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夜間經濟”通常是指下午6點至第二天凌晨6點時間段所發生經濟活動的行為,它是第三產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購物、餐飲、娛樂休閑、影視、學習培訓的開展等商業行為,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
【關鍵詞】夜間經濟;廣東地區;藝術設計;專業設置
1.廣東地區“夜間經濟”的前景分析
“夜間經濟”通常是指下午6點至第二天凌晨6點時間段所發生經濟活動的行為,它是第三產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購物、餐飲、娛樂休閑、影視、學習培訓的開展等商業行為,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廣東地區作為沿海經濟前沿發展地區之一,又位于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區域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廣東地區經濟產業整體升級和擴展是廣東地區整體產業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的部分,也成為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重要環節。廣東地區人口眾多、產業密集、學校眾多、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氣候溫暖等幾大客觀因素,尤其是生產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聚集,年輕群體年齡結構分布大,人們生活節奏比較快,夜晚休閑放松已成為部分年輕群體生活的一部分,作為經濟發展改革前沿地區之一,產業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升級改造,不斷地創新經濟發展模式,優化產業結構,發掘適合經濟發展的新路徑,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地精神物質消費發展。產業升級需要高技術復合型以及創造型技能的人才,“夜間經濟”一方面是從傳統“夜市文化”的優化和升級,將物質文化和經濟文化以及市井文化高度的進行融合創新,打造新時期“夜間經濟”文化品牌,更加規范的推行和運營“夜間經濟”產業模式,創新出新時期“夜間經濟”新模式勢在必行,可鞏固廣東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又符合現代人們的生活習慣,更好的將經濟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既保留和傳承傳統的“夜間經濟”文化,又使得現代“夜間經濟”產業更加規范的運營和發展,精準定位,也滿足了現代人民高品質的日常生活需求。“夜間經濟”另一方面是創造綜合的夜間文化環境氛圍,廣東地區大型主體商場或者大型超市購物廣場的營業時間一般在夜間22點結束營業,商場通常匯集了購物、餐飲、娛樂等綜合項目,其主要消費群體由于白天需要正常工作,下午5-6點下班后才是消費的主體時間,主要消費群體部分或者絕大多數的消費行為發生在夜間,需要根據夜間消費的特點,以文化創意為消費導向,打造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夜間消費新模式,推廣傳統文化的同時,將新時期流行文化和傳統文化進行融合創新,通過夜間經濟的商業平臺展示出耳目一新的文化藝術視覺效果,升級改造和多學科的相互交融展現出“夜間經濟”文化新的運營模式。
2.廣東地區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課程設置研究分析
建設具有省內知名和廣東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不僅要以素質教育、技能教育為主要的培養方向,更要關注到地域經濟的發展對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藝術類專業是文化設計產業的一部分,其專業細分包含有建筑設計、服裝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工業產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珠寶設計等幾個大類,其學科往往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影響甚至改變人們的生活。廣東地區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整體辦學特色明顯,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設置完整,既注重學生實操技能的培養,又突出了學生特色文化內涵的培養,兩者結合,使得學生的設計作品既有商業化的市場價值,又突出了設計作品內在的文化價值,這是特色辦學效果和成果之一。