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平
摘 要:初中是教育發展的重要階段,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成為教學的重要內容。為提高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項目式學習應運而生。所謂項目式學習,主要是以學生構成課堂教學的主體,以項目的形式形成一個整體的構思,從而開展教學。開展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參與到問題分析和討論的過程中,這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項目式學習
信息技術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重要課程,所以初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技術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初中信息技術融入許多的理論知識和技術,采用項目式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偏向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從而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模式適應不了現代化的教學需求。采用項目式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這對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從教學的角度分析,這也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體現。本文主要以初中信息技術為背景,分析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以及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開展項目式學習的有效策略。希望給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任課教師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議和借鑒,也希望給初中信息技術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
1.教學模式過于傳統
雖然我國教育迎來了全面發展和改革,但是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的是學生的筆試能力。初中信息技術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以教材為主,這樣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長時間影響下,不僅會降低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還會讓學生產生排斥的心理,這是阻礙學生提升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
2.忽略了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應試教育背景下,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更注重的是學生的文化成績。雖然新課標要求以素質教育為主,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并不注重信息技術的教學。所以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還需要教師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學校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
3.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性
初中生本身已經具備了獨立的思考能力,所以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但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所有的教學活動主要以教師的主觀思維為主,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形成思維上的依賴性。信息技術是一門探究性學科,如果學生缺乏自主性,那么教學就失去了根本的意義,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所以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必要性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就充分說明了教學過程中興趣的重要性。信息技術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但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教學過程中,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課堂講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采用項目式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這對學生的興趣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學習還是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有著重要意義,所以說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開展項目式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1]。
2.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項目式學習主要以學生為主,教師以問題作為引導,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被充分鍛煉,所以說項目式學習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有著重要的價值。新課標背景下,對于初中生的教學,除了文化知識的教育之外,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所以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開展項目式學習符合新課標的教學方向[2]。
3.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項目式學習通常都是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的,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所負責的任務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學的過程中開展項目式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團隊的合作能力。除此之外,小組一起學習和探討的過程中,需要有人進行組織和管理,這也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利于學生的綜合實力提升,這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3]。
三、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的有效策略
1.采用情境教學的模式
情境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將教學中產生的問題融入實際情境中,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信息技術已經是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所以說信息技術和生活已經息息相關。要開展項目式學習,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模式,利用情境,讓學生將已有的經驗和教學知識進行聯系。以“信息時代化”為例,這是初中信息技術第一課第二單元的教學知識點,這一知識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等。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模式讓學生讀取信息,早期的信息都是通過觀察所得出的。教師或是學生進行無聲的表演,讓學生觀察,最后得出自己的認知信息。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再滲透信息技術發展的歷史。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在情境中深入對信息技術的探索和學習。采用情境教學的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的知識點,也能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所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模式開展項目式學習,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4]。
2.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
項目式學習的主要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所以開展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需求是教師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教學的過程中,要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劃分到不同的小組,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學生的基礎不一樣,教學的過程中,同樣的內容不一定適用于所有的學生。所以教師要開展項目式學習,可以融入分層教學的模式。以“趣味編程跟我走”為例,這是八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也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點。關于這一知識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了解Python語言,并掌握IDLE集成環境中啟動Python。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目標包含了Python語言設計的計算機小程序、Python語言設計的基本理論、Python語言設計的流程等,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教學的內容進行優化,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可以以基本理論和流程的教學為主,對于基礎比較牢固的學生以程序教學為主。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系數,也能發揮項目式學習的價值。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符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也符合項目式學習的發展方向[5]。
3.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學科,所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環節。項目式學習開展的過程中,探究也是學習的重要特點,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學習模式。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在團隊中進行問題的分析和探討,這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過程。以“美化文檔添錦繡”為例,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文檔美化設計,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是多數學生第一次接觸文檔,其中編輯、加工和美化等內容都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所以教學的過程中要開展項目式學習,教師要注重學生主動探究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用視頻的形式播放文檔文化設計的內容,這樣可以讓學生直觀了解學習的內容。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6]。
4.完善評價體系
項目式學習主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所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完善評價體系。學習活動完成之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科學和系統的評價。這樣既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讓學生及時發現在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完善評價體系,還可以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方便教師后期調整教學計劃。項目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但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有著重要的作用,完善評價體系,可以促進項目式學習更好地開展,提高其學習效率[7]。
四、結語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但信息技術教學最重要的是為了讓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項目式學習更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也推動了信息技術的教學發展。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采用項目式學習,為學生構建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間,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有利于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發展,這樣的教學模式符合素質教育的方向,對于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永貴.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項目學習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2016(6):213.
[2]梁娟秋.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的策略[J].軟件,2018(11):184.
[3]韓文浩.項目學習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教學效果探究[J].新課程,2017(29):88.
[4]高春桔.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網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分析[J].新課程,2019,5(11):420.
[5]王盼盼.基于“互聯網+”背景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項目式教學的應用與研究[J].考試周刊,2019(82):37,39.
[6]王嵐.淺談項目式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應用[J].新課程,2019(14):126.
[7]欒路廷,王新躍.項目式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9(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