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美福,盧家成,張 鑫,信建豪
(黃河科技學院,a.醫學院;b.工學部,鄭州 450000)
紫甘藍俗稱紫包菜,為十字花科蕓苔屬甘藍種的一個變種。中國紫甘藍資源豐富,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且產量大,產量可達37.5~60.0 t/hm2。開發紫甘藍中的花青素及相關產品,有利于促進農產品的合理利用,對農產品市場的調節具有重要意義。花青素是天然色素的一種,具有抗腫瘤[1,2]、抗氧化[3,4]、預防老年病[5]、降血脂[6]等生物活性,又可作為食品添加劑中的天然色素,具有安全性高、色澤自然鮮艷等特點[7-9]。
目前,花青素的提取工藝研究常用的有溶劑提取法[10]、柱色譜法[11]、超聲輔助提取[12,13]、酶法[14,15]、溶劑提取法[16]、離子液體提取法[17]、微波輔助提取法[18,19]等。這些工藝中,由于花青素與紫甘藍的纖維組織結合較緊密,不容易溶出,直接溶劑提取則提取率較低,且污染性較強,因此,采用果膠酶對纖維組織進行分解,可提高提取率。微波輔助能夠使細胞壁結構破壞程度更加充分,使提取耗時更短,耗能更低,更能提高提取效果。
本研究通過酶解-微波輔助法對紫甘藍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藝進行優化,采用微波使細胞壁結構破壞,以果膠酶降解,并將有機溶劑替換為十二烷基硫酸鈉(SDS)溶液,形成了微波-酶解法提取工藝,以期為紫甘藍中花青素的提取提供參考。
紫甘藍:市售,產地鄭州;果膠酶、無水乙醇、鹽酸、磷酸氫二鉀、檸檬酸、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等均為分析純(AR級)。
TU-1810PC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數顯恒溫水浴鍋HH-2(金壇市雙捷實驗儀器廠);立鶴牌101A系列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山東濰坊精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PHS-3C型酸度計(上海理達儀器廠);FA2004型電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TL80-1型醫用離心機(濟南格利特科技有限公司);MCR-3型微波化學反應器(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1.2.1 提取工藝 稱取一定量的紫甘藍60℃干燥24 h→粉碎→提取→酶解+微波→400 r/min離心30 min→取上清液測定吸光度。
1.2.2 單因素試驗 稱取一定量的紫甘藍干燥粉末于錐形瓶內,加入調節pH后的提取劑,并加入果膠酶反應一段時間后,置于微波反應器中,在微波作用下進行浸提,再將溶液離心,取部分上清液,在最佳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酶解pH、加酶量、料液比、酶解時間、提取劑、溫度、微波時間、微波功率為考察因素,選擇最佳條件。
1)pH的選擇。稱取等量每份1.0 g紫甘藍干粉,以SDS為提取劑,以吸光度為指標,固定料液比1∶15(g∶mL,下同),加酶量1.1%,酶解溫度50℃,酶解時間60 min,微波功率360 W,微波時間4 min。設置酶解pH梯度為3、4、5、6、7、8,考察酶解pH對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的影響。
2)酶解溫度的選擇。固定料液比1∶15,加酶量1.1%,酶解時間60 min,pH 7.0,微波功率360 W,微波時間4 min。設置酶解溫度梯度為20、30、40、50、60℃,考察酶解溫度對紫甘藍花青素提取的影響。
3)加酶量的選擇。固定料液比1∶15,酶解溫度50℃,酶解時間60 min,pH 7.0,微波功率360 W,微波時間4 min。加酶量梯度設置為0.3%、0.7%、1.1%、1.5%、1.9%,考察加酶量對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的影響。
4)料液比的選擇。在酶量1.1%、酶解溫度50℃、酶解時間60 min、pH 7.0、微波功率360 W、微波時間4 min的條件下料液比梯度設置為1∶5、1∶10、1∶15、1∶20、1∶25、1∶45,考察料液比對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的影響。
5)酶解時間的選擇。固定料液比1∶15,加酶量1.1%,酶解溫度50℃,pH 7.0,微波功率360 W,微波時間4 min。在酶解時間設置為20、40、60、80、100 min,考察酶解時間對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的影響。
6)微波時間的選擇。固定料液比1∶15,加酶量1.1%,酶解溫度50℃,酶解時間60 min,pH 7.0,微波功率360 W,考察微波時間(1、2、3、4、5、6 min)對提取效果的影響。
7)微波功率的選擇。固定其他條件,考察微波功率(90、180、270、360、450 W)對提取效果的影響。1.2.3 正交試驗 在微波輔助及酶解法單因素試驗下,以紫甘藍花青素提取率為指標,采用L1(837)正交試驗優化提取條件,因素及水平見表1。