但如今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壓力相對較大,我們在保證基礎教學的同時,需要深入了解市場對技能人才的需求,精準靶向的找到市場對技能的需求點,進行升級改造,引入現代高科技智能設計理念,將藝術與科技相互結合,創造出新的藝術視覺效果,在市場上不斷推陳出新和升級改造,通過設計展現出廣東特色特點藝術環境新活力,在廣東地區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課程設置中,部分院校加入了設計法規課程,但是商業類的課程幾乎很少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有設置,設計是為大眾服務的,我們要有獨特的設計眼光和超前的經濟意識,導入品牌競爭意識,不斷發掘市場所需,進行創新設計,在廣東地區高職院校藝術類課程設置中,可以在原有的課程中加入經濟學類的課程,如市場營銷類課程,同時,由于廣東地區地理位置優越,又是經濟和制造的重要區域,有許多制造的商品都是出口的,尤其在工業設計領域和服裝設計領域,廣東地區是出口的主要區域之一,所以在工業設計領域和服裝設計領域,進行課程改革,我們可以考慮加入國際貿易課程,指導學生能夠自主設計產品或者自主設計服裝的同時,如何建立品牌和打造品牌,按照流程如何規范的推廣上市,如何規范的按照法律法規進行產品的出口,引入多學科交叉培養理念,這樣學生在畢業就業中不僅能去公司就業,也能自主的創業,或者成立自己的設計品牌,增加就業面和就業機會,也提升學生的整體綜合能力和滿足社會對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3.“夜間經濟”視角下廣東特色高水平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設置改革分析
打造具有廣東特色的高技能復合型人才,我們要對具有廣東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改革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分析,將文化、市場、經濟三位一體的融合創新,更加精準的找到文化發展方向,為創造經濟增長提供物質基礎。藝術設計是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專業課程,也是和人們生活觸覺和視覺接觸最直觀的課程之一,對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可影響甚至改變人們的生活,也是我國藝術文化、科技水平進步的表現。下面通過從工業設計、建筑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三個專業方向,探討“夜間經濟”視角下廣東特色高水平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設置改革分析:
工業設計的產品是為大眾所使用,我們設計的每一種機械設備、每一種重工業和輕工業生活用品都是消費者的日常所需,在現代產業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我們要將傳統的工業設計更多地融入人工智能科技,所以在高職院校中,很多工業產品設計專業加入了UI設計課程或者編程類課程,將工業產品和界面設計相結合,部分計算機編程人工智能課程應該充分的和工業設計課程結合進行教學,不斷的變化的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滿足現代人工智能時代對產品設計需求,全面向人工智能教學改革方向過渡,使得學生從院校到崗位達到無縫對接的效果,滿足高科技市場對工業設計人才的需求。同時,我們也要考慮擴展學生就業路徑,例如考慮將“夜間經濟”模式帶到課堂教學中,設置相應課程,更加精細劃分課程或者在課程專題項目方案中將“夜間產品設計”內容帶到實際的教學中,一方面,學生可以設計專業的“夜間使用”的科技商品,另一方面,應該教授學生思考如何自主的創業,將白天正常工作時間和“夜間”時間分開,如何策劃“夜間經濟”開展運營和管理夜間經濟項目,使得學生的技能掌握更加全面,增加學生的就業路徑和引導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所以,在“夜間經濟”視角下廣東特色高水平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設置改革中,我們應該從兩個方向進行改革,第一,將部分理工類人工智能、計算機編程課程帶入到藝術類課程中,滿足現代人工智能時代產品設計所需;第二,加入經濟學類課程,充分考慮符合廣東特色的“夜間經濟”環境,引導學生在具有廣東特色特點經濟環境氛圍下如何更好的開發設計產品和多方位找到就業方向。
在建筑設計領域:人才培養方案設置一方面包含建筑設計的基本專業課程和實操課程,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設置傳統建筑課程專業課,在嶺南建筑文化中,如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騎樓、潮州的九宮格樣式建筑群、五邑的雕樓建筑、客家的圍屋等,這些具有嶺南特色的建筑課程應考慮設置在建筑領域的專業課程中,如增加傳統建筑設計課程或嶺南建筑設計課程。與此同時,將“夜間經濟”和建筑設計領域進行融合創新,建筑類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燈光照明設計課程,思考如何更好的將建筑燈光照明設計和具有地方特色夜間經濟文化建筑特點的建筑相融合,利用現代化的燈光照明技術手段,打造出具有某一區域傳統地域文化建筑藝術視覺新效果。
