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振興是近年來我國提出的一個新型戰略目標,其對未來鄉村發展做出了全面的、圖解式的描述,從五大方面做出了最細致的規劃。為達到這一目的,鄉村振興與縣域經濟發展相結合,兩者協同發展,為建設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鄉村振興;縣域經濟;發展;策略
縣域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我國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在規劃經濟發展道路的同時先充分了解自身所具備的優勢和劣勢。此外,要想更好的實現縣域經濟發展,根據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農村的有機生命力,推動我國城市化、現代化、工業化的進程。
1 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工業占有比重小
工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大活力,具有很大優勢。但在工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例如科技實力較弱、產品的層次較低等[1]。故而工業在其中占有的比例很低,縣域經濟發展也會受到很大制約。
1.2 民營經濟發展緩慢
民營經濟與其他的經濟形式不同,其是縣域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民營經濟的作用巨大,但民營經濟在縣域發展是很艱難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需要解決。主要還從“民”這個方面去深入分析,解決“民”在數量、規模、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完善“民”的優勢和彌補劣勢,減少其受到相關條件的制約。正是如此,民營經濟的發展才會如此緩慢。
2 基于農村振興戰略下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
2.1 對縣域人民進行培訓教導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政府要提高縣域經濟水平,還應從根本出發,需要縣域人民共同努力。將居住人民的素質和經濟意識提高上去,相關管理人員根據地域的特色和產業優勢進行發展方向的規劃,并組織安排相應的行業知識培訓,幫助人民充分了解縣域經濟發展這方面的知識。在專業人員的帶領下,給縣域營造出一種濃厚的經濟文化氣氛,讓縣域的每一個人都對經濟發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充滿信心,將縣域的全部力量凝聚在一起,這樣可以借助鄉村振興的背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2.2 縣域特色產業的帶動
縣域特色產業是當地具有獨特優勢的產業種類,包括農業、工業、林業、旅游業等,以當地特色為主。在規劃縣域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時,要依據地區優勢,如果具有地域的特色特點,可以進一步擴大宣傳發展,或者可以根據風景特色向旅游行業發展,在規劃縣域發展的時候要認識到所存在的不足,不能盲目隨大流發展經濟,選擇適合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發展經濟。根據農村振興的策略去制定縣域經濟發展的特色,帶動縣域特色產業的發展,促進縣域經濟持續、科學、有效的發展。
2.3 跟緊時代發展的腳步,重視融入外來力量
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還需注重外來人才的發現,在正確的指導和帶領下,最大程度發揮人才作用,以進一步推動地區經濟發展。政府可以制定相關的福利政策,對于外來的高干人員要積極關心,正視地區的不足引進新思想新文化,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多聽外界的“聲音”,管理層的工作人員要將眼界打開,要關注經濟發展趨勢,打破縣域的信息局限,將縣域經濟的發展跟緊時代發展的腳步,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創設一種全新的縣域經濟面貌。
總而言之,縣域經濟是我國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聯合點,其在經濟結構優化、城市化的推進、農村活力的發揮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若是要充分發揮縣域經濟的活力,就需要在鄉村振興策略的基礎之上,結合縣域發展進行實際規劃、帶動特色產業、人才培養與引進等方式,共同為我國經濟發展打好基礎。
作者簡介:楊琳(1992-),女,中級審計師。研究方向:鄉村振興與縣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