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學科評估循證機制構建:區塊鏈賦能視角

2021-06-28 01:01:15張雙志張龍鵬
高教探索 2021年5期

張雙志 張龍鵬

摘 要:從數據走向證據既是價值互聯網時代學科評估的內生變革需求,也是構建循證學科評估的本質所在。區塊鏈為破解當前學科評估循證機制構建所面臨的數據獲取權力科層集權、指標篩選話語單向輸出和證據使用主體道德風險等中心化治理難題提供了技術方案。遵循“創新應用→風險挑戰→機制構建”的分析框架對基于區塊鏈賦能的學科評估循證機制進行系統性研究,發現分布式賬本賦能數據獲取權力的去中心化、共識算法賦能指標篩選話語的協商共治和智能合約賦能證據使用主體的自動履約。然而,區塊鏈在為循證學科評估帶來一系列創新應用的同時,也會由于“技術利維坦”的客觀存在對其產生風險挑戰。因此,從數據獲取、指標篩選和證據使用等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以期在機制層面確保學科評估的數據安全可信、指標科學規范和結果激勵相容。

關鍵詞:學科評估;區塊鏈;循證機制;技術賦能

2020年5月6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區塊鏈技術創新行動計劃》,提出要充分利用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提升協作效率、優化治理流程等方面的變革性潛力,為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賦能。學科評估作為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要承載工具,對診斷學科發展問題、檢驗學科建設水平和推動學科穩健發展具有重要作用。[1]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簡稱學位中心)根據學科目錄,從2002年開始至今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進行了四輪評估排名,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強烈反響。特別是,今年即將開展的第五輪學科評估恰好處于國家“雙一流”建設的首輪收官期,其評估結果是否會成為評價“雙一流”建設成果的參考指標,甚至是遴選下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的重要依據,難免不讓人對此遐想聯翩。然而,歷經四輪的學科評估卻面臨著機制失衡的問題,這可能會導致學術效率和行政效率的雙重損失。[2]機制失衡的根源在于評估學科的證據鏈出現耦合陷阱,不能有效協調學術、行政等主體在數據獲取、指標篩選與證據使用方面的利益訴求。那么,在第三方評估機制遲遲未能成型的情況下[3],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從數據到證據的學科評估循證機制不失為加快推進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現實思路。作為價值互聯網核心技術的區塊鏈,為學科評估引入循證的理念和方法提供了可行的組織架構。鑒于此,在厘清學科評估當前所面臨的中心化治理難題后,遵循“創新應用→風險挑戰→機制構建”的分析框架對基于區塊鏈賦能的學科評估循證機制進行系統性研究,以期引起學界對區塊鏈時代循證學科評估的關注與探討。

一、信息不對稱:循證學科評估面臨的中心化治理難題

作為一種哲學方法的現象學提倡“回到事物本身”,回到事物原初或即時的狀態中去。那么,對學科評估的循證機制進行現象學還原,需要對一切附加于學科評估的價值預設和歷史背景“加括號”,或直接將其剝落,以獲得學科評估的自身顯示或呈現。換言之,學科評估應回歸到學科建設本身,旨在培育卓越的學科群體。[4]循證作為多學科實踐領域共同關注的方法論,既強調以證據為基礎的事實判斷,也強調在遵循證據的基礎上實現理論創新。[5]其中,由“數據獲取→指標篩選→證據使用”構造的證據鏈,為還原與揭示循證學科評估提供了適恰的切入點。厘清信息不對稱背景下學科評估面臨的中心化治理難題,有助于在通過區塊鏈賦能方式構建學科評估循證機制的過程中實現有的放矢。

·學科與專業·學科評估循證機制構建:區塊鏈賦能視角

(一)學科評估面臨數據獲取權力的科層集權

“互聯網+”教育時代,數據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既是評估學科建設水平的基礎性、稀缺性和戰略性資源,也是提升學科發展績效的重要生產力。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科學化學科評估,需要高校、學位中心、社會、政府等建立起數據產生、傳輸、存儲、使用和交易的保障機制。換言之,數據作為有序推進學科評估的生產要素,需要具備可得性、可達性和可信性等特征,才能在利益相關者中得以大規模交易使用。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明確將“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到國家戰略地位,以期推動資源整合和提升治理能力。然而,高等教育領域的數據開放共享工作一直進展緩慢,沒有構建起能夠支撐學科評估科學化需要的公共數據池。第四輪學科評估所采用的主客觀數據不僅需要高校自行填報,而且還涉及到13萬余名同行專家、23萬學生和15萬用人單位參與主觀評分。[6]學位中心不僅對具體的數據標準不斷更改,還對數據填報提交的截止時間進行兩次變動,不禁讓人對評估數據的真實性、規范性和嚴謹性產生懷疑。此外,作為稀缺性資源的數據也在高校內部不同二級學院之間掀起了一場事關學科存亡的博弈斗爭。這些評估亂象出現的一個根源就在于,通過科層集權方式獲取的數據由于事關評估對象的切身利益,自然會引發一場自下而上的數據靚麗表演。

