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志歡 武安邦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將現代制造技術融入農業機械制造業中已迫在眉睫。現階段,現代制造技術受到各參與主體的高度重視,并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臨著很多不利因素。基于此,采取多元化策略融合機制,提出了數控機床技術、虛擬技術、計算機集成系統3個方面的實踐應用,從而促進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現代制造技術;農業機械制造業;應用
中圖分類號:S220.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5.086
傳統農業機械制造業和生產均是依靠人工方式完成,耗時耗力,已無法滿足新時代農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求,因此,現代制造技術和農業機械制造業的有機融合,為推動農業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雖然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業中的創新應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和巨大挑戰,如技術相對落后、技術集成程度不高、推廣示范涉及范圍小,嚴重阻礙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因此,進一步加大現代制造技術的研發力度、確保能夠快速融入農業機械制造實踐中已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1]。基于此,針對當前現代制造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所面臨困境,提出了相應的創新優化途徑,力圖促進我國農業產業模式“更上一層樓”。
1 現代制造技術基本概述
現代化制造技術又被稱為新時代先進制造工業技術,是在摒棄傳統制造技術諸多不利因素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制造技術體系。該技術概念于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學者提出,主要目的是解決制造業發展進程緩慢的問題[2]。隨著全球經濟日趨多元化及信息化科學技術的不斷快速發展,現代制造技術為傳統制造業結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利契機,并在各行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基于此,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業中廣泛應用必將成為農業機械行業未來發展主流方向,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并向集成化、示范化、自動化、精確化數字化方向有效過渡。
2 現代制造技術基本特征
2.1 現代制造技術與農業機械制造業日漸融合
國家對農業機械制造業愈發關注,進一步加大了對現代制造技術的研發投入力度,為我國農業生產要素相互協調發展提供了優質服務。現階段,農業機械產品(設備)高度依賴現代化科學技術,兩者間相互融合,創新機制更加具體化。我國農業生產實踐活動中,現代制造技術已涉及諸多關鍵生產環節,如作物播種(種苗栽植)、灌水施肥、中耕、收割以及包裝運輸等,研發了免耕機、水肥一體化自動設備、智能收割機等現代化機械設備。
現代制造技術立足于農業生產活動實際需求,堅持以發展現狀及技術集成為基本出發點,依托現代信息化技術進行農業機械制造業創新改革,并制造出符合現代農業生產的產品設備。同時,現代化制造技術的設計,主要是依托其他重點領域的創新要點,并與相關技術進行融合調整,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產品的功能性能,確保機械設備的精確性和安全性,為現代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2.2 具有時代特征的鮮明性
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農業機械制造業整體上呈現鮮明的時代特征。尤其是在我國農業產業日漸激烈全球農業經濟中占據一席之地的背景下,現代制造技術應用力度逐漸加大,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節省了附加勞動成本。當前,農業機械制造業及應用技術正在向多元化、現代化方向轉型過渡,極大地緩解傳統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所帶來的瓶頸。同時,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業的創新應用,使得現代農業機械產品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和推廣性,全面彰顯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的優勢和時代特征。
3 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困境
現階段,現代制造技術已在農業機械制造業取得了一定成果,在發揮其巨大技術應用優勢的同時,全面提高了農作物產量和品質,進一步降低了對人工操作方式的依賴程度,并與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保持高度統一。實踐應用過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制約,技術推廣仍存在部分突出問題[3]。
3.1 綜合機械率不高
當前,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實踐生產中農作物種植、采收等關鍵生產環節的綜合機械率整體上呈現較為落后的態勢。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可知,西方國家農業機械制造設備綜合機械率高達90%以上。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農業綜合機械率接近70%。這也直接說明了我國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實踐生產中還存在一定差距。
