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龍艷,朱 慧,張玉紅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護理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5)
Mini Quest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于問題的學習理論、合作學習理論、主體性教育理論為理論基礎的微型網絡探究學習模式[1]。這種模式不僅能夠提高護生主動參與意識,促進學習者知識體系的建構和高級思維的開發,還能培養護生綜合能力,如評判性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與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交流能力等,實現探究化和網絡化學習,滿足信息化時代發展要求與護生學習需求[2]。Mini Quest教學模式有3個核心模塊:情境、任務及成果[3]。2015年,教育部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把提高護生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2019年,教育部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再次強調,“傳授基礎知識與培養專業能力并重,強化護生職業素養養成和專業技術積累,將專業精神、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4]。基于以上背景,筆者在高職護理教學中借助智慧職教云平臺實施Mini Quest教學模式,培養護生隱性職業素養,如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作風和職業態度等,取得了較好效果[5]?,F將實施過程介紹如下。
2019年9—12月隨機選擇2018級護理專業兩個班,采取抽簽的方法將其中一個班設為實驗組,另一個班設為對照組。對照組40人,均為女生,平均年齡(20.39±1.12)歲,采取傳統教學法;實驗組42人,均為女生,平均年齡(20.18±0.98)歲,采取Mini Quest教學模式。比較兩組護生的年齡、性別、學期考試成績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外科護理學“腹部疾病患者的護理”章節分別實施兩種教學模式,共24課時。護生為大學二年級,已經完成醫學基礎課程和護理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具備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與護理操作技能。兩組授課教師相同。
2.1.1 課前準備 分組:將實驗組6~7人分為一組,共6組,每組選一人為組長,負責小組分工和協調。護生應教師邀請加入外科護理學智慧職教云平臺班課。
2.1.2 教學實施(1)情境。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改編臨床案例,使之符合教學要求。教師以案例為基礎設置情境和護生要扮演的角色。如針對膽結石患者的護理,教師設置情境:張女士,40歲,有膽石癥史,本次發病因進油膩食物后,夜感右上腹持續性劇烈絞痛,伴寒戰高熱、惡心嘔吐,急診入院。醫生診斷為急性膽囊炎和膽囊結石,擬行手術治療。作為責任護士,應如何為其實施圍手術期護理。
(2)任務。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置本質性問題和基礎性問題,查閱相關資源,供護生參考。本質性問題即主題。為了幫助護生回答本質性問題,教師設置層層遞進的基礎性問題,以便最終達成教學目標。如本案例的本質性問題是急性膽囊炎和膽囊結石患者的臨床表現與護理措施。基礎性問題為急性膽囊炎患者有哪些癥狀、體征?首選輔助檢查是什么?術前常規準備有哪些?術后觀察要點有哪些?T管引流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做好T管引流的護理?教師提供的文字資料有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護理學》(第6版/本科護理),知網文章《老年急性膽囊炎行腹腔鏡手術后并發癥的護理》《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對急性膽囊炎患者護理質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急性膽囊炎患者腹腔鏡術后的護理干預對康復進程和切口感染發生的影響觀察》;視頻資料《膽道系統的解剖結構》《膽石癥患者的飲食要點》《T管引流的護理》《如何預防膽囊結石》。教師將案例、本質性問題、基礎性問題以及優質資源于上課前兩周上傳到智慧職教云平臺,要求護生學習。
(3)成果。各組通過查閱資料、觀看視頻和小組討論回答案例中的基礎性問題。為確保學習進度,每2~3天向教師匯報本組學習成果,并將學習成果以電子資料的形式上傳智慧職教云平臺,與其他組共享。成果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PPT匯報、情景表演、視頻展示,也可以是Word文檔介紹、動作示范等。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微信、QQ等工具幫助護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課堂上,各組分別展示學習成果,并回答其他組提出的問題。教師根據上傳至智慧職教云平臺的學習成果及課堂表現打分。之后,總結本次課的知識點,并針對護生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及小組點評。
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課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授課計劃布置預習任務,發放PPT課件,要求護生預習。課中,教師利用PPT和教具講授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護生認真聽課、做筆記。下課前,教師總結本次課的知識點并回答護生提問。課后,教師布置思考題,如急性膽囊炎患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術前準備和術后護理措施有哪些?如何進行T管引流的護理?護生完成思考題后上交,教師根據完成質量打分。