(二)學科評估面臨指標篩選話語的單向輸出

作為知識體系載體的學科,不僅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切入視角,也是學校教育得以有序推進的組織要素。[7]那么,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應該充分考慮不同學科之間的不同特征和顯著差異,警惕學科評估陷入“內卷化怪圈”。內卷化將導致原本用來“以評促建”的學科評估本身,卻成為制約學科進一步發展的問題。為了追求學科評估的方便快捷,而只是采用一些顯性的、可量化的指標作為評估依據,能否達成檢驗學科建設水平的目標值得商榷。顯然,評估學科建設水平的證據需要兼顧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的雙重屬性。借鑒循證社會科學的研究范式,循證學科評估不僅是基于已有證據評估學科的現狀,更是著眼于現狀為學科的未來發展提供歷史性解釋。換言之,循證學科評估既要為學科評估尋找一個“加括號”,也要對這個加括號進行必要的解釋,以期推動學科建設從“存在”走向“此在”。就內涵結構而言,學科評估指標體系既包括測評技術本身,也映射了其背后所蘊含的價值邏輯。本應是學科評估參與主體的高校教師并不真正關心學科的評估問題,反而是高校的管理層成為學科評估的積極響應者。學科評估主體的本末倒置,折射出評估話語的單向輸出。缺乏高校教師廣泛參與的學科評估,在褪去“規制技術”的鮮艷光環之后,可能會淪為學位中心、高校管理層等自導自演的數字游戲。

(三)學科評估面臨證據使用主體的道德風險

與如何進行學科評估相比,具有績效治理偏好的管理決策者往往更重視怎么樣解讀和使用學科評估的結果。有別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開展的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學科評估屬于水平評估,等級排名是其底色,重點關注成效和質量。學位中心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公布后強調公布評估結果旨在達成三個愿景:一是服務大局,展示我國學科建設成就;二是服務高校,為其了解自身學科的優勢和不足提供客觀信息;三是服務社會,滿足公眾對高等教育質量的知情需求。[8]雖然,學位中心沒有強調評估結果會與政府后續的資源配置掛鉤,但也沒有明確否認兩者之間的關系。行政色彩濃厚的中國式學科評估,強調學科發展的外驅力,即通過行政干預加快一流學科的形成。為了能在學科評估中取得好名次,幾乎所有高校都以備考姿態全力應對學科評估,不惜以“關停并轉”非優勢學科,甚至是默許數據造假,由此得到的評估結果勢必會破壞學科生態系統的良性循壞。[9]究其原因,在于各評估主體所掌握的信息并不對稱,學位中心對高校填報數據的真實性并不了解,高校對學位中心的評估運作流程亦不清楚,這顯然提高了雙方達成評估交易的成本。換言之,信息不對稱加劇了高校備戰學科評估的焦慮,為了在較短時間內獲取靚麗的評估數據,承受績效問責壓力的高校管理層出現不擇手段營造學科“大躍進”的道德風險將會明顯增加。

二、確權與信任:區塊鏈融入循證學科評估的創新應用

學科評估所面臨的中心化治理難題,并不能單純通過學科評估制度建設本身獲得根本解決。以分布式賬本、共識算法、智能合約等為底層支撐技術的區塊鏈,為當前循證學科評估的制度建設困境提供了一種技術層面的治理思路與方法路徑,具體的技術邏輯思路如圖1所示。區塊鏈實現互聯網從信息傳輸到價值傳遞的嬗變[10],為學科評估數據上鏈到評估學科證據輸出提供了可行的數據確權方式和信任傳遞機制。具體而言,分布式賬本賦能數據獲取權力的去中心化、共識算法賦能指標篩選話語的協商共治、智能合約賦能證據使用主體的自動履約。深描區塊鏈融入學科評估循證機制的創新應用,有助于把握技術賦能可能會產生的風險挑戰,繼而為構建從數據到證據的循證學科評估提供學理依據。

