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芳 馬燕芳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對于人格素養(yǎng)的塑造十分關鍵。傳統(tǒng)教育體制存在僵化問題,無法保障教育內(nèi)容和形式的多元性,限制了教育成效的發(fā)揮。而隴南市紅色文化的有效融合,則能夠實現(xiàn)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增強教育工作的活力,實現(xiàn)對學生的正面熏陶與引導。應該增強兩者的契合度,以提高教育工作實效性。本文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隴南市紅色文化的應用意義進行分析,并對實踐應用策略加以探索。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隴南市紅色文化;實踐應用
紅色文化承載了我國革命先輩的心血,是中華民族艱苦奮斗歷程的見證,與中國革命和紅色政權密不可分。紅色文化具有較強的教育功能和價值,將其與學校教育工作結合在一起,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能夠使教育體系更加豐富且多元。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只有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才能消除在行為及思想上的偏差,為其今后健康成長奠定可靠的基礎。學生是祖國和社會的未來,應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成為常態(tài)化,使其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1]。而隴南市紅色文化是本地區(qū)革命精神的體現(xiàn),將其應用于教育工作當中,可以使學生在感受紅色文化的過程中銘記歷史、珍惜當下生活,以崇高信仰和良好人格的塑造作為己任。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隴南市紅色文化的應用意義
隴南市紅色文化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除了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及價值外,同時也具備豐富的時代價值,以紅色文化為依托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是時代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相較于單純的理論教學而言,紅色文化的融合增強了教育內(nèi)容的可接受度,有助于提高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參與熱情,在聆聽革命故事、觀看紅色電影的過程中感受先輩們的革命精神,達到精神洗禮的目的。隴南市紅色文化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中國建立中的無私奉獻和艱苦奮斗精神,與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涵相契合,因此在教育中可以發(fā)揮關鍵作用。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隴南市紅色文化的實踐應用策略
(一)注重資源整合
對隴南市紅色文化資源加以深入挖掘與整合,使其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認知需求特點,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對紅色文化的區(qū)域性形態(tài)予以針對性考量,找到其中與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吻合的地方,體現(xiàn)紅色文化的時代功能與時代價值,在新時期發(fā)展中呈現(xiàn)出強勁的活力[2]。教師應該親自到革命遺址進行實地觀摩,了解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體會其中的革命精神,并將其整理為文字、圖片和視頻的形式,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的實施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素材。尤其是小學生的認知思維較差,只有通過他們感興趣的形式開展教育工作,才能避免出現(xiàn)逆反心理,加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與感悟。注重對校本課程的建設,充分體現(xiàn)隴南市紅色文化在課程內(nèi)容中的價值。
(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
以“甘肅省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項目”為依托,加快課堂教學的不斷改革,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隴南市紅色文化的融合度。所有教室都配備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全校93%的教師都能利用 “暢言”軟件進行信息化教學。課堂教學的模式,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方式以及師生互動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校園常規(guī)歌》《校園安全條例》《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編寫過程中,應該實現(xiàn)隴南市紅色文化資源的有效融合,在潛移默化當中對學生的價值觀念加以引導[3]。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離不開信息技術,應該通過網(wǎng)絡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對當前校本教材予以完善。相較于枯燥化的課堂教學而言,運用信息化教學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通過觀看隴南紅色電影等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課堂體驗,加深對核心價值觀內(nèi)涵的理解。
(三)開展實踐活動
除了應該在課堂內(nèi)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外,還應該注重對課堂的拓展和延伸,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切身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在真實環(huán)境當中使其獲得豐富的體驗。為此,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到公共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等進行實地參觀,了解隴南市紅色文化的歷史沿革。在教育工作中積極舉辦“慰問老紅軍”“為烈士掃墓”等活動,在全校范圍內(nèi)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以紅色文化為指導,規(guī)范自身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組織紅色文化主題班會和紅色文化手抄報活動等,使學生能夠自主收集相關材料,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四)實施全面評價
對于教育工作的全面評價,可以明確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發(fā)展情況,為隴南市紅色文化的融合提供依據(jù)。為了深入了解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況,應該采用觀察法、訪問和座談等形式,在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中加以詳細記錄與分析,為評價工作做好充足的準備。在評價中應該采用多元化方式,除了應該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任務完成度和學習能力外,還要在實踐活動中評估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由于學生在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上都存在差異性,因此在評價中也應該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收集反饋信息不斷總結反思,提高整體教育質(zhì)量。
四、結語
將隴南市紅色文化應用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當中,可以增強教育內(nèi)容的豐富性,激發(fā)學生在教育工作中的參與熱情,獲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在實踐工作當中,應該通過資源整合、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開展實踐活動和實施全面評價等途徑,提升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在隴南市紅色文化的熏陶當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韋海如.隴南紅色文化資源開發(fā)與傳承[J].文化產(chǎn)業(yè),2020(21):122-123.
[2]楊垚,肖紅旗.隴南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fā)利用[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9(01):109-112.
[3]貝靜雯.紅色文化對青年學生價值觀的引領[J].文教資料,2019(08):52-54.
注:本文系“隴南市2020年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般課題《隴南紅色文化對培養(yǎng)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課題立項號:20LNSK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