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勛
(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 甘肅 天水 741000)
抑郁癥是以持續的心境低落為突出特征的一種精神障礙病癥,在我國乃至全世界有著較高的患病率與致殘率[1],需要引起廣泛關注。現階段,抑郁癥患者大多采用藥物治療方式來緩解病癥,艾司西酞普蘭便是臨床治療抑郁癥的常用藥之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患者長時間服用后會產生耐藥性,甚至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2-3]。近年來,中醫在抑郁癥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針刺作為一種常用的中醫特色療法,已經被引入抑郁癥的治療中。為了更好地探討其聯合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效果,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月收治的80例抑郁癥患者,按照就診順序進行分組。所有患者通過精神障礙診斷手冊確診為原發性抑郁癥,排除嚴重器質性病變、凝血功能障礙、過敏體質以及妊娠期與哺乳期女性。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齡26~71歲,平均(35.18±2.03)歲;平均病程(6.12±1.21)個月。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27例;年齡24~68歲,平均(34.06±2.07)歲;平均病程(6.02±1.17)個月。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接受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H20080599)口服,初始劑量為10 mg,1次/d。之后視病情可增加至每次20 mg,1次/d[4-5]。
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針刺治療。患者治療時取平臥位,使用40 mm×0.3 mm毫針下消毒后,平刺入百會穴,深度為0.6寸;直刺太沖、內關穴,深度為0.6寸;同一手法刺入神門穴,深度為0.4寸;對準鼻尖方向平刺印堂穴,深度為0.4寸,以患者感到酸脹感為宜,采用輕柔提插行針法,留針半小時,1次/d。
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個月,對比效果。
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抑郁程度。HAMD量表大部分采用5級評分法,少部分采用3級評分法,分數超過24分可認定為抑郁癥分數越高,抑郁癥病情越嚴重。SDS評分采用4級評分法,53分以上為輕度抑郁,分數越高說明抑郁程度越嚴重。
數據使用SPSS 20.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使用(±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HAMD評分與SD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2個月后HAMD評分與SDS評分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HAMD與SDS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HAMD與SDS評分比較(± s,分)
SD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0 26.48±1.64 5.27±1.05 60.42±2.1138.53±1.49對照組 40 26.21±1.5912.31±1.0960.81±2.0647.64±1.37 t 0.426 3.736 0.728 3.759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HAMD
據不完全統計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抑郁癥患病率達到2.1%,抑郁癥人數居于全球首位,不少抑郁癥患者常因缺乏良好的醫療措施與心理支持自殺,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的精神問題[6]。抑郁癥終生患病率為5%~9%,甚至一些是重度抑郁癥患者。抑郁癥的發生與交感神經系統以及兒茶酚胺有著密切的聯系,去甲腎上腺素水平過低,會使副交感神經及受體更為敏感,增加人的疲憊感,嚴重的可引起思考力減慢、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況。兒茶酚作為主要神經遞質其水平異常會影響自主神經的放松等,還會影響多巴胺水平,最終影響人的情感知覺與動作。除此之外,血清素過低、女性荷爾蒙分泌失調、人際沖突與環境適應、不規律的生活方式等都有可能會引發抑郁癥。
SSRIS類藥物是治療抑郁癥患者的常用藥,其中以艾司西酞普蘭較為常見。艾司西酞普蘭能夠促進5-HT能的作用,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有著良好的抑制作用,多巴胺再攝取作用微弱,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7]。然而,抑郁癥患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據統計,約有5%的患者在服用艾司西酞普蘭后出現多汗、胃腸道不適、疲勞等不良反應,只有2%的患者在用藥后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不良反應[8]。
中醫對抑郁癥的研究由來已久,積累了許多經驗,中醫認為本病在肝,肝主疏泄,認為肝臟不舒,氣機不暢,人體除五運失常,久積成郁。《丹溪心法.六郁》中記載:“氣血沖和,人身諸病多生于郁。”認為氣血不協調會引發疾病,氣機郁結會造成其他郁病,而郁病也會影響氣血運行,如此循環往復便會加重郁病。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氣與血是構成人體生命生理活動的基本物質,二者的調養對于人尤其是女性十分重要。以女性為例,因為女性的生理特點,經期會流失部分血液,情緒變化會影響女性身體中的雌激素分泌,嚴重的可導致內分泌失調,還可影響荷爾蒙分泌,而荷爾蒙能讓人身體放松、心情愉悅,若不注意保健與調養很有可能會出現膚色暗沉以及嚴重的情緒問題[9]。
針刺作為中醫特色治療手段,嘗試將其用于抑郁癥患者治療中。所選擇的百會、印堂穴都屬督脈,上行入腦,循行頭頂正中,督脈督一身之陽氣,通過督脈統帥諸經調節六腑氣血,可治療神志病。另選擇神門穴行針刺治療,該穴位是心經的輸穴,具有安定心神的功效。太沖疏肝解郁,內關清心寧神、寬胸理氣。選擇上述穴位進行針刺可增加醒神開竅、疏肝解郁的效果[10]。在本文中,研究組患者治療2個月后HAMD評分與SDS評分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抑郁癥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蘭聯合針刺治療效果顯著,可以作為治療抑郁癥的方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