(一)分布式賬本賦能數據獲取權力的去中心化

獲取數據既是塑造完整證據鏈的基礎環節,也是保障學科評估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然而,中國式學科評估具有較為濃厚的官方色彩,其獲取評估數據的途徑主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層層匯總方式。許多高校為了爭取更多的教育資源配置,不惜借“資源整合”之名玩起了棄卒保帥的數字游戲[11],破壞了本應縱橫交錯發展的學科生態系統。因此,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語境下的學科評估應實現數據獲取權力的“祛魅”,讓行政力量與數據采集之間保持“一臂之距”,構建去中心化的數據獲取模式。從數據庫的角度而言,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一個實現上鏈數據在各節點之間同步傳輸、價值互認和直接交易的分布式記賬系統。[12]其中,非對稱式加密技術為高校、學位中心、社會、政府等節點的數據上鏈提供了一組公鑰和私鑰,為評估學科發展績效的數據賦予了獨一無二的數字身份證,確保了數據的安全可信。同時,點對點傳輸(P2P)實現了鏈上節點之間的對等式互聯互通[13],在消解服務器與客戶端之間藩籬的過程中,為參與學科評估的各利益相關者賦予了多元平等的主體背景。因此,分布式賬本直接去除了第三方對數據記錄、認證和交易過程的干預介入,這樣就在技術層面塑造了去中心化的數據獲取權力結構。換言之,鏈上各節點之間是平等的,享有相同的記賬權,實現了學科評估數據上鏈后的互通互享。

(二)共識算法賦能指標篩選話語的協商共治

上鏈數據需要經過權重篩選后才能形成證據,其實質是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過程,而多元完善的指標體系有效傳遞了參與學科評估各主體的利益訴求。第四輪學科評估構建了4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且針對人文、社科、理工、醫學、農學、管理、藝術、建筑、體育等學科制定了9套擁有不同權重的評估指標體系。[14]然而,看似比前三輪評估指標體系更加科學完善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卻與上海軟科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發布的“中國最好學科排名”結果并無實質性差異。[15]對此,可能存在的解釋是學位中心通過自上而下方式形成的評估指標體系并不能有效測量學科建設水平,特別是“人才培養質量”“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等指標還需要再科學論證其信效度。換言之,只有確保這些主觀判斷較強的評估指標的科學性,才能有效挑戰“科研至上”對學科建設的粘性效應。那么,作為實現數據傳輸到價值傳遞轉變的區塊鏈對此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通過引入工作量證明算法(PoW)能夠從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視角評估學科點的人才培養質量,同時拜占庭容錯算法(PBFT)為鏈上節點之間的數據讀寫權限提供了有效達成共識的話語溝通機制。科學、有效與合理的學科評估指標體系構建,需要保證各利益相關者的話語表達不被區別對待,以實現協商共治。共識算法賦能指標篩選有助于消除學科評估話語的符號障礙,提升學習者、教師、高校、社會等主體在評估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的話語權。

(三)智能合約賦能證據使用主體的自動履約

評估證據從數據獲取到指標篩選皆服務于利益相關者的結果使用。證據使用是構建完整證據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各評估主體面對不同的結果使用目的自然會在數據獲取與指標篩選環節上選擇不同的應對措施。然而,學位中心對學科評估的結果使用目的一直諱莫如深,讓相關評估對象在無形中承受了較大的績效問責壓力[16],可能會引發其出現道德風險、逆向選擇等機會主義行為。學科評估的目的在于達成高等教育現代化的良善治理,而高等教育善治也在評估結果使用的科學化、規范化與合法化進程中形塑了學科評估的內在機理。作為一種旨在去除第三方干預以實現智能化交易的智能合約,推動區塊鏈從20自動化邁向30可編程化[17],宣告數字教育時代的來臨。智能合約的可編程化有助于高校、學位中心、社會、政府等利益相關者將事先約定的學科評估結果使用目的數字化,實現數據獲取、指標篩選和證據使用的順暢銜接。換言之,一旦證據鏈滿足合約參與方事先協商達成的條件,評估證據就可以不依賴中心系統實現在鏈上節點之間的自動履約。可見,證據上鏈后的互通互享消解了各評估主體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壁壘,在數字化自動履約中彰顯了證據鏈的價值,有效降低了學科評估成本和提升了學科治理效果。

