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靜亞
摘 要:走、跑、跳、鉆、爬、攀等各種體育活動有利于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幼兒園可以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和大自然中的活動來吸引幼兒,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文章探究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策略,使幼兒在快樂的體育活動中增強體質,快樂成長。
關鍵詞: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體育鍛煉;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7-0098-0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以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和大自然中的活動來吸引幼兒,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走、跑、跳、鉆、爬、攀等各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因此,幼兒園可利用球、呼啦圈、皮筋、跳繩等幼兒常見的、能夠一物多玩的小型體育活動器械組織戶外體育活動,以激發幼兒的體育活動興趣,使幼兒在快樂的體育活動中增強體質,快樂成長。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究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策略。
一、全園總動員,積極投身到戶外體育活動中
筆者所在幼兒園全體教師與在園幼兒每天堅持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讓科學的體育運動、快樂的身體鍛煉成為教師與幼兒的自覺行動,實現了教職工增強體質、快樂工作,幼兒增強體魄、健康成長的目標。在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堅持“全體參與、一物多玩、設置情境、全面發展”的原則,將游戲、民間童謠、音樂等融入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的主體性、創造性,從而讓幼兒體驗到運動的快樂,并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二、創設游戲情境,增強幼兒體質
為提升幼兒的體育技能,教師可將各種有趣的游戲融入戶外體育活動中,以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讓幼兒在游戲中輕松地鍛煉身體。在具體實踐中,筆者所在幼兒園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總結出“幼兒戶外體育運動四環節”,即熱身準備—探索玩法—競技游戲—放松整理。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時,全程有背景音樂的伴奏,以多元情境化教學為主,并注重合理調控幼兒戶外活動的強度與密度,促使幼兒在已有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展。
活動案例:中班游戲“好玩的呼啦圈”
教師將幼兒喜愛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貫穿整個活動,同時配以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的主題音樂《別看我是一只羊》,將幼兒引入戶外游戲情境之中:草地上來了一群可愛的小羊,它們跟著媽媽一起鍛煉身體,用呼啦圈做熱身操,不僅能在手、胳膊、腰、腿等部位轉動呼啦圈,還會用呼啦圈進行跳、鉆、爬、投擲,練就了一身好本領。突然,喜羊羊發現灰太狼又來偷小羊了,于是,大家齊心協力與灰太狼斗智斗勇,最終打敗了灰太狼。
(1) 熱身準備。在羊媽媽(教師)的一聲召喚下,“小羊們,跟媽媽一起出去玩吧”,幼兒拿著呼啦圈,在《別看我是一只羊》的背景音樂中,模仿小羊點頭、聳肩、轉腰、擴胸等動作,讓全身各個關節都動起來。這種情境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2)探索玩法。羊媽媽(教師)帶領小羊(幼兒)探索呼啦圈的多種玩法:手臂繞圈、拉弓射箭、用腰轉圈、鉆山洞、開火車、追圈跑,等等。幼兒在自由探索中,極大地提高了運動興趣和玩呼啦圈的技能技巧,并開發出許多新的玩法,如行進轉、雙手轉、呼啦圈疊加轉、手腕腰部同時轉等。羊媽媽(教師)在觀察全體小羊(幼兒)運動的同時,可加強個別指導,以提高幼兒的運動技能。(3)競技游戲。灰太狼又來偷小羊了,小羊們決心一起打敗灰太狼。于是,他們有序地排好隊伍,隨著《加油歌》的響起,大聲呼喊“加油”,跨過小河(平放在地上的一橫排的呼啦圈),鉆過山洞(豎立起的一排呼啦圈),跳過沼澤(平放在地上的一橫排的呼啦圈),用沙包打向灰太狼(高懸的呼啦圈上掛有灰太狼的頭飾)。幼兒在游戲中通過跑、跨、鉆、跳、投擲等活動,充分發展了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4)放松整理。當《別看我是一只羊》的音樂響起時,羊兒們在草地上分享勝利的喜悅,手拿呼啦圈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太陽下山了,羊兒們開著小火車(幼兒用呼啦圈套住前一個小朋友的身體)快樂地回家了。