本章節教學結束后,通過兩種方式對兩組進行比較:(1)隱性職業素質評價量表。該量表為魏志明等[6]參照創新思維能力測試量表、護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量表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TDI-CV)設計而成。隱性職業素質評價量表有7個維度,即職業價值觀、團隊協作精神、創新意識、批判性思維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表達能力和組織管理潛力,共32個條目,每個條目設非常同意、同意、普通/還好、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5個選項,分別計5~1分。量表總信度為0.916,總效度為0.933。(2)Mini Quest教學效果調查問卷。該問卷為筆者在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7]的基礎上設計而成,包括知識掌握、能力運用、職業素養3個維度,共9個閉合性問題,1個開放性問題。教學結束后,對實驗組護生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42份,回收42份,回收率為100.00%。
表1 干預前后兩組隱性職業素質評價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1 干預前后兩組隱性職業素質評價量表得分比較(±s,分)
維度t值P t值P職業價值觀團隊協作精神創新意識批判性思維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表達能力組織管理潛力干預前對照組3.72±0.67 3.04±0.61 3.13±0.34 3.08±0.83 3.39±0.67 3.30±0.72 3.01±0.78實驗組3.81±0.72 3.01±0.57 3.09±0.43 3.11±0.78 3.36±0.71 3.34±0.69 3.02±0.81 0.715 0.230 0.466 0.169 0.197 0.257 0.057>0.05>0.05>0.05>0.05>0.05>0.05>0.05干預后對照組3.90±0.71 3.12±0.78 3.31±0.46 3.10±0.81 3.45±0.71 3.39±0.75 3.19±0.82實驗組4.48±0.75 3.45±0.67 3.78±0.57 3.56±0.82 3.97±0.81 3.91±0.73 3.87±0.83 3.592 2.058 4.970 2.554 3.085 3.182 3.730<0.05<0.05<0.05<0.05<0.05<0.05<0.05
干預前,兩組隱性職業素質評價量表各維度得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隱性職業素質評價量表各維度得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實驗組隱性職業素質評價量表各維度得分與干預前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2 實驗組對本組教學效果的評價[n(%)]
調查發現,85.17%的實驗組護生喜歡 Mini Quest教學模式,83.33%的護生認為該教學法能增強其職業認同感、使命感、責任感。
Mini Quest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職業教育理念[8],課堂教學全程滲透護生隱性職業素質培養。教師針對案例設置情境,引導護生在臨床環境下思考和回答問題,護生通過小組討論、查閱資料、現場模擬等方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了解未來從事職業所要具備的隱性職業素質。這種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內容與工作任務相結合、模擬與現實結合,充分激發護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9],使護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隱性職業素質的重要性,最后在教師引導下總結和提煉職業素質的關鍵詞,使隱性職業素質顯性化,提高教學效果。
Mini Quest教學模式要求護生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小組討論、查閱資料,找到問題的答案。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師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下找到答案,然后通過小組合作將答案展示給其他同學,最終達成學習目標。解決問題過程中使學生表達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當學習小組討論時,學生間相互協作,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而小組內的協作及組間競爭,又讓學生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溝通和交流能力得到提高。護生間交換意見,使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培養了創新意識[6,10]。
從表2結果可見,Mini Quest教學模式不僅能加深護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綜合能力,而且培養了護生職業素養,護生對這種教學模式認可度較高[11]。Mini Quest教學過程中,護生扮演護士幫助患者解決護理問題,使他們認識到護理的重要性,體會到護士工作的辛苦,同時也收獲到為患者排憂解難的幸福感,增強了職業認同感、使命感、責任感[12]。這種精神層面的收獲有利于他們將來更好地從事臨床工作,使其對護士職業充滿崇敬感,對護理工作充滿熱情,真正成為一名充滿愛心,有信心、決心和責任心的白衣天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