三、技術利維坦:區塊鏈融入循證學科評估的風險挑戰

區塊鏈為學習者、教師、高校、學位中心、社會、政府等評估主體的多元協作和平等對話搭建了技術渠道,沖破了阻礙利益相關者之間自動履約的藩籬。然而,“技術利維坦”的客觀存在使得區塊鏈在促進學科評估數據共享、提升學科評估協同效率和降低學科評估交易成本的同時,可能會對評估學科的數據生產、指標質量以及證據可用性等方面產生威脅。通過對區塊鏈賦能學科評估循證機制的創新應用進行勾勒,可知分布式賬本可能會引致數據獲取權力的多中心化、共識算法可能會引致指標篩選話語的碎片化和智能合約可能會引致證據使用主體的難以追責。那么,澄清區塊鏈融入循證學科評估可能會產生的風險挑戰,為旨在消解技術賦能限度的公共政策選擇提供了重要的治理窗口。

(一)分布式賬本可能引致數據獲取權力的多中心化。分布式賬本是一種去除中心化處理器確認和存儲數據交易記錄的數據庫,旨在實現各節點對上鏈數據的復制、更新和共享。[18]換言之,賬本里的數據有任何變動都會迅速在所有副本中同步反映出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鏈上節點對數據的知情權,消解了中心處理器與客戶端之間的信息溝通壁壘。去中心化的功能對于學科治理來說具有變革性價值,為學科評估規避信息不對稱所引致的中心化治理難題提供了一種實踐解方。然而,分布式賬本賦能數據獲取權力去中心化的同時,也面臨著由于中心處理器的缺失而陷入各客戶端之間對數據記賬權的爭奪,似乎又有重新落入“偽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傳統數據治理結構窠臼的風險。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的去中心化程度依次降低,為不同應用場景提供了相應的組織架構。具體而言,私有鏈是一種完全中心化的組織網絡,上鏈數據的讀寫記賬權由組織指定的中心節點負責實施,面臨著用公平換取效率的治理難題;作為完全去中心化的公有鏈,實現了鏈上節點對數據的同步共享,卻也出現各節點之間相互爭斗數據記賬權的內耗現象,存在關照了公平而犧牲效率的困境;聯盟鏈根據鏈上節點之間達成的共識協議,構建起部分去中心化的內部組織網絡,但聯盟里的游戲規則卻不受現實法律法規的制約,這顯然不是利用分布式賬本賦能數據獲取權力結構創新的初衷。

(二)共識算法可能引致指標篩選話語的碎片化。共識算法作為價值互聯網交易得以完成的基礎框架,通過解決“拜占庭容錯”來集體維護分布式賬本的去中心化功能。如何對不超過1/3數量的不誠實節點進行算法規制,以確保大多數誠實節點在過濾掉虛假信息之后仍然能對上鏈數據進行完整、安全和一致的交易處理,成為共識算法旨在解決的核心問題。[19]各評估主體通過點對點傳輸上鏈的數據需要經過指標體系設定的權重計算和篩選之后,才能成為衡量學科建設水平的證據。其中,工作量證明算法、權益證明算法和授權股份證明算法有序構成了指標篩選的權重,為鏈上節點之間的正常挖礦行為提供了獎勵機制。但是,組織系統里總會出現一些不愿遵守游戲規則的惡意節點,他們通過發起Sybil攻擊產生大量不誠實節點,可能會引發系統內組織力量的此消彼長。[20]為了確保利益相關者不能隨意非法篡改評估數據,并按照約定的指標權重及時計算和篩選上鏈數據,以便輸出的證據能夠及時反映學科建設的最新水平。那么,組織系統就需要不斷大幅增加誠實節點的數量,以對抗不誠實節點的惡意攻擊。然而,在此期間鏈上節點之間的數據生產、傳輸、存儲和使用并不會因此停止運轉,組織內等待確認的交易數量可能會激增,使得評估系統面臨著性能效率、資源消耗等問題。換言之,業已達成共識的指標篩選協議在不同評估主體的對抗中面臨著重新走向碎片化的風險。