3.2 技術體系不完善
我國農業機械制造行業相關信息化技術相對不完善問題仍然存在,亦面臨著諸多嚴峻考驗。農業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結構重要組成部分,傳統農業機械生產方式已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經濟的內在價值需求,必須對以往技術要素進行優化。在此背景下,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模式整體發展緩慢,尤其是在現代化制造技術核心要素制約下,無法達到理想效果,對于高效指導農業生產更無從談起。
3.3 缺失核心創新力
工業、農業、服務業是當前我國三大經濟支柱產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部分科研機構逐漸將現代化制造技術的研發集中在服務業中,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嚴重忽略了農業機械制造業的重要性。隨著機械制造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各參與主體才逐漸意識到現代制造技術與農業實踐生產相融合的迫切性,從而進一步提升其核心創新力。
4 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
基于新時代農業發展理念視角下,現代制造技術被廣泛應用到農業機械制造業中,并衍生了諸多創新技術進行集成化,也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契機。
4.1 基于農業機械制造業視角下數控機床技術應用
數控機床技術作為現代制造技術拓展延伸新型技術,被廣泛應用到農業機械制造行業中。我國的數控機床技術主要是由西方發達國家引進,構筑數控機床技術農業機械制造模式存在一定困難,因此如何保證其更加適用是當前所關注的重點。與此同時,為進一步發揮數控機床技術的顯著優勢,必須對其核心技術要素進行研發,最大化減少依賴程度,但隨著互聯網信息化技術不斷延伸發展,亦為數控機床技術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從而有效實現現代化制造技術與農業機械產品并舉的目的。
數控機床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業應用過程中必須重點考慮幾方面核心問題。1)必須根據機械設備的市場需求、農業產生規模及區域經濟發展現狀進行機床生產,確保機械加工產品能夠與農業生產相統一。2)從代碼編程角度進行分析,必須提前編輯好符合數控機床代碼,被依托計算機軟件控制系統,輸入到設備終端,同時選擇合適的及機具模型,確保產品零件的安全性和精確性[4]。
4.2 基于農業機械制造業視角下虛擬技術應用
虛擬技術作為現代制造技術的主要核心要素,在諸多制造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現階段,社會各參與主體逐漸將虛擬技術與農業機械制造業有機融合在一起,主要用于相關產品的虛擬仿真,通過計算機仿真軟件,能夠更加生動地模擬仿真出各種農機產品的性能和工藝參數,同時還可為相關產品投入實踐生產提供科學決策,解決研發產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多種數據調參方式進行補救,進一步提升農機產品的整體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反復增加應用成本和研發成本的現象發生。此外,虛擬技術諸多信息要素的有效融合,通過開展仿真實驗,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制造業整體質量。
4.3 基于農業機械制造業視角下計算機集成系統應用
當前,計算集成系統是農業機械制造業引進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的主要體現,亦是農業發展的基礎保障。計算機集成系統,在充分發揮現代制造技術優勢基礎上,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人力、材料、管理、技術參與主體的整體規劃和實踐應用,有效確保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農機制造整體水平。簡而言之,構筑計算機集成系統與農業機械制造業創新融合機制,將大數據平臺、數字化技術、智能設備進行高度整合,進一步提升我國農業機械制造業信息化建設,從而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并為我國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5 結語
隨著新時代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發展,現代制造技術應用到農業機械制造業中愈發受到各參與主體的高度重視,在國家農業政策宏觀調控下,如何構建現代制造技術與農業機械制造業創新激勵機制是當前研究的重點,也是農業產品研發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現階段,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實踐生產中應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和嚴峻考驗,如綜合機械率不高、技術體系不完善、缺失核心創新力等,嚴重阻礙了現代農業結構轉型升級進程。為進一步發揮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中的顯著優勢,從數控機床技術、虛擬技術、計算機集成系統三方面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 佘文龍.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化工研究,2020(17):167-168.
[2] 李明剛,潘梅梅.現代制造技術對于農業機械的促進作用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7):18-19.
[3] 張紹軍.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農機化,2020(06):145.
[4] 王愛榮.農業機械制造業中的現代制造技術初探[J].農家參謀,2019(12):116,206.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