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成義
(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 貴州 畢節 551700)
重癥監護病房患者需要進行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導致患者極為痛苦。給予患者有效的鎮痛和鎮靜干預,可將患者的痛苦程度進行降低。鹽酸右美托咪定是一種新型的a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臨床鎮痛效果顯著[1]。本研究則在此基礎上,將鹽酸右美托咪定進行應用,探究其對重癥監護患者的應用效果。
選擇30例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分組,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每組有15人。實驗組中,男:9例,女:6例,年齡在23~77,均值為(52.34±4.45)歲,對照組,男:10例,女:5例,年齡:23~77歲,平均年齡(52.67±4.08)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比較。
納入標準:患者均為重癥監護患者;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參與研究。
排除標準:患者具有精神病史;患者依從性較差。
本研究給予對照組患者咪達唑侖,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入手,根據患者體重,每kg給予患者0.06 mg咪達唑侖靜脈注射(藥物生產廠商選擇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藥物的國藥準字為:H10980025,劑量為5 mg/支),并采用靜脈持續泵入干預方法,靜脈速度為0.05 mg/(kg·h),在此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泵入速度進行合理調整。
實驗組患者則應用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48,劑量為2 mL/支),實際操作過程需要將其初始劑量進行控制,以1 μg/(kg·h)進行注射,在干預10 min后,需要改為0.6 μg/(kg·h)的速度進行靜脈泵入。
兩組患者在實際干預過程中,均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鎮靜和鎮痛效果對輸入劑量和速度進行及時調整,并將Ramsay評分維持在2~4分,對其鎮痛時間進行有效設置,設置為24 h。
對患者護理前后的鎮靜狀態和疼痛評分進行比較,其中鎮靜狀態需要將Ramasy評分進行應用,分數高表示鎮靜效果好[2]。疼痛評分采用VAS評分法,滿分為10分,疼痛最嚴重,分數高,患者的疼痛越嚴重。
對兩組患者的通氣時間、喚醒時間、心率、血壓和呼吸頻率等情況進行比較。
對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并對其發生率進行比較分析。
對數據進行統計,主要將SPSS 20.0軟件進行應用,其中,計量資料以(± s),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進行計數,進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鎮靜程度評分和疼痛評分均無顯著差異(P>0.05),在給予治療干預后,評分發生改變,相比之下,實驗組患者鎮靜程度評分更高,疼痛評分更低,與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鎮靜程度和疼痛評分進行比較(± 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鎮靜程度和疼痛評分進行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鎮靜程度疼痛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15 2.03±0.94 4.56±0.86 7.05±0.22 3.22±0.12對照組 15 2.05±0.65 4.03±0.44 7.34±0.32 5.45±0.32 t 0.764 3.402 0.304 4.334 P>0.05 <0.05 >0.05 <0.05
兩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血壓和呼吸頻率無顯著差異(P>0.05),在喚醒時間和心率方面差異顯著,實驗組患者的喚醒時間更短,心率更快,與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心率、血壓和呼吸頻率情況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心率、血壓和呼吸頻率情況比較(± s)
組別 例數 機械通氣時間/h 喚醒時間/h 心率/(次·min-1)實驗組 15 5.23±1.59 0.11±0.02 70.75±10.54對照組 15 5.32±1.42 1.65±0.44 60.45±10.02 t 0.563 13.652 10.907 P>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血壓/mmHg 呼吸頻率/(次·min-1)實驗組 15 80.43±10.03 70.45±6.54對照組 15 78.45±10.82 65.44±7.54 t 0.352 0.576 P>0.05 >0.05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呼吸頻率下降、心動過緩、順行性遺忘和血壓下降,實驗組患者的發生率為6.67%,對照組患者的發生率33.3%,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情況比較[n(%)]
重癥監護患者鎮痛鎮靜治療的目的主要在于:可將患者的疼痛進行消除,緩解患者的身體不適感,對患者進行幫助,將患者的睡眠情況進行改善,誘導患者遺忘,將患者對ICU治療期間的病痛記憶進行減少,同時改善患者的焦慮,躁動和譫妄癥狀,將患者的無意識行為發生率進行降低,避免對治療造成干擾,實現對患者生命安全的保證。同時可將患者的代謝速率進行降低,減少患者的耗氧量,將器官代謝負擔進行降低,并延緩患者的應激反應和炎性損傷,將其對患者造成的危害性進行降低[0]。在重癥監護患者中實施鎮靜和鎮痛干預,可促進患者恢復,其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積極意義[3]。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果給予患者的鎮靜和鎮痛方法不夠科學合理,便會導致患者疼痛程度的增加,甚至會將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延長,延長患者住院時間,難以將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增強。因此,在重癥患者中尋找一種有效的鎮靜和鎮痛方法是尤為重要的[4]。需要對藥物的使用安全性,高效性進行分析,從而保證患者處于平穩的睡眠狀態[5]。
本研究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主要將鹽酸右美托咪定和咪達唑侖進行應用,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鎮靜評分更高,表明其效果更好,而且實驗組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較為穩定,患者對應的喚醒時間更短,在與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時,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表明鹽酸右美托咪定的鎮靜效果較好,而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應用安全性好。就鹽酸右美托咪定來說,其是臨床中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鎮靜藥物,是右美托咪定的右旋異構體,為咪唑類的衍生藥物,可對腦干部的藍斑核內α-2A受體進行作用,實現對患者的鎮靜和鎮痛。就α2受體激動劑來說,其對應的鎮靜作用和抗焦慮作用較為顯著,臨床鎮痛效果較好,可將阿片類藥物的使用劑量進行減少,對應的抗交感神經作用顯著,患者容易出現心動過緩或是血壓過低等不良反應。而右美托咪定中的α2受體,具有較高的選擇性,效果顯著,并沒有明顯的血管抑制和停藥后反跳問題,對應的半衰期較短,可被單獨使用,并不會對患者的呼吸造成抑制作用,也可以與阿片類或是二氮卓類藥物進行聯合使用,因此其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具有使用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重癥監護患者中將鹽酸右美托咪定進行使用,其鎮痛效果和鎮靜效果均相對顯著,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恢復,臨床應用意義顯著,可進行應用。因本次觀察例數較少,還需繼續觀察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