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越來越高,而且由于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帶來的水資源匱乏、空氣質量惡化、原始森林的退化、水土流失等等很多問題,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生存環境。人們對于生態壞境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為了保證環境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必須加強現場采樣工作,加強質量的監督和管理。目前我國的質量監督工作的進展有一定的問題。本文將從質量監督工作的難點著手對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監督的工作提出一些相關措施,幫助提升環境監測和質量監督的工作有效開展。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監督
引言
隨著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們在環境監測的過程中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在管理上也越來越規范,但是還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在環境監測的實踐工作中,要進一步提高管理層人員的重視程度,完善質量監督的相關制度和工作計劃,強力推動環境監測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效果。
1.質量監督工作的難點
現今,環境監測的質量監督工作在開展上有一定的工作難度,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質量監督工作的管理層對這項工作的認識不足,沒有把這項工作擺在工作的重點上來,基本上都認為監測的結果在于監測人員自己的工作態度和技術,跟領導層沒有太大的關系;第二,被監督的監測人員對于質量監督工作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對質量監督工作不理解,致使質量監督人員不能夠有效的對監測結果和監測人員進行監督;第三,質量監督工作是一個比較“得罪人”的工作,很多質量監督的工作人員對于自身的責任和利益不明了,導致質量監督人員本身對于這項工作也有一定的畏難情緒,礙于情面,不愿意執行監督任務。第四,在監督的工作中缺乏監督計劃指導,或者是在執行時不能嚴格按照相關的計劃和規范來進行監督,工作沒有重點,隨意地開展監督工作;第五,監督員受自身的知識技能限制,不能發現環境監測的問題,導致監督工作做不到位。
2.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監督的措施
2.1提高管理層人員的重視程度
提高管理層人員的重視程度是做好質量監督工作最重要的前提。雖然管理人員必須相信環境監測人員會對環境監測工作認真負責,對員工有信心,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環境監測單位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積極的開展監測工作,并且對自己監測的結果認真負責。另外,現場的監測條件往往比較復雜,而且環境的樣品容易受各種條件的影響而變質,進而造成工作人員很難對監測的結果有效的進行溯源工作和再現工作。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不能僅僅依靠監測人員自身的工作態度,必須要將質量監督的工作重視起來,加強對工作人員和監測結果的管理和監控,充分發揮這方面的作用,保證監測工作標準化、規范化。
2.2提升全部工作人員的質量監督意識
提升全部工作人員的質量監督意識能夠有效保證質量監督的工作效率和成果。管理層人員要加強對質量監督重要性的宣傳,使全部的工作人員能夠認識到其重要性。大多數人都認為委派監督人員來視察工作,是不是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態度存在質疑、缺乏信任,從而產生對質量監督工作的抵觸情緒。管理人員在進行監督工作時,一定要強調監測和監督工作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監督工作的本質是保護和關心環境監測人員,預防環境監測人員重復出錯、少出錯、減少失誤,使監測人員的觀念由“被監督”向“監督”轉變,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嚴謹。質量監督人員要進行定時和不定時的檢查和驗證工作,加強與環境監測人員的溝通和交流,拉近與環境監測人員的關系,使環境監測人員理解監督工作,不再反感監督工作,監督員的出現也能很好的代表高層管理者對于環境監測工作非常重視的態度,提高環境監測人員的重視程度的同時也能建立比較良好的工作氛圍。這么做還能使工作人員之間互相信任,促進監測人員積極的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改進。
2.3建立完善的質量監督管理制度
質量監督管理制度是規范質量監督工作的基本行為規范和指導性文件。在監督的過程要建立相對完善的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對監督員的數量、責任、權利、工作保障、利益等進行明確的規定。
制度文件找那個要對監督員的職責范圍、權利以及在環境監測結果上負有的責任進行明確的規定,全面促進監督員的工作。需明確規定:一旦監督員接到了環境監測結果質量方面的投訴,或者在內審和外審中有不符合的項目與監測質量結果有關聯,就要求監督員必須對監測的過程進行溯源調查,嚴肅追究有關監測人員的責任,還要對質量監督人員的工作進調查,如果工作人員沒有按照監督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監督,監督員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在明確責任的同時也要對監督工作的技術性和責任風險給與充分的肯定,保障監督員的利益。最高管理者在制度的制定上除了要有懲罰措施之外還要有相應的激勵措施,保證利益和責任對等。對于優秀的監督人員在績效考核、職位晉升、評獎評優、職稱提升、選擇輪崗工作、參與決策等方面享有優先選擇的權利,使監督員的工作成績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如有條件,管理層可以根據監督員的實際需要進行個性化的獎勵。通過這些措施來吸引更多的優秀監督人員,并且激勵其他的監督人員更好的完成監督任務。
監測機構基層監測站的工作任務一般較重,人手緊張,監督工作通常由環境監測內部人員進行,這就導致身兼兩職的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而且還需要完成工作量巨大的監督工作。最高的管理者要組建比較健全的監督網絡,擁有充足的監督員,使監督員和環境監測人員的比例大于1:5,保證工作人員你能夠完成相關的工作任務,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管理層需要對質監的效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從而提升質監工作的成效。在管理的制度中要明確的體現這一點,使評價系統能夠公平公正的被執行。由質量負責人定期對質量監督的工作記錄進行檢查與評價,認真確認監督員質量監督的工作是否按計劃進行、對質監工作中的問題是否有效的進行了糾正、質量監督工作是否充分。通過檢查、評價的工作來確定工作難點和重點,解決其中的問題,在實踐中提升監督工作的效果。對于質監工作有明顯問題的監督人員進行淘汰。
2.4建立行之有效的質量監督工作計劃
質量監督的工作計劃應該對質量監督的重點、對象、頻次、方式、記錄表式和監督員分工重點關注。監測的結果是監測人員通過環境采樣、監測等一系列工作完成的。因此監督的對象是監測人員和其工作的全部過程,包含了人員、機械、材料、方法、環境、監測等眾多環節,對這些要素以及這些要素之間關聯的有效性進行考驗。
質量監督的重點應該放在重大項目以及仲裁監測等比較敏感的項目上,除此之外還有客戶投訴、確認新方法、上一年度質量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等這些之上。對于現場監測的監督工作也要重點關注。在著手進行環境監測時,要首先進行現場監測,由于復雜的環境條件、生產狀況、污染物治理等這些問題很容易導致現場的采樣、檢測工作產生誤差,與實驗室的結果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要非常注重現場監測。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質量監督能夠有效的促進環境監測人員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促進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在進行質量監督工作中要提高管理層人員的重視程度,在管理層人員的帶動下提升全部工作人員的質量監督意識,建立完善的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質量監督工作計劃,促進環境監測工作和質量監督工作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毅,劉曉燁,尤能華.新形勢下生態環境監測質量問題與對策[J].綠色科技,2020(18):136-138.
[2]袁顯龍,郭瑤.加強環境監測過程質量管理提升環境監測水平[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12):59.
[3]徐鐵剛.環境監測現場采樣的質量控制[J].環境與發展,2019,31(04):164+166.
作者簡介:趙奐(1989.1-),男,漢族,山西長治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手工監測)。
山西凈土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山西長治? ? 0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