(三)智能合約可能引致證據使用主體的難以追責。智能合約概念早在1994年就被尼克·薩博提出,其實質是追求突破中心化治理模式束縛的智能化交易工具。直至2014年,搭乘分布式賬本、共識算法等區塊鏈支撐技術的東風,智能合約實現了點對點直接交易,顯著拓展了其應用場景。學科評估合約的數字化,推動了高校、學位中心、社會、政府等在數據上鏈、權重計算和篩選流程上的規范有序,為解決信息不對稱困境提供了技術方案。換言之,智能合約的本質是算法之治,將合約雙方約定的標的、數量、期限、利益分配、違約責任等算法化,合約既由算法表征,也由算法執行。[21]然而,奉行效率優先的算法,注重對事物之間的相關性分析,而忽略了對事物發展的因果關系推斷。學科評估的目的是為了深入梳理影響學科發展的因果邏輯,而不只是單純尋找影響學科排名的要素條件。若將注重相關關系描述的智能合約作為學科評估的指揮棒,可能在短時間內會帶來評估數據的靚麗化,但從長遠來說這不利于打造良性循壞的學科生態系統。因此,那些可能有損卓越學科群培育的逆向選擇在智能合約里卻具有合法性,導致評估主體的機會主義行為在鏈上面臨難以追責的風險,也消解了其推動學科長遠發展的主體責任。

四、從數據到證據:區塊鏈時代學科評估的循證機制構建

區塊鏈融入學科評估旨在為評估學科建設水平提供循證的技術可能性,上鏈證據及其生成處于不斷的解構與重構之中,實現了技術、證據與評估的融合共生。“互聯網+”戰略的大規模實施讓評估數據的獲取不再那么困難,然而被利益相關者形塑的數據能否有效表征學科發展績效的事實和價值,值得系統性反思。換言之,從數據資源轉向有效證據,亦是學科評估從數據評估到循證評估的范式轉型過程。去除第三方參與數據傳輸的區塊鏈再造了價值傳遞機制,在塑造評估數據的確權及其信任傳遞過程中提升學科評估的科學性和價值性。因而,從數據獲取、指標篩選和證據使用等三個層面展開循證機制的構建論述,以期確保學科評估的數據安全可信、指標科學規范和結果激勵相容。

(一)數據獲取機制:確保學科評估數據的安全可信。從非排他性來說,學科評估數據本身就具有規模化、標準化和可重復利用的特性,其接受對象數量的增加并不會對數據本身產生任何額外成本。就非競爭性而言,學科評估數據產生于高校等科研單位的日常教研活動,若要采取強制措施將個別主體排除在公共數據范圍之外,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從法理上來說都是不現實的。因此,兼具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學科評估數據屬于公共數據,若由高校、社會等私人市場提供可能會產生搭便車、逆向選擇等道德風險行為,繼而導致公共數據的供應不足或強制提供服務時的低效率。然而,學位中心開展學科評估所采用的數據中只有一部分來源于公共數據,其余大部分皆需要高校、專家、學生、用人單位等自行填報。那么,通過這種層層匯總方式獲取的數據面臨著零散分布、格式混亂、更新滯后、安全穩定等信效度問題,借助區塊鏈塑造公共數據池可能會為破解“數據孤島”困境提供技術方案。具體來說,通過智能合約促進數據開放共享以應對零散分布,P2P網絡建立統一的數據輸入標準以應對格式混亂,共識算法開發靈活便捷的數據交互界面以應對更新滯后,以及哈希算法的匿名化或脫敏技術有助于保障數據的安全穩定。簡言之,借助區塊鏈構建學科評估數據統一開放平臺既是政府應該主動承擔的公共責任,也是其推動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工具。

(二)指標篩選機制:確保學科評估指標的科學規范。數據本身是抽象、非結構化和高維的,不能直接反映學科建設水平,需要經過指標權重對其進行具象、結構化和降維處理后才能為揭示學科發展績效提供證據。從數據走向證據既是價值互聯網時代學科評估的內生變革需求,也是構建循證學科評估的本質所在。可見,構建起科學規范的指標體系對于學科評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般來說,學科評估指標權重的產生需要依循三個步驟:其一,學位中心依據學科的一般屬性凝聚關于揭示學科內涵發展的研究假設;其二,與同行專家、社會公眾等一同評閱和審議研究假設;其三,根據驗證性實證結果并綜合各方意見來構建指標體系。然而,囿于話語溝通機制的不健全,學科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沒能有效關照到各方利益訴求。共識算法為實現“數據確權”搭建了可行的組織架構,繼而推動鏈上節點的數據傳輸向價值傳遞變革,有效保障了每個參與節點的話語能夠在鏈上互通互享。換言之,高校、學位中心、社會、政府等可以借助區塊鏈就指標權重的設計在鏈上進行廣泛深入的商榷。聯盟鏈作為區塊鏈的一種組織形式,介于完全去中心化的公有鏈和完全中心化的私有鏈之間,主張通過指定中心節點實現部分去中心化[22],其聯盟組織內透明、共享和高效的特點更適合應用于由學位中心主導的中國式學科評估場景,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凝聚各方共識以達成科學有效的評估指標。

