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競爭也日漸激烈,很多家長選擇離家遠一點的地方工作。隔代教育家庭普遍存在的問題嚴重阻礙了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就隔代教育家庭中小學生學習習慣現狀展開寫作并提出相對應的策略,希望給學校和隔代教育家庭帶來一些實用性建議。
關鍵詞:隔代教育;小學生;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785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5-0025-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for development,many parents choose to work far away from home. The prevalent problems in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families severely hinde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forming good study habits. This article writes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habits in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famili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hoping to bring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schools and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families.
【Keywords】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Study habits
1.目前隔代教育家庭中小學生的現狀
第一,很多年輕父母外出務工,孩子交給親戚或者爺爺奶奶照顧,雖然在生活溫飽和物質上會給予孩子照顧但是學習和思想上就很難監管到位。爺爺奶奶輩的人畢竟思想觀念普遍跟不上現在小學生的步驟,更不能充分理解他們的性格,無法關注到他們的心理健康。再者,老一輩人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他們所積累的文化知識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在新時代的學習需要,也就無法在學習方面為學生提供正確指導,導致課后輔導工作很難由家庭完成。但是,學生的成長是由學校和家庭的共同監督管理互相合作才能夠高質量完成的,缺少了哪一方面都不行。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在學校學習到知識,無法在家庭中繼續學習知識,不僅共同監督目標無法實現,學校教育質量甚至還會受到消極影響。
再者,隔代教育的家庭還缺少和學校的積極溝通,長輩們只保證孩子的衣、食、住、行,也顧不得學習方面,更不能教導孩子正確的學習習慣,也無暇顧及與教師和學校的交流。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無法在學校和教師的支持下學習到更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很多隔代教育家庭的小學生被溺愛,放學后就自由散漫,學校也沒能第一時間了解到學生的課外學習情況,在學校也很難開展教學工作,由于缺乏溝通,形成了學校和家庭管理的斷裂,沒有形成全面的監管、引導,導致學生的學習習慣越來越差。
第二,隔代教育家庭的孩子長期見不到父母,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形成了孤僻、自閉、不愛說話的性格,在學習上積極性不高、不愿意融入集體,生活上自理能力差很多小學生還不會自己穿衣、上衛生間,這嚴重阻礙了孩子的成長。很多孩子被溺愛成性缺少禮貌,讓學校老師的工作也是很難開展,在這類小學生眼里沒有人管得住自己,也沒有人管自己。長此以往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對未來的發展將是永遠的性格缺失。尤其是在一些長輩缺乏足夠賺錢能力、家庭比較貧困的學生中,經常會出現學生自卑的情況,他們不僅不愿在校園中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甚至還會因過于“早熟”、擔心家里的經濟負擔而產生不想繼續上學的情緒,這嚴重危害了他們的學習和成長。
隔代教育家庭的孩子普遍不服管教,學習成績較差,在家里沒有及時的進行溝通引導孩子自覺性差,學習起來就更吃力形成惡性循環。因為長輩的寵愛就算偶爾說教也根本不起作用,更何況長輩的教導缺少正確的方式方法,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形成嚴重的叛逆心理。一旦逆反心理形成,加之青春期的到來,越是被限制不讓做某些事情,他們越想要嘗試,甚至會由于對事情對錯沒有足夠的辨別意識,做出一些與現行法律相違背的事情,這也是教師和家長最為擔憂的。
第三,隔代教育的大多數孩子性格缺陷嚴重,因為在家里缺少溝通,沒有人陪伴他們、做他們感興趣的游戲互動,長久下來,孩子更不愿意與外人溝通,性格孤僻、不合群、自我封閉,長輩的溺愛讓他們有恃無恐,花錢無節制、任性蠻橫,很多長輩也都是對孩子百依百順,覺得孩子父母不在身邊虧欠了孩子,就算是一種補償,這樣反而讓他們形成一系列的不良習慣,就算以后父母接手只會更難管教。
孩子只有對真正關心自己,理解自己的人才信任,愿意放下戒心真誠的溝通,而長輩因為代溝原因不可能完全理解孩子;父母因為長時間不在身邊,沒有參與孩子的成長更是不理解,繼而隔代教育家庭的孩子不愿意和別人真誠的溝通,老師也就不能真正的了解學生,教導工作就不知道從哪下手。
第四,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沒能實現有效的結合,隔代教育的家庭缺少了家庭和學校的積極溝通,導致家庭方面不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等情況,學校也沒能及時家訪了解情況更不知道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甚至,當一些老師想通過“家訪”的方法了解學生時,由于長輩有自己的生活規劃和時間安排,他們往往難以找到時間進行家訪。或者,雖然時間上確定了,也來到了學生家中,老師還要面臨與老人難以溝通、自己說的問題老人不明白、老人提供的信息沒有價值等問題。就這樣學校外的疏于管教,讓孩子的自覺性差,加上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使小學生的惡習越來越多。