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由于夜間晚上燈光相對較為深暗,傳統的靜態視覺領域(如平面海報、宣傳單)等觀看閱讀視覺效果相對于白天的觀看閱讀視覺效果較差,在有照明效果的夜間視覺傳達領域中,傳統的夜市文化中市面上以LED發光二極管宣傳和燈箱廣告宣傳為主,或者是平面廣告架形式配合燈光直接照明宣傳。然而在新時期產業升級的過程中,視覺傳達領域非常的直觀反應當代文化的特點和反應產業升級中電子信息化技術手段的運用程度,在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打造外圍的“夜間經濟”文化特色的同時,視覺傳達設計領域也需要進行思考如何打造新時期具有廣東特色特點的“夜間經濟”文化,思考如何運用媒介更好的與消費者產生互動,引入綠色設計的理念,采用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減少紙張等傳統宣傳單的使用,研發人工智能產品交互設計,利用手機與消費者產生互動,采用手機掃碼APP方式代替傳統紙質材料宣傳或者燈箱廣告宣傳方式,達到推廣和宣傳的目的,也加強和消費者互動交流,充分發揮“夜間經濟”的效應,擴展學生的就業面和就業方式,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加強學生就業后續跟蹤和反饋,結合市場所需,不斷地調整和增加課程,采用“重實踐”,“強基礎”的人才培養基本模式,尤其學生在實操的課程當中,不但要突出基本技能的運用,更要思考在熟練掌握基本技能后,進行大膽的突破創新設計,能將作品投入到市場,產生經濟價值,采用基本技能的操作+產品的經濟效應等多方位、多角度評價方式來評價課程的效果,設計分為設計前期、設計中期、設計后期主要三個階段,設計前期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客戶訴求溝通,我們在課程設置改革中要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人才培養方案以及課程標準結合市場所需,加強實訓室等條件產所的建設,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市場考察,以就業為導向,訂立與市場完全接軌的人才培養模式。與此同時,我們要注重藝術類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擴展校企合作項目,開發并利用“夜間經濟”模式的校企合作公司,尋找探索適合“夜間經濟”和“廣東特色”人才培養路徑,加快教育資源配置建設,軟件和硬件并存,為藝術類專業以及課程的改革建設奠定良好的物資基礎,為經濟發展和產業的升級提供堅實的保障。
4.結語
綜上所述,高水平高職院校的建設,一方面要形成自身的辦學特點,具有與眾不同鮮明的辦學特色,把握“廣東特色”和打造全方位“夜間經濟”文化為基本教學改革方向,需要設計類每一學科緊密結合,全方位的體現出具有廣東特色的夜間文化氛圍,需要產業不斷升級改造和科技產品的研發,課程的設置需要在原有課程設置的基礎上,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將“夜間經濟”文化和廣東特色文化的課程可考慮到課程設置改革中,我們可以由點像面的不斷擴展,先調整人才培養方案開設部分適合夜間經濟發展的課程,逐步發展形成具有鮮明經濟特色的藝術設計專業群,藝術設計各個專業緊密結合起來,多學科交融培養復合型的專業人才,不僅能夠學習本職的專業,更能全局的掌握藝術設計每個專業的要點,學生能夠完整的實施一項綜合性的項目任務,提高學生的就業面和就業質量,學生在就業時更多的自主選擇就業方向,全方位的提升學生就業技能,提升就業崗位與專業的匹配度。同時,不斷探索優化創新,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發揚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時,結合嶺南地區氣候及人們生活特點等客觀因素,通過“夜間經濟”為表現手段,將更多的傳統文化理念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也讓“夜間經濟”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廣東地區高職院校課程設置改革緊跟著時代的步伐,鞏固廣東地區經濟優勢,全方位多領域的協作發展,壯大廣東地區文化特色產業。
參考文獻
[1]曹新向.發展我國城市夜經濟的意義條件與對策[J].商業研究,2018(9).
[2]陳鵬,龐學光.培養完滿的職業人———關于現代職 業教育的理論構思[J].教育研究,2013(1):101-107.
[3]林火燦.夜間經濟:城市消費新藍海[N].經濟日報,2019-7-22(4).
[4]邵天品 . 城市居民文化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研究 [D]. 碩士學位論文 . 天津大學 , 2016.
[5]郝天聰,石偉平.從示范到優質:我國高職院校發展模式的反思與前瞻[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4):29.
作者簡介:宋玉潔,女,遼寧沈陽人,現為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專任教師,工藝美術講師,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廣東廣州? ? 5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