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仕娥
(聊城市東昌府區中醫院外科 山東 聊城 252000)
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阻為特征的常見的肺部疾病,氣流受限進行性發展,會使患者引起慢性的呼吸衰竭、自發性的氣胸、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及有心功能的衰竭[1],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致死率,嚴重影響老齡患者正常生活。本病發病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病因較多,如患者的遺傳因素、氣道反應性增高等[2],除了遺傳等因素外,由于患者的室內室外空氣污染、營養較差及社會經濟地位低等,也會引起慢阻肺的發生[3]。如果長期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的患者也會引起慢阻肺的發生。據統計該病全球40歲以上發病率可高達9%~10%[4],對于慢阻肺高齡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能夠很好的提高護理效果以及患者的肺功能。現具體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慢阻肺老齡患者護理效果及肺功能的作用,具體報告整理如下。
選取我院就診的2016年4月—2019年12月慢阻肺老齡患者24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120例,對照組120例,觀察組(n=120)實施綜合性的臨床護理干預,對照組(n=120)實施常規護理,所有老齡患者均無其他主要器官或全身疾患,也無禁忌證,觀察組男70例,女50例,年齡為54~83歲,平均年齡為(70.8±6.7)歲;對照組男70例,女50例,患者年齡為55~84歲,平均年齡為(68.4±7.8)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發現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而且老齡患者均是自愿參加本次研究。
觀察組采用的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使用綜合性的護理干預,而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具體護理方式如下:對于觀察組的老齡患者入院前要對患者的肺部功能的相關指標及病歷情況進行登記檢查和電腦輸入。患者住院后,保證患者合理的休息及睡眠,患者盡量避免勞累,提倡適當的體育活動,適當的康復運動能夠促進患者病情緩解,制定的運動計劃要符合患者的病情,患者不能進行較為劇烈的運動,避免影響呼吸系統疾病的恢復與治療。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患者飲食要清淡,不要吃帶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姜、蒜等,同時也要戒煙限酒,避免加重患者病情[5].對于患者的飲食要補充適量的維生素、纖維素及微量元素等,一定要保證患者均衡膳食,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要使患者情緒穩定[6]。部分患者常表現為焦慮、激動、抑郁以及暴躁等心理特點,這些不利于患者身體健康恢復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因此,在對高齡患者護理時,一點要關注患者心理變化情況,及時向患者普及相關知識,是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護理人員要有耐心、和藹、親切的對待患者。由于本病與生活環境的好壞相關,所以住院后要有一個好的病房環境,要時刻保持病房內空氣清新,注意開窗,避免吸煙等。對于患者完成治療出院前,要對患者的肺功能進行檢查,然后根據患者治療情況,制定復查計劃[7]。患者若復查出現異常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對患者再次治療護理,從而保證患者康復。
分析兩組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的有效率,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分三種,其分別為無效、顯效及有效。其中患者經過綜合護理干預后,癥狀并沒有減輕,各項肺部檢查指標沒有好轉甚至更嚴重的名為無效,經過綜合護理干預后,肺部有明顯好轉,癥狀完全減輕為護理顯效;經過綜合護理干預后,癥狀有減輕,肺部指標輕微好轉稱為護理有效。然后計算護理有效率。護理有效率=(護理顯效人數+護理有效人數)/總人數×100%[8]。
然后采用問卷的形式,得出護理滿意度的情況,再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其護理滿意度可以分為不滿意、基本滿意和非常滿意三種,其次再進行滿意度的計算。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人數×100%[9]。
再對兩組患者進行抽血化驗,對肺功能的相關指標進行檢測,其指標包括FEV1、FVC及其FVC/FEV1,然后進行對比分析。
本次研究對綜合護理干預對慢阻肺老齡患者肺功能的作用進行分析。所用的相關研究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并且P<0.05是具有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其觀察組的老齡患者護理有效率是95.83%,對照組的老齡患者護理的有效率是77.50%,通過比較可以看出,觀察組老齡患者護理的效果比對照組好的多。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綜合護理干預有效率的對比[n(%)]
采用不同護理方式的兩組老齡患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統計,觀察組老齡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4.17%,對照組高齡患者護理滿意度75.83%,通過比較可以看出,觀察組老齡患者護理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分析兩組老齡患者肺功能指標,見表3。
表3 觀察組和對照組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對比(± s)

表3 觀察組和對照組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對比(± s)
FVC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120 1.22±0.13 1.27±0.12 1.52±0.36 1.87±0.50對照組 120 1.30±0.20 1.83±0.16 1.48±0.41 2.55±0.49 t 1.500 12.522 0.328 4.344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FEV1組別 例數 FVC/FEV1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120 0.48±0.15 0.57±0.20對照組 120 0.55±0.12 0.75±0.23 t 1.630 2.641 P>0.05 <0.05
詳盡記錄兩組老齡患者的肺功能指標FEV1、FVC及FEV1與FVC的比值。在老齡患者進行護理之前肺功能指標相差比較小,通過實施不同的護理方式后,觀察組老齡患者的各項肺功能指標基本恢復正常。數據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為臨床護理中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其老年人為易感人群,因為老年群體身體功能較差,免疫力低等,極易受到感染。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的數量一定會逐漸增多,同時慢性肺阻塞疾病患者的數量也會逐漸增加[10].眾多患有該病的人群,往往會出現慢性咳嗽、喘息、氣促等,咳嗽時會咳出白色黏液,同時老齡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嚴重影響老齡患者的身體健康[11],同時嚴重影響了老齡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本次研究中,針對綜合護理干預對慢阻肺老齡患者肺功能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整理,其觀察組老齡患者護理有效率為95.83%,對照組老齡患者護理有效率為77.50%,觀察組護理效果較好。對兩組高齡患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統計,并且調查問卷的回收率為100%,觀察組的老齡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4.17%,對照組的老齡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5.83%,觀察組高齡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具有統計學意義。本次研究設置的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使用綜合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方式,在兩組高齡患者實施護理前,肺功能指標相差較小,通過實施不同的護理方式后,觀察組老齡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恢復較為正常。此次數據對比具有顯著差異,說明此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上述研究內容可知,綜合護理干預的使用對慢阻肺老齡患者的肺部功能恢復具有較好的作用,同時可以促進高齡患者的預后,在平時的臨床護理中具有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