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永恒主題和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是我們黨對教育根本問題的時代性回答。鄭州市二七區人和路小學通過:國旗主題教育;多樣的隊活動,紀念日活動,專題報告會等多種教育方式;運用影視、文學、音樂、繪畫等多種藝術手段,融入學校日常教育,常態開展“向國旗敬禮”系列活動,仰望國旗愛黨愛國,探索擴寬德育渠道,推動德育新發展。
關鍵詞:主題教育;德育教育
2017年8月《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落地,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增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時代性、科學性和實效性提供了指導。鄭州市二七區人和路小學以《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為精神引領,基于學校紅領巾少年軍校特色品牌,構建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德育體系。在愛國主義特色主題教育活動方面,發揮資源優勢,創新教育途徑,探索新載體取得了成效。
一、定國旗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載體。
學校把愛黨愛國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以落實《中小學生守則》為抓手,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從小學生生活實際和日常出發,把“國旗”定為愛國主義教育主載體,開展“敬禮五星紅旗”特色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精心設計活動方案、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吸引力強的教育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工作落細、落小、落實。
二、師生走出去,官兵走進來。
我校通過師生“走出去”,戰士、官兵“走進來”的形式,開拓“愛國旗”特色教育的新途徑。
2020年,學校成立鄭州市第一家紅領巾少年軍校,與當地人民武裝部取得聯系,通過多方努力,學校與原北京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現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結成德育共建單位。護衛隊先后向學生發來《軍事紀實探訪國旗護衛隊》、《特別呈現》等珍貴視頻;《五星紅旗》《永遠的豐碑》等書籍,還通過網絡為學生送上寄語,激勵同學們愛國、勵志。2020年9月,學校帶領師生赴北京天安門國旗儀仗隊基地參觀。這次“走出去”對所有參與的家長、教師、學生起到很強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
我們還請國旗護衛隊退役官兵走進來。清明、“六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原北京天安門國旗護衛隊退役官兵及現役軍人多次到我校舉行升旗儀式、講述“國旗”動人故事。不僅有全體師生、家長、兄弟學校師生代表、辦事處工作人員,還有社區的居民代表。
同時,護衛隊退役官兵還擔任我校國旗護衛隊的訓練和一年級新生的國防教育實踐任務。經過官兵專業嚴格的訓練,學校升旗儀式更加規范,每周一護衛隊員身著禮儀服,精神抖擻地完成升旗,儀式感強,感染力足。
學校還拓展更多的資源,成軍人英模“馬昕教育輔導站”,給孩子們做愛國主義教育報告;走進駐鄭空軍部隊參觀體驗;堅持節日、紀念日請“抗戰老英雄事跡報告團”;全國最美家庭、“全國學雷鋒先進模范”“全國道德模范”走進學校做報告、講座。
三、抓住契機,激發愛國熱情。
每周一升國旗儀式的思政大講堂。規范儀式流程的基礎上,思政大講堂更是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的沃土。重溫誓詞、經典誦讀、中國禮儀文化講解……一點一滴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自豪感,激發愛國情懷。
開學第一課。除了把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作為系列活動主陣地之外,學校充分利用“開學第一課”開展“敬禮五星紅旗”主題中隊活動。新生入學,除了必要的幼小銜接教育之外,學校舉行迎新生升國旗儀式,帶領新生觀看學校國旗護衛隊訓練,瞻仰天安門國旗護衛隊贈送國旗……很好的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了新生“開學第一課”。同時利用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等重大節日為契機,進行牢記歷史、不忘使命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愛國之情。
每期一展示。每學期以元旦和六一兒童節為契機舉辦“獻禮五星紅旗國防教育節”。藝術節分兩大部分:校本課程展示、文藝節目表演。鼓勵、引導學生在歡度節日的同時“獻禮五星紅旗”向偉大的祖國展示、匯報自己在國旗下的成長收獲。每次活動全體師生熱情高漲,課程展示、舞蹈、歌曲、相聲、小品、誦讀、戲曲、書法、繪畫……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四、輻射四個層面讓教育活動覆蓋面更廣。
學校的“敬禮五星紅旗”系列活動覆蓋面廣泛。學生、學校層面的活動自是有聲有色。倡議全校學生傳唱歌曲抒發對五星紅旗的深刻眷戀和濃濃情意;開展“國旗、國歌”故事我來講活動,增進對國旗、國歌、國徽的敬意,了解黨史,增強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情感;召開“我的祖國”主題中隊會,觀看影片《開國大典》、《厲害了,我的國!》,了解建國歷史,感受祖國繁榮、強大;到烈士陵園開展“緬懷先烈 重溫紅色故事 勵志做紅色傳人”、“學黨史,感黨恩”活動了解黨的建黨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認識黨、認識祖國、認同黨、感謝黨,為祖國驕傲。在孩子們心中埋下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種子。
為了發揮家庭、社會的育人力量,達到協同育人。學校重視家庭教育指導,家校溝通。重視社會力量、挖掘社會資源。“敬禮五星紅旗”系列活動的開展沒有只停留在學生、學校層面,還延伸至家庭,輻射到社會層面。學校每周一的升國旗儀式全體師生參與之外是對外開放的,鼓勵家長參與。重大節日的升國旗儀式更是有大批的家長志愿者主動參加。天安門升旗參觀之行,家長與孩子同唱國歌,激情相擁;國旗下講話家長與學生挽手上臺;六一展示學生、家長共創作、共表演;國慶節學生、老師、家長一起精心制作國旗;緬懷先烈清明升旗儀式,學生、教師、家長、戰士、抗戰英雄、社區干部、居民代表國旗下一同宣誓;網絡平臺、微信公眾號、官方視頻號、官方抖音號、朋友圈,學生、家長、社會人一起寄語“向國旗敬禮”。我校的“敬禮五星紅旗”系列活動儼然成一張名片在家長和社區傳揚,甚至有人慕名參加。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再是孤立的,形成了大手小手手挽手,學校、家庭、社區共聯手的可喜局面。
鄭州市二七區人和路小學以愛黨、愛國理想信念教育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以“國旗”為主載體,創造性開展主題活動,推動德育教育。春風般潤物無聲的愛國主義教育,使理想信念教育內化于思想,外顯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