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監利市第二人民醫院外科 湖北 荊州 433300)
對于骨盆骨折的主要原因在于嚴重的交通事故或高處墜落。合并的傷害和并發癥很多而且很嚴重[1]。沒有積極有效的治療,他們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很高,并且臨床康復更加困難。近年來,骨盆骨折的微創內固定術是一種新興的外科手術技術。它可能依靠骨科器械和術中成像熒光檢查設備來相對閉合和微創地減少不穩定的骨盆環骨折[2]。該手術具有最小的軟組織創傷和術中出血。一定程度上能夠將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恢復。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間在我院骨科收治的83例骨盆骨折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在83例患者當中,男性37例,女性46例,年齡21~88歲。
納入標準:本次納入研究項目的患者均由本人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病理資料符合此次研究項目的要求;身體各項指標及機能指數正常。
排除標準:病理資料不符合研究要求;參加研究項目途中,不配合醫生治療的患者等均不具備納入要求。
1.2.1術前腸道準備 為減少患者麻醉時反流、誤吸以及術后出現腹脹、窒息等并發癥,傳統腸道準備工作需要告知患者術前1 d晚餐后禁食、禁水。由于禁餐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患者的身體營養跟不上,會出現免疫力低下,以及心理焦躁的情況出現,同時也會妨礙了手術的正常治療。根據相關調查發現,術前2 h可攝入含豐富能量的無渣液體如無果肉果汁、含糖飲料等,但乳制品、淀粉、脂肪類除外。對此次觀察83例的患者制定禁食的計劃,首先規定患者在手術的前天的11 pm,手術的前2 h叮囑患者不要喝水,進行手術的第一次的時間是在早晨的5:00~6:00,指導患者飲用清水或者是含糖的飲用水,水量控制400 mL,進行手術的時間是7:00~8:00,給患者飲用400 mL的麥芽糊精果糖飲品。在此期間要控制好患者腹部出現脹氣的現象發生,要在手術的前1 d的晚上和手術的開始的那天分別各進行1次的肥皂水的不保留灌腸。
1.2.2術后多模式鎮痛 根據快速康復理念對疑難重大手術醫療結局的要求,對骨盆骨折手術結束后的患者要提前做好不同模式的鎮痛護理工作,盡可能的使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加快快速康復的效果[3]。在患者手術結束后的當天,利用視覺模擬數字的評分方法評判預測患者術后所承受的疼痛感覺,當疼痛的分數是<3分,通過冰袋或者是按摩去進行止痛,盡量不要讓患者去活動,在物理止痛的過程中,也要通過交流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的安慰,使患者的注意力分散。當患者的疼痛分值是>4分,那么就要針對這種疼痛的狀態,規劃不同的止痛方案,不僅要使用正常的物理治療,同時也要采取非甾體鎮痛藥進行止痛。如果這些鎮痛的方式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就需要采用鹽酸曲馬多注射液,劑量是100 mg進行注射鎮痛。
1.2.3營養支持 對于骨盆骨折的患者,由于骨折的情形比較嚴重,再加上手術治療的刺激感使得患者的身體機能,比如糖原、脂肪、以及蛋白質的成分降低,使得術后的肢體活動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恢復,使得營養的風險情況逐漸提高[4]。所以,相關醫務人員要及時的給患者制定合理的營養攝取的管理,使患者的身體機能得到有效的恢復。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然后制定營養護理的計劃,首先要讓患者常喝水,多吃含有膳食纖維以及蛋白質高的食物,比如綠色蔬菜、水果、雞蛋、雞肉等,有助于消化,使患者腸道保持暢通。如果患者的身體有腹部膨脹、便秘等情況,醫護人員則要重新調整食譜,或者是在正常的營養餐當中加入一定量的山楂以及益生菌等,加快腸道的蠕動,讓患者快速排便。對于有特殊情況的患者,比如營養風險需要管控的患者,首先要確定營養管理的身體部位,則是胃腸道,當患者對于正常飲食,本能很好的吸收,則需要進行營養液的輸入,使患者的身體能夠保持健康的狀態。
1.2.4術后康復鍛煉 骨盆骨折后,長時間臥床的患者很容易引起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早期的康復運動可以幫助患者改善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除腫脹,防止肌肉萎縮或粘連并增加肌肉力量,關節活動的范圍,鍛煉肌肉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以及促進康復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手術當天,密切觀察患者手術部位的腫脹、臀部、小腹和下肢的運動和感覺,以評估是否存在因微創手術引起的醫源性血管損傷,出血性血腫和醫源性神經損傷。如果沒有異常,則進行骨科康復醫生指示患者進行制動康復鍛煉。在術后的第1 d,如果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則開始指示患者對床上的下半身的臀部和膝蓋進行主動屈伸運動,以及下踝關節和腳趾的主動屈伸運動用于臀部和膝蓋的伸展位置[5]。每次30組,3~4次/d,在容許范圍內積極指導患者進行上肢關節的。如果患者在運動中感到劇烈疼痛,需要降低運動頻率。在此基礎上,于術后2周開始進行直腿抬高訓練,每天25組,4~5次/d,并根據患者的病情增加或減少運動次數。手術6個星期后,開始坐在床邊或坐在輪椅上,以加強膝蓋和踝關節的屈伸。術后3個月,對骨折愈合情況進行檢查,根據患者的耐受性情況,從扶拐杖到行走,逐漸承重,每天持續0.5~1 h?;颊咴谑中g當天的評估為正常。術后第一天開始進行早期康復鍛煉。出院后對患者進行6~10個月的隨訪。
對患者治療護理后的效果進行Majeed評分、術后多模式等級鎮痛評分。Majeed評分標準為:完全愈合、愈合良好、愈合一般、愈合較差。優良率=(完全愈合+愈合良好)例數/總例數×100%。
83例患者,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其中10例患者采取后環經皮微創螺釘加前環小切口橋板固、54例患者進行皮微創螺釘固定、還有19例患者進行小切口后環和前環微創腹壁皮下支架固定。
通過數據分析得出,護理后的Majeed評分中,完全愈合為22例,愈合良好的有49例患者,愈合一般例數為11例,術后愈合較差只有1例,優良率為85.5%。手術結束后的多模式鎮痛評分當中,當天疼痛分值在1~3分有76例,術后兩天中疼痛分在4~6分之間有46例,術后7 d的疼痛分0~3分為0例。
根據這次護理的總結和分析,TileB1患者保持外固定以減少骨盆體積。TileB2和B3患者躺在床上以減少運輸和翻身。TileC患者保持下肢牽引以暫時穩定并減少骨折移位。83例骨盆環骨折的患者的位置對照滿意后,在進行經皮(或小切口)微創內固定的治療。其中10例經后環經皮微創螺釘加前環小切口橋板固定。54例經皮微創螺釘固定,19例經小切口后環和前環微創腹壁皮下支架固定。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未出現有盆腔器官,血管和神經損傷。住院9~28 d后,所有研究患者均已出院,平均住院時間為19 d。出院后患者部位的疼痛感覺評分在3分之內。在患者出院后的半年至十個月期間,進行隨訪,沒有出現傷口感染情況,同時對固定的松動情況進行檢查無任何異常。最后,通過Majeed評分系統進行臨床治療效果分析得出,完全愈合,活動自如的有22例,愈合良好49例,愈合一般,稍微的疼痛感有11例,愈合較差的1例。優良率為85.5%。
在對盆腔骨折進行微創內固定后,進行護理,對患者的手術前期做好腸道的準備工作,對患者手術后期采用多模式的止痛護理,然后對患者進行合理的營養管理,并做好康復訓練,使得患者的骨盆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