三、一物多玩,讓幼兒在快樂游戲中拓展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教師可基于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設計體育活動項目,讓小班、中班、大班幼兒各以一種活動器械為主,開展特色戶外體育活動。
1.小班:我和球寶寶玩玩樂
教師針對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學習情況,設計“我和球寶寶玩玩樂”的戶外體育活動項目。幼兒從雙手拍、單手拍、轉身拍、胯下拍、跑動拍球等基本拍球動作,發展到會用雙手同時拍兩球、低拋低接球和高拋高接球、雙人滾接球、夾球跳、踢球等復雜的動作。另外,教師還創新地將皮球與其他材料組合,創造出許多新的玩法,如與布墊、易拉罐結合練習“曲線行進走”,與自制紙棍一起開展“趕小豬”游戲,與拱形門結合練習足球射門,同呼啦圈組合進行投籃、滾球門等。在進行放松活動時,幼兒還可以將兩個呼啦圈連在一起,搭成小魚網,快樂地進行“網小魚”的游戲。
2.中班:呼啦圈轉轉樂
呼啦圈是幼兒喜歡的體育器械之一。幼兒拋圈、轉圈、跳圈、套圈、推圈、投圈,可以擺成一排跳著玩,可以先跳圈再鉆著玩,可以邊轉圈邊組成圖形玩,還可以向前滾著玩、跑著玩。教師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學習情況又創造出許多新的玩法,如風火輪轉、大力腰轉,以及手腕和腰部齊轉的“騎小馬轉”、從腰轉到腿的“過山車轉”、用小腿轉的“旋風腿轉”等。在放松活動中,呼啦圈則變成了小雨傘、圓太陽、小池塘或者美麗的小花園……在優美舒緩的音樂中,幼兒用手中的呼啦圈盡情展開想象,并用肢體語言表達著自信。
3.大班:皮筋繩兒跳跳樂
清脆優美的兒歌《跳皮筋》拉開幼兒開展跳皮筋活動的序幕,幼兒以分組自主游戲的形式,探索皮筋的各種玩法,如將一根根皮筋擺成平行狀,進行單腳跳、雙腳跳練習,或將皮筋舉到不同的高度,進行跨跳、摸高、鉆爬、挺身過低桿等技能的練習,這些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間的合作互助。在綜合游戲活動“小英雄”中,教師指導幼兒在小椅子上拉上皮筋做“電網”,在地上擺放好平衡木和體操墊,之后分成4組進行比賽。幼兒先跑步進入“敵營”,然后前滾翻過體操墊,躲過“敵人”的掃射,再匍匐爬過封鎖線——“電網”,接著跨跳過皮筋擺成的“壕溝”,再走過小橋——平衡木,最后闖過“敵人”的“封鎖線”勝利返回。
跳繩是一種簡單的戶外體育活動器械,一根根小小的跳繩在幼兒的手中就像一根根魔術棒,能夠變化出許多花樣。幼兒從單人的雙腳跳、單腳跳、雙腳交叉跳、正搖跳、反搖跳、編花跳,到兩兩組合的雙人對跳、雙人拉手平行跳,到與易拉罐結合的曲線行進跳,最后發展為多人同跳的大搖繩,如魚貫順序跳(下餃子),幼兒還可一邊念兒歌一邊進行轉身跳、摸地跳、傳球接力跳、繩內拍球跳等活動。“皮筋繩兒跳跳樂”戶外體育活動能增強幼兒的體質,提高幼兒的協調能力,并讓幼兒在運動中感受成功的快樂。在“皮筋繩兒跳跳樂”的游戲中,教師可有意識地融入民間傳統游戲,給游戲注入新的活力,開拓幼兒成長的新天地。
四、結語
總之,豐富多彩的幼兒園戶外體育運動對改善幼兒的智能結構,提高幼兒運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具有積極作用。其為幼兒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可讓幼兒從“被動運動”走向“主動運動”。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全園總動員為基礎,積極創設游戲情境,讓幼兒在游戲中鍛煉身體,并進行一物多玩,從而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拓展思維,提高創新能力,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魏衛東.體育教學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探研[J].成才之路,2019(22).
[2]徐春麗.如何在體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跳躍能力[J].天津教育,2020(05).
[3]王佩珍.教育學視角下新時期幼兒體育教學的再思考[J].青少年體育,2020(01).
[4]李玉瑛.課程游戲化與幼兒體育教學[J].江西教育,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