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飛,石小平,張玉芳,尹學永
(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二醫院,河北 秦皇島 066600)
阿爾茨海默癥多見于60 歲以上人群,主要臨床表現為認知功能或精神行為異常,伴生活自理能力明顯下降或喪失[1]。阿爾茨海默癥國內患者總數已達1 600萬,其在疾病致死原因中高居第四位[2]。阿爾茨海默癥西醫治療并無特效手段,多通過增加突觸間隙乙酰膽堿含量,調節神經代謝等方式干預,整體有效率不佳,且長時間使用不良反應多發[3]。近年來中醫藥療法開始在阿爾茨海默癥治療中得到應用,辨證論治、多信號通路阻斷等特點在控制病情方面顯示出一定優勢[4]。本次研究通過探討滋陰活血飲輔助西藥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療效及可能作用機制,旨在為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應用積累更多數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共150 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 例。對照組,男43 例,女32 例,年齡58~87 歲,平均年齡為(69.21±5.87)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為(7.12±1.29)年;觀察組,男43 例,女32 例,年齡58~87 歲,平均年齡為(69.21±5.87)歲,病程1~13 年,平均病程為(7.12±1.29)年;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方案設計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且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標準 1)符合阿爾茨海默癥西醫診斷標準[5];2)符合中醫腎虛血瘀辨證診斷標準[6];3)顱腦MRI提示皮質和海馬結構萎縮;4)年齡60~85 歲。
1.3 排除標準 1)近1 個月內服用研究相關藥物;2)其他原因導致癡呆;3)其他精神系統疾病;4)過敏體質;5)臨床資料不全。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單純西醫治療,包括:1)多奈哌齊口服,每次10 mg,每天1 次;2)吡拉西坦口服,每次0.8 g,每天3 次。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滋陰活血飲治療,組方:熟地黃20 g,山藥20 g,炒白術15 g,生黃芪20 g,丹參10 g,制女貞子10 g,石菖蒲10 g,水蛭5 g,每日1 劑,水煎2 次留汁150 mL頓服;2 組療程均為6 個月。
1.5 觀察指標 1)中醫證候評分包括智力下降、表情呆板、頭暈耳鳴、倦怠無力、舌淡苔薄白及脈弱6項,分值0~6 分,分值越高提示證候越嚴重[7];2)采用MMSE 量表和ADAS-cog 量表評價智力水平[5],其中MMSE 量表分值越低,ADAS-cog 量表分值越高則智力下降越嚴重;3)采用ADL 量表評價生存質量,分值越低提示生存質量越差[5];4)SOD、GSH-Px 及MDA 檢測試劑盒均由珠海申弘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分別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酶聯免疫吸附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抽取空腹靜脈血4~5 mL,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5)β 淀粉蛋白檢測采用ELISA 法,試劑盒由北京愛得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6 療效判定標準[7]1)顯效: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MMSE 評分改善率>20%;2)有效:癥狀有所改善,MMSE 評分改善率為10%~20%;3)無效:未達上述標準。
1.7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22.0 軟件分析數據;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判定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n=75) 例
2.2 2 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見表2。觀察組治療后中醫證候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2 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n=75) 分
2.3 2 組治療前后MMSE、ADAS-cog 及ADL 量表評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MMSE 量表評分和ADL 量表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后ADAS-cog 量表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前(P<0.05)。見表3。
2.4 2 組治療前后SOD、GSH-Px、MDA 及β 淀粉樣蛋白水平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SOD 和GSH-Px 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后MDA 和β 淀粉樣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前(P<0.05)。見表4。

表4 2 組治療前后SOD、GSH-Px、MDA 及β 淀粉樣蛋白水平比較
阿爾茨海默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對于該病具體發生發展機制并未完全闡明,包括代謝異常、氧化應激損傷及遺傳因素等均可能參與到病變各個環節中[8]。相關實驗研究證實,阿爾茨海默癥患者老年斑中Aβ 生成異常增加,導致在腦組織內出現沉積,刺激炎癥細胞因子大量釋放,誘發或加重神經元凋亡及軸突損傷[9]。近年來報道證實,氧化應激異常在阿爾茨海默癥發病過程中作用關鍵,氧自由基水平升高可刺激細胞膜脂質過氧化,加重細胞膜損傷,誘導神經元凋亡[10];SOD 是人體內主要氧自由基清除劑,GSH-Px 已被證實能夠保護神經細胞膜結構免受氧自由基損傷;而MDA 含量則可反映人體自由基合成量和氧化應激損傷水平[11-12]。
西醫治療阿爾茨海默癥通過改善中樞神經系統膽堿能活性、增強記憶力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智力水平;但以上藥物費用高昂,需長期使用,停藥后極易復發,且安全性存疑[13]。中醫將阿爾茨海默癥歸屬于“癡狂”“癡呆”范疇;古代方家認為腎精虧虛、腦髓失養,“腎主智,腎虛則智不足”。“腎虛則志氣衰……故迷惑善忘也”[14]。隨著年齡增加臟腑日漸虛衰,氣血運行遲緩,津液蘊積化痰,痰凝日久則氣滯血瘀,痰瘀上腦,痹阻腦絡,導致神明不清而致病[15-16]。故阿爾茨海默病中醫治療當將益腎滋陰,化瘀活血放在首位[17-19]。
本研究所用滋陰活血飲治療,組方中熟地黃滋陰壯陽,山藥生津補脾,炒白術健脾利氣,生黃芪補中益氣,丹參行血通絡,制女貞子滋陰益肝,石菖蒲通竅醒神,而水蛭破血逐瘀;諸藥合用可共奏補腎滋陰,行血通絡之功效。中醫藥理學研究顯示,黃芪黃酮可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拮抗機體氧化應激損傷,延緩神經細胞凋亡[20];熟地黃具有抑制β 淀粉樣蛋白合成,減輕相關神經毒性的作用[21];而白術提取物則能夠刺激神經突觸形成,提高大鼠突觸傳遞能力,并有助于改善總體認知和記憶能力[22]。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中醫證候評分、ADAS-cog 量表評分、MDA 和β 淀粉樣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MMSE 量表評分、ADL 量表評分、SOD 及GSH-Px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前;以上研究數據證實,滋陰活血飲輔助西藥治療阿爾茨海默癥能夠顯著減輕癥狀、體征,提高智力水平,并有助于改善生存質量;此外該方案還可減輕機體氧化應激損傷,下調β 淀粉樣蛋白表達,這可能是療效優于單純西藥可能機制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