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兵
(灌云縣中醫院耳鼻喉科 江蘇 連云港 222200)
聲帶息肉高發,臨床多為患者采用手術治療方案,雖然臨床效果顯著,但是由于手術屬于有創性操作,術后患者容易引發發聲障礙,對患者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需要予以充分關注,并采取有效對策進行治療,避免病情加重而影響到患者正常發聲。清喉利咽湯、金嗓散結丸均屬于中藥,作為輔助治療藥物,在聲帶息肉術后發聲障礙治療中發揮顯著功效。本研究選取60例結節性癢疹病患,對其用藥情況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判定,內容如下。
選擇2018年10月—2020年9月我院60例疾病類型為聲帶息肉術后發聲障礙患者。納入標準[1]:(1)所選患者均滿足用藥治療規范,且患者本人耐受性及治療依從性良好,可配合臨床診治;(2)有正確認知功能;(3)可正常交流;(4)耐受性良好;(5)無藥物過敏或用藥禁忌。排除標準:(1)妊娠及哺乳期女性;(2)合并肝腎、心肺功能嚴重異常;(3)合并其他類型嚴重皮膚病;(4)合并嚴重精神障礙;(5)合并血液性疾病或免疫系統嚴重疾病;(6)合并惡性腫瘤或其他嚴重疾病;(7)未成年人。本研究分組依據為納入患者的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各30例。觀察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20~70歲,平均(52.13±4.45)歲,病程1~14個月,均值(7.22±0.50)個月。對照組男性、女性患者為12、18例,年齡20~70歲,平均(53.19±4.49)歲,病程1~14個月,均值(7.15±0.54)個月。統計兩組一般資料相關數據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可進行對比分析。
所有患者均對其開展實驗室指標檢查及相關診斷,明確病情后,結合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給予對癥治療,為其提供沙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療法,將2 mL布地奈德與3 mL生理鹽水混合,持續霧化吸入,2次/d。上述患者均持續治療1周。在此基礎上,給予開喉劍噴霧,每次2次,連續給藥4周。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清喉利咽湯+金嗓散結丸,金嗓散結丸口服,2次/d,每次60~120丸。清喉利咽湯藥方組成:黃芩20 g,枳殼、桔梗、紫蘇梗、桑葉各15 g,橘紅、竹茹、紫蘇子、沉香各10 g,胖大海、薄荷腦、香附(醋制)各8 g,水煎取汁,早晚分服,連續用藥4周。
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判斷標準[2]:(1)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聲音恢復正常,聲帶邊緣平整光滑,色澤正常;(2)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聲音基本復常,聲帶邊緣平整,色澤基本正常;(3)無效:未達到上述治療效果,或者病情加重。(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總有效率。對比兩組聲嘶、聲帶充血、聲帶水腫癥狀消退時間,比較兩組治療后干燥感、疼痛感、異物感評分,每項取分范圍0~4分,分數越低表明癥狀越輕[3]。
將兩組患者的相關數據輸入到SPSS 22.0統計學軟件包中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如“治療總有效率”用“n(%)”的形式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如“癥狀消退時間”采用(± s)表示,t檢驗,P<0.05說明兩組差異顯著。
兩組治療結束后,評價臨床療效,結果表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67%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例)
觀察組聲嘶、聲帶充血、聲帶水腫癥狀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消退時間比較(± s,d)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消退時間比較(± s,d)
組別 例數 聲嘶 聲帶充血 聲帶水腫觀察組 30 3.54±0.69 4.46±0.75 3.92±0.53對照組 30 5.81±1.63 6.35±1.34 6.64±1.67 t 12.365 8.212 10.039 P 0.000 0.000 0.000
兩組患者治療前干燥感、疼痛感、異物感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干燥感、疼痛感、異物感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自覺癥狀評分變化情況比較(± s,分)

表3 治療前后兩組自覺癥狀評分變化情況比較(± 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均<0.05。
干燥感組別 例數疼痛感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3.66±0.21 0.23±0.59*3.14±0.61 0.47±0.08*對照組 30 3.61±0.31 1.89±0.57*3.15±0.58 1.87±0.79*t 0.591 6.528 0.147 6.991 P 0.147 0.000 0.289 0.000組別 異物感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58±0.23 0.51±0.10*對照組 3.60±0.28 1.66±0.42*t 0.891 7.028 P 0.246 0.000
通過數據對比結果發現,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期間均為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出現1例輕度胃腸道不適,1例失眠,1例便秘,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對照組1例胃部不適,1例失眠,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兩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聲帶息肉主要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效果良好,但是術后并發癥比較多,容易引起發聲障礙,對患者造成嚴重不良影響[4-5]。采用常規西藥治療發聲障礙,雖然能夠發揮一定療效,但是總體治療效果不佳。近年來,中醫藥被廣泛運用到臨床中,發揮顯著臨床功效。金嗓散結丸副作用比較少,同時,給予患者清喉利咽湯,藥方組成為黃岑、枳殼、桔梗、紫蘇梗、桑葉、橘紅、竹茹、紫蘇子、沉香、胖大海、薄荷腦、香附(醋制),方中藥材合理配伍,可發揮消積止痛、清熱解毒、活血通經、止咳平喘之功效。現代藥理學證實,方中藥材可發揮顯著抑菌效果,胖大海清肺熱、利咽喉,竹茹清熱化痰,沉香行氣止痛,薄荷腦解毒清熱[6]。本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3.33%,比對照組的66.67%高(P<0.05),與文獻[7-8]報道結果基本一致,說明中藥的治療優勢。與此同時,觀察組聲嘶、聲帶充血、聲帶水腫癥狀消退時間均比對照組低,且治療后干燥感、疼痛感、異物感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中藥能夠明顯改善發聲障礙患者聲帶異常狀況。此外,觀察組不良反應率(10.11%)略高于對照組(6.67%),說明采用中藥進行輔助治療,不會增加不良反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
綜上所述,給予聲帶息肉術后發聲障礙患者清喉利咽湯+金嗓散結丸,可顯著提高療效,促進聲嘶、聲帶充血、聲帶水腫癥狀快速消失,并且有效改善發聲障礙表現,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