(三)證據使用機制:確保學科評估結果的激勵相容。在“雙一流”建設語境下,學科評估結果要實現與教育資源配置的“脫鉤”,顯然是不符合時宜的。在學科評估中,高校、學位中心等各有自利的一面,其行為選擇會服務于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具體而言,高校需要借助學科評估結果為自己謀取更多的教育資源投入,學位中心則關心如何構建起促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學科評估體系。可見,各評估主體之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不協調的矛盾沖突。最新開展的第四輪學科評估從2016年4月發出評估邀請到2017年12月公布結果,這歷時一年多的時間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激烈爭論,可謂是世界高等教育評價領域少有的現象。回到事物本身,發現利益相關者對學科評估產生“相互抱怨”的根源在于達成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一致化的激勵機制存在缺失或扭曲。在評估主體存在道德風險的情況下,如何設計一種激勵機制將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進行有效“捆綁”,以保證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動,使雙方的利益能夠得到最大化整合。[23]也就是說,學位中心要在評估流程設計上回應高校對資源配置的利益訴求,高校也要關照學位中心希冀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學科評估體系的組織愿景。簡言之,證據使用機制要貫徹“激勵相容”的原則,兼顧學科評估協議參與方的利益訴求,在推動數據安全可信和指標科學規范的進程中實現利益一致化。

參考文獻:

[1][15]解德渤,李梟鷹.中國特色學科評估體系的優化路徑:基于第四輪學科評估若干問題的分析[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96-103.

[2]高耀.學科評估機制失衡的效率損失與補償策略:兼論一流學科建設的路徑取向[J].中國高教研究,2018(1):23-27.

[3]張應強.“雙一流”建設需要什么樣的學科評估:基于學科評估元評估的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9(5):11-18.

[4][9]陳學飛,葉祝弟,等.中國式學科評估:問題與出路[J].探索與爭鳴,2016(9):59-74.

[5]周志忍,李樂.循證決策:國際實踐、理論淵源與學術定位[J].中國行政管理,2013(12):23-27,43.

[6][14]黃寶印,林夢泉,等.努力構建中國特色國際影響的學科評估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8(1):13-18.

[7]陳燕,鐵曉銳.中國學科國際聲譽評價的困境與策略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20(2):23-28.

[8]黃寶印,任超,等.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中國特色學科評估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8(17):20-24.

[10]諶力.區塊鏈:信息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N].計算機世界,2016-06-20(022).

[11]李雯雯.公共項目績效評價中“棄卒”能否“保車”:面向教育部第五次學科評估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9(12):5-12.

[12]王元地,李粒,等.區塊鏈研究綜述[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74-86.

[13]何書萍,俞莉瑩.基于區塊鏈高校網絡學習共同體重構研究[J].高教探索,2020(9):58-63.

[16]閻波.公共組織第三方評估何以可為:一項雙案例比較研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8(3):125-135.

[17]王延川.智能合約的構造與風險防治[J].法學雜志,2019(2):43-51.

[18]賈開.區塊鏈治理研究:技術、機制與政策[J].行政論壇,2019(2):80-85.

[19]劉懿中,劉建偉,等.區塊鏈共識機制研究綜述[J].密碼學報,2019(4):395-432.

[20]袁勇,倪曉春,等.區塊鏈共識算法的發展現狀與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8(11):2011-2022.

[21]張雙志.“區塊鏈+學分銀行”:為終身學習賦能[J].電化教育研究,2020(7):62-68,107.

[22]張楠迪揚.區塊鏈政務服務:技術賦能與行政權力重構[J].中國行政管理,2020(1):69-76.

[23]劉蓉,黃洪,等.金融風險與財政分擔:基于激勵相容的視角[J].財經科學,2015(5):66-75.

(責任編輯 陳志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在线国产欧美| 99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欧洲亚洲一区|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综合色88| 国产99热| 国产欧美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中文成人在线| 日韩二区三区无|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午夜a级毛片| 亚洲欧美极品|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澳门av无码| 亚洲视频影院|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欧美人人干|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另类欧美日韩| 中文字幕第4页| 亚洲精品视频网|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成人|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午夜小视频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国产福利拍拍拍| 伊人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福利在线一区|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香蕉久久| 欧美不卡二区|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看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导航| 亚洲成人播放|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