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海
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符合學校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能夠顯著增強學生的信息化素養,讓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利用分層教學激發學生的潛能;借助合作學習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創新能力;學習興趣;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421;G623.5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8-0054-02
信息化網絡技術的深入發展對教育行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為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改革思路。而創新對于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來說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夠使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內化和吸收,提升學生的信息化素養。本文主要對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探討。
一、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現狀
一些教師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影響比較深,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會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度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這樣,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內容,很難完成對知識的內化和吸收。再加上個別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學生缺乏獨立的思考能力,對書本有著很高的依賴性,也很少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創新意識相對薄弱。如有的學生學習方法過于單一化,在學習過程中碰到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很少會主動向教師請教,缺少靈活的變通意識,學習效果很難得到保障。學校制定的考核標準也不夠多元化,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發揮自身的創造力,這樣的教學模式和考核模式顯然不符合素質教育理念。
二、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路徑
1.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
對于信息技術課程來說,該課程有著很強的實踐性,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一些教師化身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導致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對于信息技術教師來說,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需要其主動對教學理念進行改進和優化,以學生為中心展開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還要建立以人為本的新型教學理念,使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更加人性化。學校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才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學校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講解理論知識外,教師要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理解信息技術理論知識,這樣學生才會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升學習效率。另外,教師要了解一些最新的教學理念,借鑒其他教師的優秀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信息技術教學活動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方法往往非常重要。過去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往往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也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優化,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信息技術課程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精心設計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教師還要結合實踐案例對學生進行講解,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為了切實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和改進,結合教學問題指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拓展學生的思路。
例如,在教學“輸入漢字”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一段優美的文字:“春天悄悄來臨了,小草和小花都在興高采烈地迎接春天的到來,這是多么美好的時光啊!”學生可以結合這段文字利用鍵盤在電腦中進行輸入。在打字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可以先將問題進行記錄,然后再向老師請教。如漢字的“綠”是怎么打出來的,如何快速找到這些漢字等,這些問題需要學生在大量的打字實踐中慢慢掌握。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在機器上進行演示和驗證,再由學生手動輸入內容。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操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還激發了靈感,提升了創新能力。
3.利用分層教學激發學生的潛能
在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人數較多,教師很難照顧到班級中所有的學生。這就導致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更加鐘愛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對知識基礎薄弱的學生缺乏有效的關注。在課堂中,這些學困生很少有機會回答老師的問題,長此以往,他們的自尊心和學習熱情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對信息技術課程失去學習的動力。即使這些學困生能想到創新性的答案,也很少在班級中進行分享。可以說,這種教學模式顯然不符合國家素質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限制。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習能力對學生展開個性化的教學。這樣的教學過程才具有針對性,教師才會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幫助知識基礎薄弱的學生。而且不同的學習小組之間也能夠展開深入的交流,班級的凝聚力也會得到顯著增強。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只有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生的創新潛能才能得到有效發揮。
4.借助合作學習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時,需要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同時,教師還要利用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對于信息技術課程來說,學生的質疑精神非常重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組合作的過程,也是學生能力增強的過程。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分組的形式,將班級中的學生重新進行分配,并布置學習任務,學生要想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就需要和其他同學進行合作,共同完成。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學生的年齡小,注意力相對分散,很難長時間保持精神集中。因此,教師應多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或者教學游戲,讓學生能夠有效參與進來,不斷提升學習效率,進而提高創新能力。
三、結語
總之,信息網絡技術的深入發展,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結合網絡技術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并結合自身的學習訴求在網絡中尋找學習資源。除此之外,學生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能夠促進自身的學習,有效提升創新能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進行改進和優化,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金佩.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9(18).
[2]張莉.論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9(06).
[3]鐘俊瀟.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廣西教育,2016(37).
[4]陸曉維.初中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探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4).
[5]王玉國.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5(21).
[6]吉黎潔.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