第五,隨著科技的發展各類電子產品大量普及,小學生對手機、電腦的娛樂性毫無抵抗能力,一般父母親自帶的小孩還好,能有規律、有節制、有目的的使用電子產品,而隔代教育家庭很多親友監護人,由于自己也有要忙的事情為了安撫孩子就無限制地將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給孩子使用,讓很多小學生產生了很強的依賴性,游戲成癮難以自拔,更有甚者騙取零花錢到不合規的網吧上網、在網上購買游戲裝備或者做出打賞主播等行為。這些由于第一監護人缺位導致的問題都嚴重阻礙了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2.策略研究
(1)學校做好對學生信息的統計
針對復雜的家庭情況,學校首先要進行摸底調研,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建立學生基本信息登記本。然后對信息進行分類總結,將相似情況的學生進行分組,為學校的實際針對性工作做好鋪墊。最后將其中同樣是隔代教育家庭但是學生比較優秀的挑選出來作為重點考察對象,實地進行家訪了解清楚學生監護人以怎樣的方式進行教導使孩子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學習記錄,將此類家庭作為榜樣典范,為之后的工作開展打好基礎。
做好信息統計工作、摸清基本情況就知道如何針對性著手工作,可以由學校組織學習會,將榜樣的實際教育方式進行宣傳,讓監護人了解比較適合的教導方式,看能否在同樣環境里的孩子身上起到效果。在這一過程中,應先轉變監護人的教育意識,讓他們對教育孩子產生科學認識,同時幫助他們學會一些全新的、更加科學的教育方法。
除過在方式方法上手把手指導,也要讓監護人提高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意識,鼓勵爺爺奶奶輩及其他親友學生監護人重視孩子在學校以外的學習和生活,及時發現問題、積極和學校老師取得聯系反應情況、一起協商對策、相互配合,做到監護人應有的義務,這樣才是真正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最后學校要及時建立隔代教育家庭學生的個人檔案,定時走訪考察,督促監護人執行正確的教育方式,追蹤此類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定期分析考評。甚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建立電子檔案,將其上傳到云平臺中,向在外務工的學生父母提供登錄平臺查詢學生生活、學習檔案的渠道,讓他們及時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同時還可以與家長進行遠程交流,合作商議進一步的教育方案。
(2)重視教育指導
處在小學時期的學生普遍玩心重、自律能力差,這其中需要來自家人的耐心教導和關愛一步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對于隔代教育家庭來說孩子長期和父母分離,感覺不到來自父母的關心疼愛,而爺爺奶奶一般都比較嬌慣、縱容這更使處在小學時期的孩子不能及早的建立良好的自理能力,學習上也沒有及時的家庭指導,孩子遇到問題無人解答,漸漸地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學校可以對老人的學習能力進行評估,向他們傳遞簡單的文化知識,使其與孩子一同學習。這樣一來,爺爺奶奶的學習還能為孩子樹立起榜樣形象,能夠刺激他們的正向成長。
學校要克服實際困難創新教學方式,可以在學校組織志愿活動,鼓勵住校老師在放學后開設小課堂,為無人指導作業的學生提供平臺,孩子做作業有人監督指導、問問題有人耐心解答自然對學習的興趣也會提高。或者建立學習小隊,選擇文化素養較高、家庭教育成果較好的隔代家庭,讓他們充當領隊者,帶領自家孩子和孩子的朋友學習。
近幾年隨著社會各界對教育的關注,很多熱心人士愿意投身到教育行業、愿意為教育出資出力,學校可以以此為機會呼吁社會志愿者加入課余小課堂,同時為小課堂的長遠發展拉贊助等。只要是真實為解決學生的困難和問題,大家一定會樂于奉獻。這樣一來就解決了隔代教育家庭學生的課余作業輔導問題,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和老師的關愛,幫助他們建立積極向上的樂觀性格,
(3)做好家校聯系
家長會一直都是聯系家長和學校的有力橋梁,家長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學習情況,包括在學校的紀律、興趣發展等,學校也能從和家長的面對面溝通中了解到學生近期的思想動態、對老師教學方式的反饋等。
在隔代教育的家庭里很多時候家長會都是處于缺席狀態,要么就是家長打個電話請個假,老師在電話里急匆匆大概說一下孩子的考試成績。成績好了家長高興老師好;成績不好了家長一肚子火老師為難,由于是電話溝通就沒有更多的機會詳細說清楚孩子成績變化的具體原因。然后放學后家長的一個家庭通話,要么是批評、要么是簡單地表揚,溝通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反而讓孩子和家長的關系漸漸疏遠。
學校的教學工作也要與時俱進,對于不能到場的家長,學校可以以發郵件的形式、學生自我匯報視頻形式和家長建立聯系,真實詳細的將孩子的近期情況反饋給家長,鼓勵家長結合實際以科學的方式教導孩子,雖然可能是通過電話或者視頻,但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真實的關心,多給孩子鼓勵和積極的評價。相信孩子會逐漸建立自信,重燃對學習的熱情。同時在溝通中也要注意表揚孩子的積極表現和進步,不要使用過于直接的語言批評孩子的不足,畢竟愛子之心是所有家長的共同點,他們并不是十分希望一直都在聽自己孩子的不好。
(4)積極創新
教育的最大主體還是學校,家長作為監護人和校外的安全、學習監督人從精力和時間上來說畢竟是有限的。老師的工作和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和學生打交道,在探索教學的道路上,所以要不斷提高老師的職業素養,更全面的發展技能水平。新時期有新時期的挑戰,作為老師教書育人,教書就是本職的知識傳導,讓學生在理論知識上日漸豐滿;育人就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幫他們建立遠大的目標。
3.結語
教育在人,不管是隔代教育家庭還是正常家庭的教育都需要學校和家長的結合、及時溝通共同努力來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對于隔代家庭教育來說還需要學校加強工作完善、創新教學方式,為學生投入更多的心力。
參考文獻
[1]李軍強.家庭隔代教育新特點,新趨勢及指導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20(00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