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治剛
摘? 要: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對學校和老師提出重視素質教育的要求?;瘜W教學中相關實驗的合理利用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學會通過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看到不同事物各自的發展規律。讓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加深對身邊事物的感悟和理解,從而提高其接收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可以擁有發散性思維,遇到問題可以分析得更加全面和細致,然后找到最為合理的方式進行正確處理。
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體系;構成特點
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的培育對學生來說很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摒棄傳統觀念,擺脫落后教育方式的束縛,重新認識化學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使學生在化學的學習中得到素質的全面提升。
一、高中化學核心素養體系的特點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體系的特點有以下三個:1,化學核心素養體系對化學學科的本質有很好的體現作用,可以讓我們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向進行辨析,讓學生對不同的化學現象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2,核心素養體系還可以對化學學科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折射,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實驗及模型展示等,可以讓學生在明確化學基本理念的基礎上進行更加透徹的學習;3,可以通過利用各種實驗,讓學生實現對微觀及化學特殊符號的解讀,可以培養學生在化學的學習中嚴謹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二、高中化學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
在如今的化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過于重視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缺少實踐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化學這門學科對實踐的依賴性很強,所以要想培育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就要從加強動手能力方面進行切入?;瘜W的中心思想是讓學生對物質之間的反應和規律有所掌握,需要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對基礎知識進行印證,使知識概念的記憶更加扎實和牢固。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通常都是老師利用工具進行實驗演示,學生只能通過觀看進行了解和想象,缺少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這與傳統的灌輸教學模式沒有太大差別,學生一直都在被動學習,時間久了思考能力就會減弱。在教學中教師缺乏將化學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讓學生的學習不夠直觀,感受不夠深刻。
(二)教學中缺乏發散思維的培養
化學與生活中的各方面都有一定聯系,化學的本質就是學習物質的變化,掌握其變化原理及規律,很多學校有相關實驗課的準備,但是由于一些化學試劑具有危險性,所以多數實驗都是老師和學校將基本的材料一起準備完畢,學生只需要一個動作或者程序就可以完成實驗,從而直接得到結果。由于學生接觸的操作步驟太少,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會發生很多聯想,也不能按自己的行為習慣完成化學實驗的方案設計,阻礙了學生擁有更多的創造力,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三、建設高中化學核心素養體系對策
(一)加強學生的化學素養
1.具備基本知識與技能
在對學生進行化學素養的培育時,應該讓學生打好基礎,扎實地學習基本知識,熟練掌握化學相關的技術能力,加強學生對化學概念及化學反應原理的理解。讓學生通過對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擁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在化學學科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物質能量守恒思想,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其驗證探究的能力,擁有綠色化學思想等。
2.教授化學方式與精神
傳統的化學教學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唯物辯證法和矛盾分析法等,其中包含多觀察、作比較、總結歸納及實驗等。但是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在教學工作中也推崇多學科融合的方式,將數學、物理及生物等學科知識融入到化學教學方式中,使學生知識的涉獵更加全面。化學精神包含的主要內容是概念、規律及現象等,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學會嚴謹的待人接物的態度,還有實事求是的誠懇及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等。
(二)加強學生的化學信息素養
化學信息的概念很廣泛,包含的內容也很多,如與化學學科相關的信息技術,及以化學學科為基礎建立的數據模型及記錄化學實驗過程的音像等。學校應該加強學生對化學信息的意識,對其進行針對性地知識講授,讓其擁有可以熟練使用信息資源的能力,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及通信技術對信息進行傳遞和存儲。還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對信息進行獲取和識別,使其具備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考試類型和題目走向。提高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交互能力,幫助其形成信息理論,培養學生對實驗過程、實驗現象的描述能力,同時具備對實驗結果進行自主歸納總結的能力。使學生可以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抵制不良信息。
(三)加強學生的化學能力素養
1.培養動手能力
化學學科教學中,化學實驗是教學的重要內容?;瘜W實驗的有效開展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多數學校受應試教育影響較大,為了讓學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學校和教師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教授學生理論知識上面,同時監督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把握程度,使得學生沒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及發散思維,對今后的綜合素質發展來說是一種阻礙。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學校應該多設立一些化學實驗室,并適當安排實驗課程,讓學生擁有動手的機會,從而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2.培養團結協作能力
經濟發展建設逐漸變得全球化,各行業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傳統觀念中對學生的評價標準是看學生的智商水平和學習成績,而如今的社會發展更看重員工的情商值,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應該增設一些課程用來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在工作及生活中,組織協調能力對一個人的發展來說十分重要,所以在學習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思維創新和獨立自主,還要讓其學會同伴間的相互合作、共同進步,讓學生更有集體榮譽感,意識到團結就是力量的真諦。
結語:化學學科相對來說對實踐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在學習中要求學生學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提高對學生化學核心素養培育工作的重視,從化學信息素養及化學能力素養等角度出發,將素養教學充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學校的化學學科教學質量,使化學學科在教育事業中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愛香.高中化學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新課程(中學),2017(7).
[2]林小駒,李躍,沈曉紅.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5,(05):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