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依萍



筆者以初中籃球同側步持球突破技術的教學為例,巧借V形墊設計逐步遞進的“誘導性練習”,改進學生同側步持球突破技術,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點(起動突然,跨步、推放球快速連貫,球在中樞腳離地前離手),循序漸進地完成該動作。
一、借助水平V形墊降低難度,明確跨步路線
練習目的:明確跨步的路線,同時強調轉體探肩動作,使學生明確蹬跨的步伐大小。
練習方法:水平放置墊子,墊子上標“V”字形的“步伐路線”。練習者屈膝降重心,雙手自然持球于體前,站于墊子“V”字形的尖端后側,以右腳向右側方向練習為例,要求右腿沿右前端V字形對角線方向跨步練習,同時做轉體探肩動作。左側動作同右側(圖1-1)。
練習建議:該跨步模仿練習可作為基本部分教學的基礎練習,練習8~10次/組,練習時間約2min,可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適當調整練習時間。
拓展練習1:在上述練習的基礎上,要求練習者右腳沿“V”字形右前端對角線方向跨步,同時放球于右腳外側前方觸地,轉體探肩。左側動作同右側(圖1-2)。練習8~10次/組,練習時間約2min。該練習在降重心的同時強調轉體探肩動作,可以有效地達到降低重心的效果。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跳過第一個練習,直接進行此練習,實現分層教學。
拓展練習2:在以上練習的基礎上,練習者右腿沿“V”字形右前端對角線方向進行蹬跨轉體探肩,同時右手在右腳外側前方低運球1次,左手護球。左側動作同右側(圖1-3)。練習12~16次/組,練習時間約2min。此練習通過水平V形墊降低了跨步難度,明確了蹬跨路線與突破方向,強化了轉體探肩與降重心的動作,有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技術動作。
二、借助立體V形墊突破同側步蹬跨轉體探肩技術
1.自拋自接跨步運球練習
練習目的:借助V形墊的斜面,進一步鞏固跨步轉體探肩的動作。
練習方法:將V形墊豎立擺放,以向右邊突破為例,練習者持球站于V形墊尖端后約1m處,先自拋自接球,然后站于V形墊尖端后方,將右腳迅速向右沿立體V形墊右側方向跨步轉體探肩運球1次,然后還原。左側動作同右側(圖2-1、圖2-2)。
練習建議: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應巡回指導,及時糾錯。建議練習時間約3min。
2.突破運球繞墊練習
練習目的:借助立體V形墊讓學生初步建立對防守人的空間立體感,幫助學生鞏固蹬跨轉體探肩動作。
練習方法:在上述方法的基礎上,練習者自拋自接球后,站于V形墊尖端后方持球做假動作(中樞腳左腳不動,右腳向左虛晃),然后右腳向右沿V形墊右側方向跨步轉體探肩推放球1次,隨即中樞腳蹬地加速快速突破運球后,向前繞立體V形墊運球1圈回到最初練習位置,要求左肩沿V形墊方向轉體探肩,側對墊子。左側動作同右側(圖2-3)。
練習建議:建議練習時間約3min。此練習增加了中樞腳快速蹬地加速突破運球繞墊的動作,難度逐漸增加,練習的密度也隨之提高,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應關注每名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適當進行調整。
拓展練習:在以上練習的基礎上,練習者右腳向右跨步轉體探肩右手運球時,要求左手觸地,再接中樞腳蹬地加速快速突破運球后繞V形墊逆時針運球1圈,能力強的學生也可以嘗試同側步左邊突破練習,動作相同(圖2-4)。借助非運球手觸地動作,可以進一步解決降重心的教學重點問題,鞏固跨步轉體探肩動作,從而快速擺脫和超越“防守對手”。練習12~15次/組,練習時間約3min。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轉體探肩降重心的動作,此練習可在上述練習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性教學。
三、用立體V形墊+標志筒突破運球推進技術
練習目的:培養練習者同側步持球突破快速擺脫和超越對手的動作基礎。
練習方法:練習前將標志筒擺放于立體V形墊子前4m處,練習者持球站于V形墊尖端后約1m位置,自拋自接球后做假動作虛晃,同側步持球突破后快速運球向前繞過標志筒,要求到標志筒時不少于3次運球。左側動作同右側(圖3-1)。
練習建議:建議每次練習時間3min,或練習次數不少于10次。練習過程中,教師應進行巡回指導,集體糾錯與個別糾錯穿插進行。此練習加入了快速運球突破繞過標志筒的動作,因此拉長了運球距離,同時要求運球不少于3次,使練習強度有所增加,練習密度逐步提高,教師需根據學生情況進行調整。
2.雙人同側步持球突破練習
練習目的:培養學生在進攻遇到防守堵截時快速反應并應用所學同側步持球突破技術動作的能力,為接下來的教學比賽做鋪墊。
練習方法:2名學生1組,其中1人站于立體V形墊后持球準備傳球,傳球后迅速跟進,雙手上舉進行消極防守,另1人站于墊子尖端后約1m處準備上步接球,接球后同側步持球突破防守,運球到前方標志筒后返回。運球回來后2人互換角色。左側突破動作同右側(圖3-2)。
練習建議:可以讓防守學生從消極防守過渡到積極防守,也可以加入突破后投籃的練習,或者進行4名學生1組的2VS2教學比賽,教師可根據學生掌握情況選擇不同難度的練習。建議練習時間4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