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陽
【摘 要】微課是線上教學的一種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把重點、難點表達清楚,讓學生在自學和課堂教學中掌握微課應用的技巧,通過微課達到學習目的。教學中,老師也要結合微課的特點,強化微課視覺效果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微課應用的實效性;利用微課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信息意識的引導下有效參與語文教學,高效學習語文知識。
【關鍵詞】高中語文;微課應用;視覺效果;應用實效;自學能力
微課是依托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的一種教學資源,能夠將教學的重點、難點以更加生動、逼真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在微課應用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形式主義”,華而不實的微課不能吸引學生,也不能使學生從中獲得知識或學習能力,只會浪費學生、老師更多時間。鑒于此,研究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一定要結合教學實踐,探索其應用價值和應用意義。
一、強化視覺效果激發(fā)學生興趣
新媒體能夠營造真實的情境,使教學更加直觀,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加豐富多彩,因此,優(yōu)秀的微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有效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提高教學有效性。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老師要結合學生個體的學習特點、學習規(guī)律和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探索微課應用的途徑,使學生在教學參與中不斷的積累語文學習資源、積累語文知識應用經(jīng)驗,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第一,微課是由文字、畫面等元素構成的小視頻,一般長度在5-10分鐘,在微課應用中老師要把握好微課的短小精湛,用優(yōu)質的畫面資源、優(yōu)美的聲音資源等制作出視覺效果絕佳的微課,使微課的觀賞價值、教學價值提升,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例如《沁園春·長沙》教學中含有運動、美食等元素,老師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等途徑選取微課畫面,注重微課畫風的統(tǒng)一性,將其制作成小視頻。另外加入朗誦、音樂等元素,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等途徑更好的理解文章,同時通過微課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更有效地參與教學。
第二,注重微課質量。一方面,微課內容要新穎而有特色,使學生能夠被吸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教學參與興趣。另一方面,微課的內容和表達形式要有趣味性,要靈活多變。例如《琵琶行》教學中,老師設計詩人與琵琶女相遇的場景,通過風趣幽默的對話、情景再現(xiàn)講述全文,使學生覺得新穎、有趣,進而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同時,老師以古風音樂《琵琶行》作為微課的背景音樂,并在教學中向學生推薦,使學生陶醉其中,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生很快能夠熟記和背誦課文,使語文課堂教學達到了更好效果。總之,強化微課的視覺效果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提高微課應用的效率和效果,使語文課堂更精彩。
二、注重細節(jié)提高微課應用的實效
提高微課應用實效性使微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需要從微課的選材、微課的激活平臺和教學實踐入手,深入實踐、抓住細節(jié)發(fā)揮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第一,微課時間短,具有精小、情境真實等特點,老師要緊密結合微課特點,思考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制作有教育意義的微課,以滿足教學應用。例如,在《師說》教學中,老師針對文章所表達的觀點制作一段視頻,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對文章思想的認知和領悟上。那么這一段微課應用就能達到教學應用目標,使語文課堂教學更精彩。如果不考慮微課的短小精煉,對教學重點也掌握不清,微課的制作冗長而無用,長時間的應用微課會弱化老師對課堂的控制,還會“壓制”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不利于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第二,借助平臺激活微課要具有靈活性和巧妙性,最大范圍的延伸課堂,拓展語文教學第二課堂,提高語文教學水平。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平臺播放微課,在播放前做好微課教學內容的導入,在教學中做好與學生互動,使學生能結合微課內容與其他同學及老師進行討論,從而激發(fā)學生語文課堂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使其更好的掌握知識。
第三,將微課融入課堂教學,使其成為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而非全部。一方面,微課內容要與課文緊密結合,要展現(xiàn)知識的難點和重點,避免為“討好”學生加入太多的娛樂元素。另一方面,充分發(fā)揮微課的短小精煉特點,利用微課營造課堂氛圍,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使學生更好的參與教學,提高其語文能力。此外,老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總結微課應用的技巧、效果等,進而結合微課教學數(shù)據(jù)、信息調整微課教學應用的策略,使語文教學綜合水平不斷提高。
三、利用微課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微課所容納的知識點豐富、靈活,知識點可以任意組合,在微課利用上老師要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線上線下教學的結合為語文課堂添彩。
第一,在課堂教學前精心準備微課,并應用微課引導學生預習。例如,在課堂最后五分鐘,通過播放微課讓學生熟悉下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讓學生提前熟悉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達到預習目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意識,使其結合微課內容思考學習的方法、方式,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教學中,老師以《新水滸》片段為素材制作教學課件,課件播放是為了突出作者的用詞和描寫特色,引導學生對整部作品的寫作思想、寫作情感進行思考,進而理解課文中人物的情感、精神以及以景襯托人物,推動劇情發(fā)展的技巧等,使學生對語文知識有更全面、深刻的掌握。這一過程,學生會進行思考、探索、總結等,其對知識的學習能力、掌握能力和應用能力逐漸積累,個人的自學能力也在不斷變強。
第二,微課應用中注重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將生活情感融入教學、融入微課,用情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例如《歸園田居》中,老師可以將現(xiàn)代流行的田園視頻與教學內容結合,讓學生體驗擁抱自然、感受自然的心境,同時在悠然的田園生活中體驗人的思想、情感,通過微課的帶入感讓學生更真實的感受情境,融入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情感、觀感等引導下思考、理解語文知識,并主動的學習和應用語文知識,以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第三,微課是信息化教學的一部分,在微課應用中老師要注重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解決學習問題、查找學習資料等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借助信息化設備參與語文學習、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應用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從微課的素材選擇、視頻制作等入手,深入思考微課應用的目的、目標。并結合微課應用的課堂方向等總結微課制作和應用的技巧,并通過教學實踐、教學研究獲得微課應用的有效策略,使其更好的為語文課堂服務,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服務。此外,老師還要重視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關注微課用于教學的變化與發(fā)展,在不斷嘗試和探索中積累經(jīng)驗,豐富語文教學手段,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方惠.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學咨詢,2020(10):245
[2]夏姍姍.淺談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17):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