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中電頤和家園小學 劉曉紅
用一個字形容習作教學:怕;兩個字:低效。而教師的“高消耗”換來的是“低收益”,但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目前小學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多年教學實踐,我通過“導—改—賞”三維一體習作教學整體設計模式,以期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
現象透視1:學生怕寫無方法
課題組選取三至六年級100 位學生的調查發現,83.6%的學生“不喜歡”寫作文,9.3%的學生“一般”,只有7.1%的學生選擇“喜歡”。通過深入了解,發現學生不喜歡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寫,不會寫,害怕寫”。即使勉強寫,寫出來的作文也缺乏童真、童趣和童心。
現象透視2:教師怕改無精力
改作文一直是語文教師心中最大的痛。葉圣陶先生曾總結自己一生給學生改作文和廣大教師給學生改作文的深刻體會:“教師改作文是辛苦的,幾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勞而少功。”葉老指出,自古以來“讀書人筆下有通有不通,因教師給改而通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幾”。
現象透視3:方向跑偏無實效
教師批改付出的辛勤勞動和實際效果不成比例。學生拿到老師“嘔心瀝血”的“勞動成果”只是瞟一下等級便“束之高閣”。學生沒有動腦反思自己習作的優點和不足,沒有后續改進的方法和機會,評價的指導意義何以存在?“勞而少功”“怕”字當頭,沒有體現兒童主觀能動性的習作教學,儼然成為語文學科的“阿喀琉斯之踵”。
“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的四項基本能力。如何讓學生“易于動筆”和“樂于表達”?通過探索將一篇習作教學設定為三個階段:習作指導課、自能評改課、作品賞析課。習作指導課重在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自能評改課重在評改過程中方法的落地,作品賞析課重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之余對習得的方法進行鞏固提升。三個階段,分別從三個維度分解習作教學。三個維度構建成“內容當堂清、能力當堂升”,不斷進階的一體化習作教學體系。如圖1 所示。
“三維一體”的習作教學范式探索研究的將兒童的習作立體化,即建立“導(指導)—改(評改)—賞(賞析)”三維一體的習作教學立體空間體系,以“兩重一輕”(重贊賞勉勵、重課中互評改、輕課前指導)作為實施路徑,讓老師徹底地從“精批細改”的重圍中解放出來,學生也在“自能評改”中自然領悟到寫作的竅門,從而達到課程標準倡導的“易于動筆”和“樂于表達”的終極目標。
作文指導課強調:厘清訓練目標,設計教學活動,給足動筆時間,提倡一文一得。指導課一般時間為15 分鐘以內,基本程序是:創設情境,引出話題—激活思維,選好素材—范文引路,仿有榜樣—快速構思,完成提綱(思維導圖)—對照導圖,進行口述(不打草稿,打腹稿,邊打腹稿,邊修改完善提綱)—開始動筆,一氣呵成。
葉圣陶老先生十分注意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努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多次在文中倡導讓學生自改作文。從而實現“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
“自能評改課”的落腳點是自能互助修改。操作方法是:在活動中加強同伴交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變傳統的“精批細改”為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的潛能的“自能同伴互助評改”。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分小組,明分工
每三人或四人一小組,分成1、2、3、4 號。選出小組CEO、小法官、小天使和小助理。每個人分工各不相同。
2.借工具,五步走
第一步,讀,獨立閱讀手中的文章。
第二步,改,用修改符號改正明顯的錯誤。
第三步,贊,對照習作教學的目標,用波浪線或五角星等圈出認為好的內容,點贊。
第四步,評,在對話卡上,結合本次作文的訓練點,寫出總評。
第五步,簽,簽上小老師的姓名。便于對話交流。
一輪批改下來,每篇作文至少有三位同學閱讀,而每位同學至少閱讀三篇。既夯實了當次作文訓練的內容,也在向同伴學習的過程中,“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對話單,定標準
聚焦“對話單”評價標準的研究,關注目標和過程,能切合習作要求展開內容,知道習作寫什么和為誰寫。
習作的對話單要依據習作的具體要求來定。不同年段、不同習作的得分標準也不同。
教師上課前要能對前一次習作(含自能評改的情況)做一次全方位的掃描和審視,這節課的落腳點就是在“賞析”二字上做文章,用欣賞的心態對前次習作中有代表性的好文章和修改精妙的地方進行賞析。習作賞析課一般15 分鐘內結束。根據情況而定,有的可緊隨第二節自能評改課后,有的還可以安排在下一次習作前。

統編教材五(下)習作5 評改得分標準表:
1.創設情境,重點激勵
有意識地在班級中樹立“寫作小狀元”,創設如下情境:×× 作品發布會,頒發獎狀,文稿成冊,簽名售書等。
2.分類表揚,兼顧優差
點贊編輯:表揚會幫助別的同學修改作文的學生。
佳作亮相:選擇好的作品進行展示,或針對學生作品的某個片段或幾處用得好的詞句進行欣賞點評。
出謀劃策:對學生習作中錯的字、詞、句進行歸納,讓學生們一起修改。
超越自己:賞析結束后,修改自己的作文,重新謄抄。
結集出版:裝訂成作品集,投票選出代言人、簽名介紹、答記者問等。被選中的代言人會有一定的稿費支票。
實踐證明,兩到三次習作后進行這樣的總結比較妥當。
“三維一體”的探索研究,立足知識與能力、活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將習作一體化、過程化,體現兒童為主體的教學立場,讓課程標準倡導的“易于動筆”和“樂于表達”的終極目標得以有效落地。