表1 微波-酶解法正交試驗因素和水平
1.2.4 提取劑的選擇 將紫甘藍晾干,于60℃恒溫干燥箱干燥24 h;取等量干燥粉碎紫甘藍,分別置于燒杯中,固定料液比1∶15,加酶量1.1%,酶解溫度50℃,酶解時間60 min,pH 7.0,微波功率360 W,微波時間4 min。分別選擇乙醇、SDS作為提取劑,乙醇體積分數梯度設置為40%、45%、50%、55%、60%、65%,十二烷基硫酸鈉質量分數設置梯度為0.08%、0.1%、0.12%、0.14%、0.16%、0.18%,酶解、微波后于波長531 nm處測定吸光度。
通過紫外可見掃描,紫甘藍花青素在紫外區280 nm附近、可見光區500~550 nm存在最大吸收,但280 nm附近干擾物質較多,為減小誤差,采用531 nm作為測定波長。
由圖1可知,在不同提取劑的選擇中,乙醇體積分數為45%、SDS質量分數為0.12%時效果最佳,且SDS溶液得到的提取率大于乙醇溶液,同時不存在有機物殘留,則選擇0.12%SDS溶液作為提取劑。
2.3.1 pH的選擇 由圖2可知,酶解pH為7時,紫甘藍花青素提取效果最好,因此,pH適宜控制在7左右。
2.3.2 酶解溫度的選擇 由圖3可知,在30~60℃,紫甘藍花青素提取效率在50℃時達到最大,大于50℃提取率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溫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強,但溫度超過50℃后酶可能有部分失活現象發生,因此,50℃為最適提取溫度。

圖2 酶解p H對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的影響

圖1 提取劑選擇試驗結果

圖3 酶解溫度對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的影響
2.3.3 酶量的選擇 由圖4可知,加酶量在0.3%~1.1%時,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效率呈增加趨勢,加酶量大于1.1%后隨酶量的增加,提取效率降低。原因可能是酶量過大,與細胞壁產生了競爭性作用,使提取率稍有降低,因此,選取加酶量為1.1%。
2.3.4 料液比的選擇 由圖5可知,隨著料液比的變化,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效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趨勢。綜合考慮,選取料液比為1∶15。

圖4 加酶量對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的影響

圖5 料液比對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的影響
2.3.5 酶解時間的選擇 由圖6可知,隨酶解時間增加,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效率先增加后稍有降低,在60 min時酶解完全,因此,選擇酶解時間為60 min。

圖6 酶解時間對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的影響
2.3.6 微波時間的選擇 由圖7可知,微波4 min時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效果最佳,因此,微波時間選擇4 min。

圖7 微波時間選擇對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的影響
2.3.7 微波功率的選擇 由圖8可知,隨著微波功率的加大,吸光度增大,提取效果更好。但微波功率超過360 W時,溶液暴沸現象較易發生,因此,微波功率選擇360 W。

圖8 微波功率選擇對紫甘藍中花青素提取的影響
采用“1.2.3”的方法,對溫度、加酶量、料液比、pH、微波功率、酶解時間和微波時間7個因素作為影響因子,以花青素含量為指標,通過L1(837)正交試驗確定最佳提取工藝參數,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從表2和表3可知,微波-酶解法中的7個影響因子對紫甘藍花青素提取的影響都不顯著,而料液比影響較大,其最佳工藝為溫度50℃,加酶量1.1%,料液比1∶15,pH 7,微波功率360 W,酶解時間60 min,微波時間3 min,其主次因素影響順序為料液比>pH>酶解時間>加酶量>微波時間>微波功率>溫度。

表2 正交設計試驗結果
正交設計試驗與單因素試驗中最佳微波時間不同,所以對上述正交試驗所得的結果進行驗證試驗,即設置試驗條件為溫度50℃,加酶量1.1%,料液比1∶15,pH 7,微波功率360 W,酶解時間60 min,微波時間3 min。在此條件下,進行5組平行試驗,結果平均值為1.216 mg/g,RSD為6.34%,較單因素試驗中的結果1.124 mg/g(微波時間為4 min,其他因素相同)更佳,故選擇上述為最佳提取條件。

表3 正交設計試驗結果方差分析
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結果表明,微波-酶解法提取紫甘藍中花青素的最佳工藝為溫度50℃,加酶量1.1%,料液比1∶15,pH 7,微波功率360 W,酶解時間60 min,微波時間3 min。本研究中酶解法最大提取率為1.216 mg/g,高于單用酶法或微波法的結果,因此該方法可以提高紫甘藍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為農產品的開發利用增產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