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思達 宋之立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廣漢分院,四川廣漢 618307)
民航局出臺的《關于全面深化運輸航空公司飛行訓練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提到[1],為了全面建成支撐有力、協同高效、開放創新的新時代中國特色飛行訓練體系,“基于核心勝任能力實施飛行訓練”是重點。《指導意見》謀劃了未來中國民航飛行訓練體系改革目標和路徑,為未來幾十年民航飛行訓練指明了方向。新時代訓練的核心思想是樹立“基于核心勝任能力實施飛行訓練”,即以基于能力的訓練和基于實證的訓練理論為基礎針對于目前國內外基于勝任力特征以及ICAO發布的勝任力培訓要求與評估,對單發商照階段不同要求的訓練器訓練內容與飛行科目建立勝任特征模型,提取勝任特征指標,以提高訓練效率、降低運行風險為導向,使提取的特征指標滿足單發商照階段部分復雜飛行科目機動的標準,對特情科目,能夠加強飛行學員識別、防止進入與進入后改出特情的能力。
隨著航空業的發展,飛機數量、航線和航班次數也在逐年增加,有限的空域資源飛行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這些變化對飛行員的勝任特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飛行學員初期訓練階段,盡早地介入對勝任力及勝任特征的提升,對日后運行保障安全的能力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
勝任特征的概念最早是哈佛大學教授McClelland于1973年發表提出[2]。他指出,勝任特征是能體現在特定角色或工作中績效水平高低的個人特征,如某一領域的知識、認知、態度或行為技能等。
民航法律法規中也有相關對于飛行員的要求,其中CCAR-61-R4《民用航空器駕駛員、飛行教員和地面教員合理審定規則》要求飛行員具備相應的航空知識,飛行技能以及飛行經歷,并在航空法、飛行原理、飛機一般知識和飛機性能、計劃和裝載知識、氣象學知識、領航知識、無線電通話以及操作程序上提出了相關要求,還要求飛行員能夠識別和管理威脅與差錯,能夠操作穩定,保持警覺,具備良好的判斷決策能力,能夠有效溝通和配合[3]。
根據ICAO所提供的核心勝任力培訓和評估,勝任力培訓應該基于9項飛行員核心勝任力(包含ICAO公布的8項飛行員核心勝任力和“知識與應用”):程序的執行和遵守規章、溝通、飛行軌跡管理―自動飛行、飛行軌跡管理―手動飛行、領導力和團隊合作、問題的解決和決策、情景意識和信息管理、工作負荷管理、知識的應用。以上9項飛行員核心勝任力,可以穩定地預測出飛行員在飛行中的優異表現。CRM的技能也很好包含在了飛行員核心勝任力。
單發商照階段達到的要求主要可以分為飛行科目與特情兩個部分。針對飛行科目,首先進行能力需求分析,從知識、技能、態度3個維度出發,結合實踐考試標準以及ICAO勝任力評估要求,建立勝任力特征模型(見圖1);針對特情,從TEM的角度,識別并發現特情以及改出特情的方面與ICAO勝任力評估要求結合,建立所需的特情勝任力模型(見圖2)。
圖1 飛行科目
圖2 飛行特情
擬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與主成分分析法。灰色關聯分析法灰色關聯分析法以灰色關聯度的計算來描述因素的影響程度,數據序列無需滿足經典的數理分布,能夠很好地解決評價過程中小樣本和貧信息問題,但是無法避免因素指標間的信息重疊問題。成分分析法是用較少的變量來解釋大于 85%和代替大部分變量,也即用較少的變量指標去表達大部分信息量。利用該兩種方法,對單發商照階段飛行科目與特情所需的特征能力進行定量分析。
針對不同科目、不同特情的特征能力要求,結合使用的訓練器能達到的標準,進行場景設計。場景實驗于訓練器進行開展。訓練器以單位時間開展,對不同場景實施進行多次實驗。以一次地面滑行為例,放行頻率:126.30、位置:停機位312、通播,申請放行許可;獲得放行許可(JTG01D,1500M,1234,APP119.7);得到開車推出指令;得到滑行指令;(T3,B1,A,A1,02L跑道外等待)完成起飛簡述。其中,結合特征能力需求,涉及相關勝任能力:如,放行指令過長是否有所措施,如:準備紙、筆進行記錄,相關能力評估:問題解決與決策100%。是否準確地與放行和地面在正確合適的時機建立聯系,相關能力評估:知識100%,溝通復雜的滑行指令,能否準確無誤進行地面運行相關能力評估:問題解決和決策50%、領導力30%和團隊合作10%、情景意識10%。起飛簡述完成起到積極的效果,相關能力評估:工作負荷管理、領導力和團隊合作。
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納、宣傳,獲得普及,所以又稱戴明環。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就是PDCA循環。PDCA循環的含義是將質量管理分為4個階段,即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 和 Action(處理)。在質量管理活動中,要求把各項工作按照作出計劃、計劃實施、檢查實施效果,然后將成功的納入標準,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環去解決。
基于現有的飛行實踐階段檢查與考試,對現有場景要素進行合理篩查,針對相同能力特征的不同場景進行篩查,對起到積極作用的場景進行保留,不成功的進行修訂,再次進入循環進行解決與驗證,最后保留下效果佳的場景,并對場景要素的效率再次進行驗證。最終通過循環,驗證得到效果佳、效率高的場景要素。
本文理論研究與實例分析相結合,通過建立特征模型與場景設計,進行PDCA循環結合飛行實踐階段階段檢查與考試驗證修正,得到于單發商照階段能夠降低運行風險、提高效率的合理場景要素,提高飛行學員核心勝任力,并對各核心勝任特征在不同飛行科目、飛行特情情況下進行定性與定量的判斷,采納高效的場景,以起到對特征能力要求的提高,并從單位訓練時間內,提高能力要求,提高訓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