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自然界的平衡具有一定的矛盾性,隨著當前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自然環境的索取范圍也越來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后期的人類社會發展埋下了隱患。本文針對環境工程改造特點以及主要污染源進行分析,探索環境監測對環境工程改造的促進意義,并根據作者的相關思考提出優化路徑,意在為我國的全面社會發展提出更多思考角度。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工程改造;促進意義;影響探究
引言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領域中取得了重要成就,與此同時卻忽略了對于環境的有效保護,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的意識不斷提升,政府等相關部門也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工作。環境保護工作與經濟發展之間并不完全矛盾,需要深入研究黨和政府提出的“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發展理念,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及措施改善我國目前的環境現狀,并深化運用環境監測技術,為環境保護以及環境工程改造提供更多的支持。
1.環境工程改造的價值以及意義
1.1改善居民的生存環境以及質量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發生了較大改變,不同地區都存在著一定的污染問題,而積極開展環境工程改造,可以針對污染源進行集中處理,尤其對于我國一些偏遠地區可以更好的恢復生態環境,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在環境工程改造過程中也會引導經濟向好發展,例如農村地區的沼氣收集以及秸稈青貯工程等,就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資源、并促進了居民環境改善。
1.2創造社會價值以及經濟收益
我國近些年來雖然在各個領域中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也存在著發展不均衡的矛盾,為了更好的促進全民共同富裕,要站在更加高瞻遠矚的角度進行社會深化改革,環境工程改造可以有效帶動城鄉之間的均衡發展,并為農村等地區提供更多的就業和經濟發展機會。例如開展的農業文創工程建設項目,不僅能夠有效地改善農村地區生態野蠻生長的現狀,還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城鄉結合地區的綠化工程,使其旅游產業進一步深化,通過文創產業帶動旅游產業,再由旅游產業帶動服務業以及餐飲業等,有效的創造了社會價值以及區域經濟收益。
1.3提高生活質量避免資源浪費
環境污染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不僅僅體現于自然環境的破壞,同時也對于居民的身體健康具有深遠性影響,由污染所造成的健康損失,根據不完全統計每年超過二十億元,由此產生的醫療資源以及過度醫療浪費等不僅會反噬自然環境,同時也對人體健康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壞。由此可見通過環境工程改造,可以有效提高廣大居民的生活質量,并有效避免資源浪費,對于我國未來的城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環境監測對于環境工程改造的促進作用
環境建設是人們通過對自然資源的索取和重造的建設活動,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前期的環境工程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一旦前期勘測工作缺乏科學性,不僅會造成后期的工序受到阻礙,同時還會影響到當地的生態環境,因此相關部門應積極重視環境監測,對于環境工程改造的促進作用,并根據其工作特點,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
2.1注重掌握當地的地質情況
我國地域面積遼闊,不同的地區的地質構造以及自然條件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因此環境工程改造必須立足于當地的地質結構現狀,盡量減少擾動原有狀態,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環境工程改造,秉承科學謹慎態度進行有效開挖、整改以及資源利用,充分利用當地各項資源、保證在穩固自然環境的基礎上降低工程成本。
2.2強調對于實用型數據的收集
眾所周知,人類是整個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環節,因此在進行環境工程改造過程中,必須尊重自然界的發展規律,而各地區的各類環境數據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存在著規律性變化,因此為了更好的為環境工程規劃做出指導性建議,需強調對于實用型數據的收集。例如園林工程是改善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人工建設項目,但是植物的種植以及后期養護需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地理特征,只有不斷的累積歷史數據,才能更好的掌握環境變化,并為后期的地區美化以及生態環境治理提供更多的數據以及經驗。
2.3為環境工程改造提供技術性指導
環境監測其最主要目的是為了環境工程改造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同時也會根據以往的工程項目優缺點進行不斷的調整優化,例如高速公路是連接不同區域的重要交通通道,但是由于行車速度較快會產生一定的噪音,不僅影響到周邊的居民,同時也會對其它動植物造成生存環境影響,因此在其中建設和設置隔音帶可以形成有效的聲音隔離墻,而環境監測可以根據公路噪音頻率以及嚴重程度提出重要的技術性指導意見,可以有效的控制公高速公路噪音、降低揚塵等問題發生。
3.優化環境監測、促進環境工程改造的措施與路徑
3.1建立健全完善的環境監測管理體系
環境監測必須建立在科學縝密的體系下,其不僅涉及到環境監測的各環節,同時也對于后續工作具有重要性影響,因此建議相關環保部門以省級為主要體系基點進行計量認證,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規范性以及準確性,同時也能為相關環境監測人員提供重要的工作依據以及工作行為準則。環境監測管理體系的建立應以動態化方式進行調整,隨著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勢進行不斷優化,同時也鼓勵相關工作人員結合工作實際以及實驗條件等多方面因素提出標準化數據收集提出意見,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全員的協同管理意識,從而進一步促進環境監測體系的自我完善和優化。
3.2提升環境監測對于環境改造的精準分析
環境監測數據以及結論對于環境改造具有深遠性影響,其精準度還關系到后期的決策正確性以及改造成本,因此要注重環境監測的精準度提升、并結合目前的互聯網相關技術,注重大數據的收集以及云計算的優勢,以直觀真實的環境數據信息為環境改造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另外,相關部門要將環境監測作為環境工程的核心前沿看待,注重新技術新理念的運用,強調環境監測工作的公開性、透明性,并接受大眾監督,為大眾做好服務。
3.3強化環境監測數據的審核制度
我國在前期的社會發展中,往往以經濟作為主要戰略目標,而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在未來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必須注重環境對于社會宏觀經濟的影響,我國在環境監測方面尚屬于起步階段,因此要注重自身的經驗積累以及數據審核。環境數據審核是確保監測數據準確合理的重要基礎,同時對于原始記錄的復核可以有效提高數據質量,尤其對于敏感項目或重點污染源還能提供較為客觀的執法依據和整改意見。我國目前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環境監測報告制度,相關部門要根據其報告格式內容進行詳細信息填報,實行三級審核制度,建議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成立電子化數據庫,為數據的共享、對比等操作提供現代化的條件。
4.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保護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的重大課題,生態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空間,如果過度的開發或破壞,將使人類自身受到危害,環境監測在環境改造工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為環境保護環境改造提供重要的數據基礎,同時也能夠針對環境變化進行動態觀察,因此相關部門應注中環境監測對環境工程改造的促進意義,結合環境改造工程的自身價值進行優化路徑探索,實現環境監測的最大能量發揮。
參考文獻
[1]李恩明,楊志斌. 環境監測對環境工程改造的促進作用[J]. 農家科技(下旬刊),2020(5):204.
[2]湯威,張忠偉,李玉俠. 淺析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現狀及建議[J]. 寫真地理,2020(5):0048.
[3]梁晉實. 環境監測對環境工程改造的促進作用[J]. 農家科技(上旬刊),2020(5):196.
[4]]甘雨. 論環境監測對環境工程改造的促進作用[J]. 締客世界,2020,6(12):162.
[5]叢娜. 環境監測對環境工程改造的促進作用[J]. 寫真地理,2020(9):22.
作者簡介:董志強(1976.8-),男,漢族,山東寧陽人,本科,助工,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輻射監測與管理、環境工程。
泰安市生態環境局寧陽分局? ? 山東泰安? ?2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