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積石山縣崔家小學 崔仲江

對話教學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誕生的一種新的教學形式。所謂對話教學,就是教師與學生在雙方互相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通過語言、肢體、符號等形式進行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與對話,深化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對話教學是一種嶄新的教學形式,已經成為當前社會教育的熱點話題。運用對話教學,能夠讓學生產生被尊重和重視的情感,感受到師生之情和同學之情,激發學生對學習、生活、生命的熱愛,實現生命教育的價值。
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它是一個敞開的教材,可以與學生進行“對話”。學生只有善于與它進行溝通、對話,才能從“對話”中了解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讓自己可以學到知識,充實內心世界,才可以學到更多的“本領”。實行“對話”式教學,需要讓學生學會自己與教材進行對話,從中獲取獨屬于自己的知識,還可以從中領會到作者的偉大智慧等。
例如,在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的學習中,第二單元的學習內容是“線與角”。這部分知識沒有那么多曲折,但它對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陌生的、晦澀難懂的。所以,在進行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與書本進行一次“對話”——自學。可以先讓學生通過閱讀書本以及與同學交流來學習一下這部分的內容,同時思考:什么是射線、線段、直線?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它們都有哪些特點?采取“對話”式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教材內容,還可以幫助他們實現超越學習,讓他們從中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教師是對話教學中的關鍵,通過對話教學,能夠拉近學生和教師的關系,讓學生積極地對教師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轉變課上的師生角色,讓教師逐漸變成一個傾聽者。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課上失去了作用,只有教師正確引導,才能夠讓對話保持其價值和功能。在學生與教師對話的時候,教師要重視自己的作用,不能夠袖手旁觀,而是要善于傾聽學生的發言,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抓住學生發言中的閃光點并不斷放大,以此作為討論的話題,讓班級同學共同發言。
在教育的不斷發展中,教師是不能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因為這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如今我們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著重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小組合作已成為一種被教師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它在教學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知識的學習中,第二單元的內容是“倍數與因數”,在進行該部分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比如有的成員可以找出因數與倍數的概念,有的組員在此基礎上說出某些特定的數之間的倍數與因數的關系等。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組員遇到了問題,可以小組成員一起討論解決,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還可以促進他們的感情,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教學方式。組織生生之間的對話,力求提高對話效率。同學之間的對話,能夠產生思維的碰撞和激發,讓學生共同發展、互相進步,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養成熱愛交流、積極合作、善于幫助的觀念,實現生命教育的目標。部分學生對教師會產生一種敬畏、害怕的情感,所以在和教師交流的時候,難免會存在一定的隔閡,而生生之間的對話能夠讓學生更加自然、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升互動的水平和頻率,激發學生的對話欲望。例如,在教授“四則運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生生對話,學生針對自己的想法和小組成員進行對話,展開激烈的討論,實現思維上的碰撞,共同對文本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索。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實行“對話”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而且正確的選擇,但是要想完全實行這一教學模式,讓它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