持續復蘇過程中,數量龐大的小微企業也在經歷著劇烈而又高速的震蕩。作為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自改革開放以來,數量巨大,充滿活力的小微企業成為了我國實體產業的重要一環,成為了國家命脈的重要組成,成為了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因此探尋小微企業發展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命題。
根據數據顯示,小微企業貢獻了我國 50%以上的稅收、60% 以上的 GDP、70% 以上的技術創新、80% 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和 90%以上的企業數量,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步入新世紀,小微企業在經歷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存在的種種弊端,例如自有資本不足、治理結構混亂、抗風險打擊能力弱、行業結構不穩定、自身信用度低等種種特征,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人員成本高、生產成本高、融資成本高、賦稅水平高等收入成本倒掛現象,同時由于自身的先天問題,導致扶持政策執行難、融資政策幫扶難等融資困境,打通小微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難點、阻點成為了急切解決的問題。從融資機構角度來看,由于小微企業規模較小,組織結構較為簡單,財務信息不夠透明,銀行等金融機構很難發放貸款,提供融資支持,傳統的融資渠道復雜、周期長、手續繁,特別是伴隨互聯網、信息化的發展,全民創業的政策扶持,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的旺盛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放貸矛盾日益凸顯,資金供求缺口規模隨著金融規模約束程度遞增進一步擴大。想要從本質上解決問題.識別、預防風險是關鍵一環,特別是如何有效控制小微企業融資風險逐漸成為行業熱點.本文以筆者所在的H市為例,以內外環境分析,結合風險組成,分析出小微企業融資時可能造成影響的各類風險因素,構建小微企業融資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將此作為小微企業融資風險管理的理論依據,提出相應的風險管理控制措施。
1.文獻分析
通過文獻分析,小微企業融資風險主要集中在外部環境、內部組織結構、融資安全性、融資成本性、市場監管風險及社會信用體系。
1.1外部環境
作為小微企業發展所處的外部環境,國家政策法規、外部市場環境、稅收政策調整等都成為影響小微企業發展的外部因素,同時也是引導小微企業戰略發展、融資方式的重要風險因素。
1.2融資安全性
小微企業常見融資有直接和間接融資,間接融資就是通過銀行、基金等金融平臺進行融資。直接融資就是企業從“幕后走向前臺”,直接面向社會公眾去募集資金,最常見的方式是將公司股權通過證券市場等渠道向不特定的融資對象出售,容易產生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等等違法犯罪行為。
更有甚者所謂的融資創新只不過是互聯網時代的“龐氏騙局”,內核都是虛假項目,高息利誘,拆東墻補西墻,僅此而已。
1.3融資成本性
2017 年以來的金融領域“去杠桿”成為社會融資成本持續上行的主導因素。在金融去杠桿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影響下,中小型銀行、非銀機構面臨的流動性壓力持續增大。從貨幣供給角度來看, M2 同比增速持續下降,我國貨幣政策仍保持著穩健中性的政策導向;而同期實體經濟的信貸需求卻明顯上升,2017年以來經濟增速維持在 7%左右,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保持兩位數,國內融資需求較強。
小微企業,其由于缺少抵押資產、經營不穩定等原因, 往往較難獲得銀行貸款, 這類私營企業往往尋求民間借貸市場融資,融資成本較高。 從財務費用來看, 2016 年之后私營企業的財務費用同比增速高于國有企業, 2017 年小型工業企業財務費用較上年增加了 9.2%,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財務費用較上年僅增加 3.8%。
2.實證分析
2.1數據來源
在H市選取20家小微企業與 5 所經濟類職業院校發放 100份問卷,收回有效評分問卷 86份,問卷調查內容主要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風險的各指標進行打分。
根據數據處理結果顯示,小微企業融資風險一級指標綜合評價值的嚴重程度排序為自身風險、環境風險、金融風險、資金風險,表明小微企業自身缺陷是造成小微企業融資風險的主要因素,而宏觀政策、企業內外部的環境以及金融風險對小微企業融資的影響也較為嚴重。
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環境風險、自身風險、資金風險、融資風險 4 個主要風險因素加以重點防范,加強小微企業融資能力,減小小微企業融資風險。
(1)外部環境: H市政府政府通過整合稅收和財政支持政策,改善稅收和優惠制度,包括鼓勵金融機構為小額信貸提供資金的措施,發展與之對應的金融服務等。主動協調人民銀行H市中支、A省銀保監局等相關部門,共同推動國家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等金融政策在我省的落實工作,用好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支小支農專項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的投放力度。
(2)自身風險: 小微企業要提升經營的水平,努力實現規模效應,壯大自有資本。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組織結構,提高微小企業自身的專業素養。明確市場導向,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樹立正確的企業價值觀。通過提高運營效率,增強企業在行業內、金融領域內的信用度,以贏得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為其融資掃清主觀障礙,形成生產—經營—市場良性循環。通過組織員工的學習、不斷的重復,減少特定工作所需的時間,從而降低浪費好錯誤,提高不同工作崗位之間的協調性,最終消減成本。
(3)融資風險: 小微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常常急需流動資金,更希望融資的時長很短,可以迅速拿到融資資金,然而他們的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資產又很少,從H市情況來看,土地、房屋可以作為抵押物,切有些銀行對房屋面積有一定要求,例如小戶型無法申請貸款。許多中小微企業受規模影響, 無物可押,以發放問卷調查的H市云星創**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因為自有房產面積過小,無法申請貸款。另有些企業的廠房是租的,企業設備的變現能力不高,抵押價值低,導致融資出現困難。
(4)信用風險: H市目前擔保機構發展較快,但是數量不足且資金規模小、實力弱,行業內部存在運作不規范、抗風險能力不強,銀行認同度不高,擔保效應難以發揮;擔保公司門檻和收費偏高,也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社會資信評級機制不強、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法律法規尚不完備,標準不統一,無法完全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3.結語
在構建小微企業融資風險評價模型和分析小微企業融資風險時,在應對風險、控制風險、識別風險的基礎上,H市目前主要同過發展產業集群,形成聚合效應,強化政策引導,完善激勵機制,創新金融產品,提升服務水平。建立協調機制,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項目名稱:金融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約束緩解效應研究;項目編碼:SK2019A1045。
安徽審計職業學院? ? 安徽合肥? ? 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