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鳳
摘 要:在高中教育教學體系中,化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在高考理綜中的分數占比也比較大。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重點針對當前高中化學的教學現狀及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完善措施,旨在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輕松、愉悅的化學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問題;完善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6-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31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化學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式,較之以前都有了很大的不同。高中化學教學,需要兼顧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兩方面,不僅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對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融會貫通,還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科探索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要對當前高中化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對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改善措施,提升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當前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分析
高中化學教師在備課階段,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方面的教學目標關注點有著明顯的差異。部分教師將所有的教學重點都集中到了化學知識點的講解方面,既沒有傳授給學生相應的化學學習方法,也不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體驗。在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的落實方面,有的教師都是以高考試題和教輔資料為指導,設計各種教學活動;有的教師將課程標準、教材編排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了充分的結合;有的教師主要是讓學生進行反復的訓練。在教學方法方面,部分教師依然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課堂教學氛圍非常沉悶。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的實驗課程安排明顯增多,但還是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實驗課程安排較少的狀況,導致化學實驗教學質量一直偏低。
二、當前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形式單一,不能實現個性化教學
目前,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所以課堂教學形式顯得相對單一,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尤其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下,單純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對于人才的培養需求。新課程改革十分強調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形式的單一性不僅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還有可能對學生的健康發展產生限制。
(二)輕視了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由于部分學校和教師均沒有意識到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嚴重影響了高中化學實驗的發展與進步。甚至部分高中化學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化學考試成績,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的時候,以實驗結果的講解為主,并沒有著重提升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導致化學實驗教學的意義并沒有發揮出來。
(三)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度不高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課程主體地位被強調,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圍繞學生而展開。但是,單一的教學形式以及枯燥的教學內容,已經影響了學生對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再加上高中課時緊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偏低,更是進一步降低了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如果教師無法激發出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熱情與激情,那么在高中階段將很難讓學生擁有一個愉悅的化學學習體驗。
三、當前高中化學教學的完善措施
(一)做到有效備課
高中化學教學應當注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學習興趣的激發,探究能力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幫助學生掌握相應化學知識、技能與方法的同時,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實現個性化發展。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要做到有效備課。
1.對教材進行認真研究
在備課階段,教師需要對高中化學課程標準進行認真閱讀和研究,了解哪些是必修模塊,哪些是選修模塊,掌握具體的教材編排特點和內在聯系。與此同時,還要對相應的專業教學期刊進行查閱,明確具體的教學理論、教學方法以及對教材的處理方法。只有對教材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才能夠為教學方法與教學活動的設計打好基礎。
2.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有效的備課,除了鉆研化學教材之外,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解學生對醫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了解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的了解程度。高中化學教學中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很多知識的掌握都需要學生進行相互的合作、交流和探究。所以,在備課階段,教師需要提前預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策略。
3.對教學活動進行精心設計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進行教學起點的確定。然后遵循正確的教學規律,制訂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確保可以通過這一教學方案激發出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1]。
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精心設計,需要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有效的實驗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組織與引導、有效的教學評價以及有效的作業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發展能力,并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設計環節,教學設計是決定整堂課教學質量的關鍵。很多教師會結合每節課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并進行相關教學活動的設計,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學習質量較高。
(二)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化學教學的第一要務成為“促進學生的發展”。對此,教師需要通過化學教學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化學課堂上學有所獲。與初中生相比,高中學生的心理和智力發展已經日趨于成熟,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在這種情況下,高中化學教師必然要使用分層教學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2]。“有教無類”是孔子十分注重的教學思想,將其應用到當今時代的教育領域中,也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使用科學的實驗教學策略
在高中化學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并提升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對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來探究不同的問題,并獲得全新的知識和能力。而在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成為學生實驗探究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1.轉變教師角色
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有著絕對的權威,學生在教師面前是拘謹的,不敢放開手腳。為了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并提升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角色,主動走下講臺,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平等關系,成為學生實驗探究的促進者和幫助者。只有教師真正轉變了自身的角色,才能夠與教師進行無障礙的溝通,進而營造出一個相對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也只有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夠大膽的、主動的進行實驗探究,并通過與其他學生或者教師的互動、交流、討論來掌握相應的化學知識。
2.創設問題情境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只有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才能夠進行相關探究活動的設計,并通過探究活動解決問題。對此,教師需要為學生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確定具體的探究方法和探究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激活學生的化學思維,為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打好基礎。在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驗探究進度來進行設問,通過設問來提升學生的探究層次與高度。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問題的有效性,需要遵循啟發性原則和針對性原則進行問題的設計。
3.引進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為了顯著提升學生的化學能力,需要大力引進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從而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優勢來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還涉及一些抽象的化學實驗,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就可以讓學生對這類型實驗有一個直觀而清晰的認識。高中化學實驗中,也存在著很多有毒的、危險性較大的、大型的化學實驗,這些實驗也需要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進行演示[3]。
(四)布置有效作業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有效的作業可以對教學效果進行鞏固和加強。在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雖然很多教師已經形成了全新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也做出了大幅度調整,但是在布置作業環節,依然會使用“題海”戰術,讓學生倍感壓力。對此,教師必須要在布置作業方面做出改善,通過有效的作業來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化學基本規律的深入探究,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首先,要對本節課的化學知識點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選擇一定數量的、有針對性地試題,確保通過這些試題可以起到鞏固所學的作用。其次,要布置多種類型的作業,達到不同的作業效果。家庭小實驗類型的作業,有利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研究性的作業,有利于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升;調查報告類型的作業,有利于學生環保意識的提升。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及時的批閱,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及時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夠將課內與課外進行充分的結合,提升化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4]。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并不理想,還存在著沒有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沒有對實驗教學予以高度重視、學生對化學學習不感興趣等方面的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要做到有效備課、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使用科學的實驗教學策略、布置有效作業等。
參考文獻:
[1]劉明.淺談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及提升方法探究[J].人文之友,2018(17):224.
[2]胡玉樹.當前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及改進對策[J].求知導刊,2014(4):143.
[3]穆蘭.當前高中化學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2(8):41.
[4]羅世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方法探微[J].新課程研究, 2020(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