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漩
摘要:赤峰地區的主要農業種植物是谷子。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谷子栽培和種植得到了全面發展。但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谷子病蟲害成為影響產量和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赤峰地區谷子病蟲害的現狀,并提出防治方法,希望解決病蟲害對谷子農業生產的影響,促進地區農業發展。
關鍵詞:赤峰;谷子;病蟲害;防治
在農業生產中,病蟲害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是農業工作的核心。作為我國四大谷子產區之一,赤峰谷子病蟲害有著地域性的特點,需要在實際的農業生產工作中進行防治,消除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影響。在方法上要以赤峰地區的實際生態環境和病蟲害特點為主,保證防治效果,以促進赤峰地區谷子產業化的健康發展。
1 病蟲害現狀
谷子種植中的病蟲害主要病害是白發病、苗枯病、胡麻斑病等,蟲害主要是地下害蟲、玉米螟、粟灰螟等。在赤峰地區谷子病害中,白發病是普遍現象,使用瑞毒霉農藥后,白發病得到了扼制,并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近年的白發病又逐漸變成了高發病,并且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影響了谷子種植的經濟價值。而在蟲害中,以粟灰螟和谷跳甲為主要害蟲,在苗期造成大量谷子苗枯萎,從而造成減產。而且赤峰地域遼闊,在蟲害發生時會呈現擴散式傳播,如果不能及時解決,蟲害面積會逐年增加。農業需要持續性的發展,赤峰政府和農業科研部門極為重視地區病蟲害的變化和現狀,但是在實際生產工作中要將實際情況作為核心,解決實際問題,以保證赤峰谷子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病蟲害的防治
赤峰谷子病蟲害嚴重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和提升,在防治過程中要注意科學技術應用,做好農業防治和技術防控,以提高谷子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2.1 谷子病蟲害的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是降低谷子病蟲害發生的主要方式,利用農業自然環境實現病蟲害的環境控制,以此遏制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并優化谷子地的土壤環境。首先,在谷子選種中要落實抗病蟲、抗逆性的原則,并且在種植過程中關注抗性情況,發現易發要更新品種,在品種上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其次要科學種植,與大豆、玉米、高粱等做輪作種植,周期要保證在3年以內,可減少谷子病蟲害的逐年發展。之后要合理耕種谷子密度,加強水肥管理,以此提高谷子自身抗性。最后要注意種植管理,重視農田處理,以減少病蟲害的傳染和發生,可顯著限制谷子病蟲害的發生。
2.2 谷子病蟲害的技術防控
在農業防治的基礎上,還需技術防控,以農業技術消除病蟲害。在種子處理過程中要結合赤峰谷子商品化的情況,育種企業要在種子包衣中加入瑞毒霉和拌種有效成分,以減少病害的發生。在播種期可采用施毒谷的技術防控地下害蟲,其中要注意科學毒谷配比。毒谷的制作中主要以辛硫磷為主,50%辛硫磷100毫升、500毫升水、5公斤煮半熟谷子攪拌,然后晾干使用。在苗期主要做育苗篩選,并做蟲害防控。比如赤峰地區較多的谷跳甲和粟灰螟可以采取5%濃度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做噴霧,起到防控谷子蟲害的作用。成株期的病蟲害防控要做到及時,比如發生黏蟲就要及時噴灑農藥,以免蟲害擴大。
總而言之,病蟲害是農業生產中必須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研究病蟲害的特點、種類和實際情況,可以保證防治技術的有效落實,減少病蟲害大面積發生的危險,以此保證谷子產量和產業發展。但是在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要注意土壤保護和生態保護的問題,加強環境治理技術的創新,以在根源中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建設赤峰谷子種植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